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新闻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塑造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新闻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塑造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与运转的时代中,农民工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中转器,承担着传播信息、监督社会环境、传承文化遗产等多种社会功能,但它却在对农民工这一群体想象的塑造、构建中有着一定的偏颇,并且形成了刻板印象,令大多数受众对这一群体有着片面的了解和较差的社会定位。文章将分析新闻媒介农民工这一边缘群体的形象塑造,探求原因,解决对农民工的准确定位。

[关键词] 媒体建构;农民工;边缘群体;形象塑造;刻板印象

[作者简介] 孙昊鹏,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09级学生,研究方向:新闻学,甘肃 兰州,730030

[中图分类号] 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4-0033-0003 所谓媒体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并非指的是一种文学性质的塑造,它是指媒体在长期的报道中对农民在中国社会整体发展中所处位置的标识,也是指媒体对农民在历史坐标中自身发展变化的正确反映。

从媒介与农民的关系来看,媒介处于优势地位,而农民工则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由于农民工自身的媒介素养有限,无法利用媒介向大众进行形象塑造,而许多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印象不是来源于亲身接触而是来源于媒体塑造的农民工形象。可以这样说,媒介对农民工的形象塑造,是大众传媒的主流受众认知农民工形象的重要途径。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中转器,承担着信息传播、社会环境反映、传承文化遗产等多种功能。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飞速发展,但由于部分媒介受众定位的不平衡而产生了信息失衡的现象。大众传媒往往忽略一些社会边缘群体的信息需求,不能同等地对待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体,从而造成传递信息的失衡,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媒介歧视”。媒介歧视现象忽视了大众传媒的社会形象塑造功能,给大众造成了认知上的假象,使许多受众的潜在认知慢慢被媒体洗脑、同化。

因而,也就有了现在许多受众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一个趋于偏向化的认知。一提到“农民工”,十有八九,受众脑中会出现“脏”、“乱”、“差”三个字,再在脑中细细搜索,也无外乎道德素质差、违法案件等一些不好,甚至是侮辱性的字眼。在很多人的眼中,农民工就是一个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形象的群体,一个处在社会边缘的群体,一个被忽略、被偏颇的群体。

一、农民工的负面形象构建

社会学家孙立平在他的《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中指出,在我国城市中,对农民工的污名化现象普遍存在。肮脏、随地吐痰、偷盗、不礼貌、不文明等,在某些报道中似乎这些就是农民工的特征,一个地方一旦发生了刑事犯罪,人们也总是首先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

例如,中国传播学会会员、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生李红涛曾对《工人日报》、《北京晚报》、《成都商报》三份报纸一年间的112则报道样本做了内容分析,结合“以农民工为主角的个体事件报道中的事件类型”,考察了“农民工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结果发现,农民工在媒体报道中完全纯负面形象的比例为9.8%,若将负面形象与“被侮辱与被损害”形象中偏向消极的形象建构累加起来,应该在20%~25% 之间。在个别事件的报道和一般化的对农民工形象塑造中,都存在着对农民工污名化的倾向。

另外,根据对《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两份报纸的不完全统计,仅2010 年有关农民工的各种负面报道就有51 篇,主要集中在道德方面和各种违法案件上。

也就是说,媒体在塑造农民工这一群体时,会将农民工的负面形象塑造放在“重点”突出,也就造成了所谓的农民工群体“污名化现象”。

二、农民工的关爱形象构建

除了农民工的负面形象,再就是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跳楼自杀、生活环境差、工资低廉。作为一个被阅读的群体,媒体报道农民工无非为了展示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包括政府和媒体的注意)和农民工所遭遇的艰难境地。

李红涛教授在调查“农民工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时,发现“受侮辱与损害者”这一形象类型的比重最大,为48. 8% ,接近全部形象类型的半数。这充分说明了农民工群体被媒体解读为一个“弱势群体”。再结合他对三份报纸的调查,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农民工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更多的关爱。因为,他们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中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他们所受到的不公平、不平等,就应该有人为他们“说”出来。而新闻媒介就是他们的“嘴巴”,代替他们将这些事、这种情况说出来。然而,媒体只是将这些事情说出来,将之广泛地传播出去,传递给每一个接触媒介的受众,久而久之,农民工的关爱形象就慢慢地在受众心中“生根”、“发芽”。

