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三政治试题讲评应坚持“四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进入高三,意味着进入全面复习的阶段。课堂训练、课后练习、限时训练、周考、月考是“家常便饭”,部分老师也乐此不疲,他们搜集了大量的好题来训练学生,导致学生“考海无涯苦作舟”。然而很多老师对试题的讲评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种种误区,制约了试题讲评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最终势必影响到教学效能的提升。根据本人多年从事高三政治教学之见,本文就政治试题讲评中应突出的主体性、导向性、渗透性、延伸性谈一些个人看法,期与广大同仁探讨。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进入高三了,教学时间紧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坚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我们曾有这样的体会,试题讲评时我们精心分析过,也注意了举一反三的拓展,但有时收效还是不大,为什么?就在于试题讲评时忽视了尊重学生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误以为试题讲评就是一个“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
试题讲评作为高三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应该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同样需要老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在试题讲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白,老师讲得“清楚”并不等于学生听得“明白”,但学生讲得“清楚”了,那他才是真正的“明白”了。基于此,在试题讲评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倾听,学会做学生的“听众”。当然,在具体的试题讲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会讲,能讲出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引导学生“讲”:一是对原题再审,即让学生说出对材料信息、设问要求、命题意图、调动相关知识等的理解。虽然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个审题的过程,但在试题讲评过程中让学生重新再审,对“讲”的同学而言,两次审题的过程中,他一定会有新的认识与感受;对“听”的同学而言,同样有一个比较、分析与感悟的过程。二是解题思路的还原,即让学生讲出自己在考试时的解题思路,通过思路还原,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老师能从学生讲思路的过程中获知他们的闪光点,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而提高试题讲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对答案进行点评,即老师在试题讲评时可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错误的学生答案,通过投影让学生进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错误答案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四是比较欣赏提升,即在试题讲评结束后,把参考答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比较,说说与参考答案相比,自己的答案有哪些值得肯定、值得欣赏的地方,有哪些不足,要知道,通过比较优劣,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做主观题的兴趣(学生有时不喜欢做主观题的原因,与老师没有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答题的优势有关),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二、明确试题讲评的目标,突出目标的导向性
高三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的,在试题讲评的过程中也需注意这一点。如果单纯为了讲试题而讲,甚至部分老师由于其他原因,没有精心备试题就随便拿张试卷来讲解应付课堂,这种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的试题讲评是盲目的,也是低效的,纯粹是“磨洋工”,是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
高三政治试题讲评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到了二轮专题复习更是如此。在试题讲评时我们应该对所要讲的题目要有具体的目标定位。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位试题目标,一是强调具体知识点,我们在讲评过程中就可把目标定位在“考纲知识点”上,甚至不惜把题目的答案还原成课本上的哪一页哪一句话为止,通过这类题目讲评带动基础知识的再复习。二是侧重于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可把目标定位在“信息提取”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分清层次,提炼层次段落大意;抓关键字词,揭示背后蕴藏的信息;整体宏观把握,揣摩出题者的命题意图。甚至要求学生不惜反复阅读,直至读出材料的全部有效信息为止,这也是高考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能有效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三是侧重于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可把目标定位于“思想方法”上,通过试题讲评使学生对解这一类题的思想方法、基本模式有所感悟,如“原因类”必须从必要性、重要性等方面考虑。四是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试题,那我们在讲评过程中就可定位于“情感、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进行学科情感的培养,进行生活态度的教育,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等等。当然,我们在试题讲评过程中的目标远不止这些,但不管怎样,我们在讲评过程中一定要有具体的目标,要知道我们通过讲这个题目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而绝不能盲目地“为讲而讲”。
三、针对高考能力要求,突出方法的渗透性
我们永远难以猜测到高考主观题,但针对高考能力要求,我们可以把握解题的基本方法。试题讲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讲评内容与讲评时间的矛盾,特别是到了复习迎考的中后期,这对矛盾表现得更为严重。与此相应,我们很多老师在试题讲评时总想着尽快把题目的答案“塞”给学生,甚至干脆把参考答案印发给学生不进行任何的点评,以尽可能地“节约”教学时间。事实证明,这样做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也印证了“欲速而不达”的老话。
我们讲评试题,绝不仅仅就是为了把答案“教”给学生。试题讲评过程中有远比答案更为重要的东西,就是方法的参透。我们在试题讲评的过程中,除了要给学生正确的答案之外,至少还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化解题方法,在试题讲评过程中,既要“授之以鱼”,让学生明白题目的答案,更要“授之以渔”,提高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试题讲评的过程中获得解题的方法和策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也不是在一些老师所谓的“解题方法指导”课中得来的,解题的方法只能从学生日常的解题、老师的点拨过程中积累起来,现在很多老师试题讲评都采用这样的模式,先把几份学生典型的答案(好与不好都有)呈现给学生,接着请学生点评,然后老师评析优劣,就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二是训练答题规范,答题不规范是部分高三学生的通病,但要一下子使学生答题规范又很难。我们必须在平时的试题讲评过程中,针对学生答题中的种种不规范状况进行评析,才有可能逐步规范学生的答题。有些老师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只是在考试之前给学生“传授”一些所谓的答题规范,实际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从多年的高考阅卷中对这一点体会深之又深。三是反馈学习问题。考试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学生平时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我们在试题讲评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考试的这种“镜子”功能,通过讲评让学生看清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扬长克短,不断进步。四是优化思维品质,我们在试题讲评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看重学生的答案,更要看到答案背后的思维逻辑是否流畅。有的学生答题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张冠李戴,缺乏条理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试题讲评过程中需引导的,并且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要以自己的思维逻辑顺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优化学生答题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