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时尚圈“偏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时尚圈“偏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迄今为止,2011年时尚圈影响最大的事件非Dior前设计师约翰•加里亚诺John Galliano在巴黎马雷区“珍珠”咖啡馆对邻座一对情侣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语言辱骂莫属。自作孽,不可活,约翰•加里亚诺给Dior品牌带来的麻烦前所未有,作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LVHM开始遭受世界犹太人权益组织的抵制和全力反击,与此同时连“Dior有纳粹DNA”这样的言论都开始在网络流传开来,盖因被翻出老底:二战期间Christian Dior曾为纳粹军官的太太做衣服;他的侄女Francoise Dior是个非常著名的新纳粹分子,曾嫁给英国新纳粹狂人。

世事难料,Dior随后对约翰•加里亚诺“零容忍”迅速扭转舆论,犹太人权益组织在谴责设计师的同时反而大加赞扬Dior的态度,惟有那些对设计师惺惺相惜和深谙时尚圈的人才讳莫如深地感叹:这不过是一场成功的危机公关,时尚圈什么时候少得了“种族歧视”?

2000年,欧莱雅旗下品牌卡尼尔在一次促销活动中要求只招聘“BBR”型年轻苗条女性。“BBR”是法语“蓝白红”缩写,借用法国国旗颜色指代“纯种”法国白人。法国反种族主义紧急救援组织2006年就这一事件指控欧莱雅招聘歧视。欧莱雅为此在2009年支付3万欧元罚款。同样是法国品牌娇兰的第五代传人Jean-Paul Guerlain在2000年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谈及设计Samsara香水时,不断地在回答中自比勤力的“黑鬼”。

大多时尚品牌也深知服装行业的重污染和在第三世界的不合法用工,用捐助慈善和环保机构为自己“洗绿”。但“种族歧视”一事总未能有效解决,时有发生,除了根深蒂固的“肤色”原因之外,背后和商业还有着莫大的关系。

现代商业社会,大部分消费者都是通过广告和T台秀去获取自己对于时尚和流行讯息的理解和认知,在这个前提下,特定时间段的特定形式,对时尚进行展演的活动往往决定了公众意识中的审美标准。与时尚圈对“瘦、高”的高调审美所不同,时尚圈的大佬们显然足够聪明,不会犯约翰•加里亚诺相同的错误,但是凡遇到同样的情况,比如,模特公司向设计师推荐白色以外其他肤色的模特,他们则以“她很可爱,但是她并不适合我们的秀”,或者“她不够高”等等原因予以搪塞。

2008年,NBA运动员詹姆斯和巴西名模吉赛尔•邦辰一起登上美版《VOGUE》,《VOGUE》的宣传语则是“黑人男明星首次登上杂志封面”,希望借此大卖并赋予时代意义。不过,封面照片上詹姆斯的动作和神态和大猩猩“金刚”如出一辙,这不禁让人想起,在奴隶制没有废除时白人对黑人称呼“猩猩”的年代。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Hermes在2007年赴印度拍摄大片,惟一一次采用有色人种和大象一起作为主角,著名内衣品牌为了开拓中国内地市场从2010年开始起用中国模特刘雯……

时尚圈对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是因为他们不符合主流的审美观,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宣传策略下,他们又会主动抛离种族歧视,大胆地“全球化”,这背后的动机无疑都是逐利,大家的心中都非常清楚,只是不能说出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