近几十年来,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新闻媒介给予农民工的定位仿佛已是定局,新闻媒介对农民工这一边缘群体的形象塑造变化不大。

2004年, 浙江大学三农协会做过一个题为《城市人眼中的农民工》的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68.58%的城市居民其生活是与农民工绝缘的, 他们很少或从不与农民工接触。城市人了解农民工的主要途径是媒体,67.02%的城市居民了解农民工的渠道大部分是通过报纸和电视新闻等传媒方式。可以这样说,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形象, 几乎是被媒体的报道塑造而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出, 以往新闻报道中的农民工形象往往是生活落魄、衣着破败,居住环境混乱不堪, 饮食非常粗陋。与之相关的新闻事件则总是与破坏社会治安、遭遇意外灾祸、贫苦需要救助这样的一些负面事件相联系,农民工被塑造成了城市的边缘群体。这些负面报道尤其会令城市市民对农民工又敬又畏。因为,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接触几乎为零,对他们的了解也仅限于介质的传播,即口口相传或是新闻媒介传播的信息,而后者才是人们了解的主要途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媒介对农民工形象构建出现了如此刻板印象?即新闻媒介将农民工塑造成一个既污名化又被关爱的相互矛盾的边缘群体。

第一,新闻媒介是一个营利性组织,对于媒体来书,盈利最大化就是拥有更多的受众。而拥有更多的受众,就需要媒介提供给受众一个有话题、有吸引力的新闻。而作为边缘群体之一却又起着重要作用的农民工群体就被媒介锁定目标,发挥新闻记者的才能,深入挖掘农民工的突出点。

第二,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新闻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尤其是城市受众也会将其认知、观点传向媒介机构,导致了媒体对这一外来务工群体的偏见和歧视。不少城市居民由于自身的优越感而对农民工的看法有所偏差,部分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此种需求而刻意丑化农民工形象,这也与第一点原因也有所关联。

第三,新闻媒介在迎合受众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观点融于报道中,对农民工这一群体有所误读。媒介没有深刻地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仅是就事论事,然后将一件事扩大为农民工的一切,进而影响报道的公平、平等原则。

第四,一些新闻媒介对农民工这一群体有着偏见和歧视,在关于这一群体的相关报道中“不经意”的“渲染”,使得受众将之逐渐扩大化,慢慢地把农民工推向城市的边缘,用有色镜片观看农民工。

第五,新闻媒介将农民工的地位降低。媒介在报道农民工的相关报道时,“无意识”地将其变成一个为农民工说话的乐善好施的“善人”,用报道“资助”他们。加之传播学的理论,这样一来,媒体和受众将农民工群体的地位大大降低,将之更加赶往城市边缘。

农民工是一个城市、一个社会的建设者,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新闻媒介应该正视这个群体,试着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体现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给予这个群体在新闻媒介新的形象、新的地位、新的尊重。这些,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媒介报道中,给农民工一个开口说话的机会,给予他们一个讲话的平台。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在众多关于他们的报道中,他们自己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的地方不多。

同时,新闻媒介应该将面向群体的范围扩大,也应该有一份专门的农民工报纸,应该借报纸给他们提供信息,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他们拓展一个平台。

第二,全方面关注,并且转移关注的视角,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的报道,不仅仅能给让广大受众得到一个准确的信息,也能让受众对他们有一个重新、正确的认识,更能够提升农民工在社会上的地位,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

第三,在进行报道、采访时,充分展现媒体的人文关怀,让受众感受到报道的“亲切度”,以关怀、感动出发,真情沟通,深度报道出真实的农民工群体。

新闻媒介是目前社会上最有力最广泛的传递信息的一种媒介形式,在对农民工这一社会边缘群体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塑造农民工的形象中,如何呈现、以何种角度表达、怎样寻找闪光点、如何突破刻板印象,是一个值得新闻媒介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特里·K.甘布尔(TeriKwalGamble),迈克尔·甘布尔(MichaelGamble).有效传播[M].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超.电影中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再现分析——以2001-2010年中国农民工题材的电影为例[J].东南传播,2011,(8).

[3]何昕.试论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选择与使用[J].新闻传播,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