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考,伤不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考,伤不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备战艺考,李雪冰每晚奋斗到凌晨三四点,画速写画得吐白沫,听到放假一天会像打鸡血一样兴奋,这种感觉只有美术艺考生才能体会,这辈子都会记得!

眼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不是高考,而是艺考。热爱但没天赋,考上了、从业了也得一辈子辛苦;有天赋但没被发现,艺考不是证明的好时机;既热爱又有天赋却没考上,是老天爷不赏饭;既热爱又有天赋,考上了、还从业了,折磨才刚刚开始。

为成名,挤爆路

一夜成名的梦想点燃了少男少女甚至部分家长的艺考热情。为了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不少艺考生都会报考多所学校,少则七八所,多则达到20所以上。

大年初六,龙年春节的年味尚未散去,家在成都的张凝川已经和家人收拾着行李,准备踏上进京的火车。因为大年初十,中国传媒大学的艺考就将拉开帷幕,而对张凝川来说,这不过是他今年艺考之路的第一站。“我是学主持表演的,今年还报了北电、中戏、上戏等六七家学校,只要考上就行,我也不想像有些同学一样,再复考一年了。为了准备这次艺考,可以说全家总动员,联系老师、网上报名、现场报名等,这个春节过得都不踏实。”看上去,这个19岁的年轻人是抱着必胜的信念踏上艺考征程的。

面对艺考挑战重重之路,张凝川不是惟一“献身”者,艺考生晓泉述说了他的经历。

晓泉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一直对播音主持专业很感兴趣,这次艺考,他一共报了9所学校,算上复试一共要参加20多场考试。而晓泉仅仅花在应试上的花费就不是个小数目。去年12月底开始,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跑了贵阳、长沙、北京三座城市,每天不是奔波于酒店和考场之间,就是在前往下一站的路上。

实际上,为了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不少艺考生都会报考多所学校,少则七八所,多则能达到20所以上。其中,每所学校需要考2~4场,美术类考试长达6小时。每年艺考下来,每位艺考生参加的考试都要达到几十场,这无疑让许多艺考生叫苦不迭。

突击半个月,校考也能过;学员猛增加,两月砸三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者是飞蛾扑火死得特别灿烂。既然艺考必定会付出高昂代价,参加艺术高考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为,但全国仍有200万考生踏上这座独木桥,挤爆艺考路究竟为哪般?

如果你够留心,就会发现在艺术及演艺圈,那些三四十岁的年轻艺术家与演艺明星除了吸金能力超强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毕业于艺术“豪门”,仅中央美院就有15位上榜艺术家毕业于此。而影视明星,则更多的集中于北电、中戏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京沪院校。

以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等为代表的美院,皆地处历史名城,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素质一流。当今引领中国美术潮流的风云人物,几乎都来自这八所专业学院,其中又以位于北京的中央美院最为突出。因此有人说,美术家不入美院,画得再好也依然属于“非主流”,美术界门户之见可见一斑。

而以中戏、北电、上戏等“三大明星摇篮”为代表的影视学院,地处京沪影视产业发达之地,明星大腕辈出,三所艺校的师生几乎把持着当今影坛的风云大势,人脉关系盘根错节。甚至有人认为,考上“三大”也算影视圈半个明星了,师哥师姐的成名之路我也可以复制。

似乎明星的成名之路,也验证着“非豪门不入”可收获的巨额回报:屡败屡战者如巩俐四考失利,最后如愿以偿考上中戏,成为一代国际巨星;一夜成名者如赵薇、章子怡尚未毕业即被导演发掘,担当大戏主角红遍大江南北;逆转人生者如张艺谋从棉纺织厂走进北电殿堂,最终执掌导筒独领;而周冬雨、王莎莎等少年成名者,仍需排队和众人争抢一张北电表演系的入场券,则更衬托出“豪门”的神圣与高不可攀。

虽然草根一族如冯小刚,未考上中央美院也进不了北电,半路转行做了导演自成一派,成为总票房最高的中国导演,但这位将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传奇人物却也多年遭受排挤,不为圈中人所喜好;当红花旦周迅、孙俪、范冰冰等,从未踏入过高等学府的殿堂,但成功的道路显然更为艰辛,成名后她们依然保持着独来独往、天马行空的个性,甚少有自己的圈子。

