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交互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它强调人际交往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业成绩、个人成长、学习策略及社会交往技巧等方面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都能较好的得到强化。然而并非所有的小组合作学习都能取得预期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小组合作学习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就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普通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最大限度上促进自身及他人的学习,从而实现共同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小组合作学习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及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上具有突出作用。

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实施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主要策略是:

1 要切实提高老师自身素质。

1.1 更新教育理念。

新英语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既要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又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和内容。

笔者发现,有些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方式的地方,仍沿用传统的方法或方式,没有体现探究性与合作性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知识只是走过场。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部分,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1.2 增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增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科学认识,必须防止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简单化、片面化 :(1)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认识的片面化,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只强调学生座位排法与讨论形式,而忽视了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师课前准备、科学分组、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工合作以及最终教师的全面评价等 ;(2)对合作学习应用范围认识的片面化 ;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应用于对话型课文的教学,殊不知,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中同样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并能取得优异成绩 ;(3)对合作学习组织形式认识的片面化 ;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当然,话题讨论和角色扮演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常用的,也是重要的两种组织形式,但教师还可以采用问答游戏、信息沟、合作发现调查研究、讲故事、发表读后感等方式来组织合作学习 ;(4)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万能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这种舶来品,一经课改风潮的推波助澜,教师们自然趋之若骛,认为任何时候,任何内容都可采用合作学习 ;(5)认为合作学习会加大学生的“贫富差距”;认为合作学习会导致“差的更差”,“优的更优”,会与“全面提高”背道而驰,所以不敢组织合作学习。

2 建立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2.1 正确划分小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组的划分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具体情况,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尽量使组员性质均衡搭配。小组可进行如下划分:

2.1.1 指令性划分。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2.1.2 随机性划分。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

2.1.3 自由性划分。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让学生经常换组合作学习,既可以活跃合作的氛围,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

2.2 科学安排座位。

座位的安排应根据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目标、性质和人数,可采用以下形式:

2.2.1 “横线”型。即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pair-work。

2.2.2 “田字格”型。即前后两桌4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group discussion和dialogue,尤其是角色表演。

2.2.3 U型。即前后或左右六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完成team work. interview或task。

2.2.4 0型。即多人围圈而坐形成了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class discussion或debate。

座位的科学安排可以缩短学生间的空间距离,便于学生交流,而且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2.3 合理分配角色。

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学习小组,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评判员等,并要求组员明确分工,落实职责。教师还应要求小组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 活用学习小组的活动形式。

在小组活动中,为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活动形式要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学生间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又为每个学生发表意见提供机会,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抒发己见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利于创设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机制。在这些原则基础上,采取以下两种小组活动形式。

3.1 组间竞争。

由于学习小组都是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组与组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开展竞赛。教师可以采取必答题、选答题和抢答题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故事接龙的形式开展比赛。教师对每次学习小组的答问、活动、作业、预习、检测、竞赛等进行评分。每次按得分多少评选出优秀组、达标组和未达标组,以此唤起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竞争和合作意识。

3.2 组内互助。

3.2.1 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采取一人问,其余人答,然后交替问答的办法;也可以在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采取互对答案,相互介绍解题方法,消除解题障碍的办法,互促互进,共同提高。

3.2.2 竞赛。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听写单词、翻译句子、讲故事、表演、做题等。竞赛的成绩可以是单次成绩、累计成绩。竞赛的内容可以是速度竞赛、语言表达竞赛等。

3.2.3 帮差。由于教师采取的是小组计分制,所以组内每个学生的成绩好坏直接影响该学习小组的整体成绩。因此,提高后进生的成绩既是其本人的愿望,也是组内优秀生的希望,这就促使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命题互测,为小组互助提供反馈信息,检测学习效果。

3.3.4 演示。新教材中安排了很多交际性活动,如:信息交流、猜谜、扮演角色、做游戏等活动。运用小组演示法,设置情境,让组员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在课堂上演出,促使学生预习、排演、进行课外语言交际。

3.3.5 课外交际。自然的语言环境最有利于语言习得,但我国中学生缺乏这种语言环境,尤其是在农村,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触点英语外,再无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因此活动小组成员在课堂上是英语练习的伙伴,在课外,是英语操练的朋友。学习小组的四个成员要随时随地创设英语氛围,无论是在校园散步,还是在短短的课间,那要在一起,互问互答,再现课堂所学知识,练习交际用语,提高英语交际运用能力。

4 教师积极参与,做好监控评价。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包容学生稚嫩的心灵,呵护学生脆弱的而又在苦苦求索的思想,为生生合作奠定较为坚实的情感和意志基础。

4.1 适当监控。

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监控。尤其是实施之初,学生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较低,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

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有效的指导。如关于学习内容学生常有误解,需要教师及时消除学生的误解,以免学生步入误区;合作学习小组在讨论时,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意观察,及时纠正;学生在讨论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适当的关心、指点和帮助,与学生一起讨论,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用母语交流的习惯,更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

4.2 做好评价。

长期的学习压力使部分学生极易出现厌学,教师的鄙视、讥讽或冷落都会使学生产生不自信,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及消极的自我情感体验,常此下去,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强化他们的学习倦怠感。研究表明,在自尊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最为有效。因此评价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必须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我认为,评价要做到以下几方面:评价要有目标;评价要全面,要注重过程;评价要关注学生及组间的差异;评价要讲效果,要具有激励、反思、诊断等多重作用,肯定学生的创新观点。学习活动的成果,应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应具有观赏性和持久性。活动的成果可作为墙报或黑板报的内容张贴出来,既激励了学生,又促进了英语学习。评价的内容不仅限于教师,也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等。

综上所述,把小组合作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用于英语学科,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全面完整地理解其意义,正确地把握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掌握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并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而如何根本性地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能力,是个复杂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有待于我们结合教学实践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教师能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当的解决措施,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续梅.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3] 李桂平.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新课程研究,2006.

[4] 刘小兰.谈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湖南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