毫无疑问,在艺术娱乐圈,你的科班出身和学院派的人脉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品牌”价值。已经参加了两年艺考的王雪秋坚持于自己的执着:“我的眼里只有北京、上海的几大院校。我也知道做演员成名很难,但如果你考上不知名的学校,那就是难上加难。演员这一行也讲究圈子和出身,北电、中戏、上戏的平台和起点就是不一样,像王宝强那样的成名模式实在是特例中的特例。”

千金散去,捷径还是曲径

以应试升学为目的的培训机构侧重于技术训练,培养不出真正的艺术素质。将艺术作为通往成名的捷径,折射出家长及下一代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

一举成名的确是众多艺考生的终极梦想,但与众所周知的艺考“苦、累、难、贵”四大特点相比,这样的收益率又似乎不成比例。今年复考中央美院的赵恒家长就叹起苦经:“我们支持他搞艺术,画画买材料、上培训班的费用就不说了,到高三还要休学,去省城跟画室的老师画画,一个月学费、伙食、房租、材料费至少四五千,花费大不说,孩子孤身在外没人照顾,吃的苦太多了。”

李女士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李女士的儿子在高二时选择了黑管专业,经过两年努力,正在一所音乐学院就读。她把这些年的投入粗略地算了一下:高中阶段,买乐器花掉了将近30000元,报各类培训班,一小时的收费要七八十元,一年没个2万元下不来,两年投入7万元。考入大学后,儿子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成绩越来越好,老师建议换一个8万~10万元的黑管。再加上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估计至少得再投入18万元。

这样的高考前急转身和高投入,必定拉动艺考培训班的火爆。北京某画室负责人乔继宏承认:“我们这种以应试升学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只能传授技巧、侧重于技术训练,培养不出真正的美术素质,但我们的存在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美术类考试方式、题目常年不变,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幅素描、静物、色彩等,考什么、评什么我们最熟悉。经过我们的突击强化,一个新手可能比从小学画的同学考得还好。”而那些在文化课上没有优势,又想跃入大学之门的考生,通过艺考速成班的强化培训,成为他们临场突破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批人群,无疑加大了艺考大军的竞争。

在百度贴吧“艺术生吧”关于“为什么要当艺术生”的调查中,有35%的被调查者选择“文化课烂”,这一原因仅次于“喜欢”(41%),列第二位。

据悉,高校艺术校考一般按照招生计划数的4倍来发放合格证,再加上录取时对文化课的要求,实际录取机会非常有限。“现在速成班考生的比例大大增加,录取率也相应提高,这与办班的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关系。”某大学设计系主任谭教授表达了他的看法。而今年艺考在录取上也有改变,“以往文化课成绩只要超过提档线就可以录取,现在文化课成绩占整体成绩的20%~30%,有个别院校达到50%。以往艺考状元具有更多的偶然性,现在更加重视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与中国相比,美国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有怎么样的要求?据此前的报道,在美国,无论你有很深的专业基础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天赋、感兴趣、有想法。和中国艺考流程不同的是,每年美国艺术类高校招生,并不参照当年专门设立的艺术测试考试成绩,也不参考本国统一的文化课成绩,招收国际学生主要考量英语水平和艺术素养。而对英语成绩的要求,学校一般给的尺度比综合性大学宽松。考生只要达到雅思或者托福考试成绩的底线,就可以通过初选。除了成绩和个人简历,美国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在递交给美国艺术高校的申请材料中,最重要的是自制的一本作品集,一本能体现你艺术天赋的集子。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认知,本该属于那些真正对艺术感兴趣,有想法的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师兵有着自己的分析:“人们对娱乐产业的大量需求和艺术收藏热的兴起,让包括演员、歌手、画家在内的明星效应得到无限放大,这种效应对于处在豆蔻年华的中学生来说有着毋庸置疑的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着艺考的热度。艺考热的出现很正常,这是年轻人追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梦都能做,至于能否做成,那是第二步的事,社会要宽容看待艺考热,应该允许年轻人做梦。”

社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曲解及片面化认识,追求一夜成名,成为艺考生改变命运,将艺术作为工具,通往成功成名的捷径,折射出家长及下一代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

艺术到成功有多远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70%的毕业生为生存而改行。艺校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技术工人。

即便千辛万苦顺利过关,艺考是否能够就此成就你的人生价值?北电表演系考生王笛珈对此看得很明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艺考时你或许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大学里一切会见分晓。功底不扎实,没有风格和灵性,这何尝不是一种煎熬呢?”

的确,纵然挤进了大学校门,艺术类毕业生能进画院、剧团、电视台的只是凤毛麟角,真正毕业后就有戏可演、画作能卖到几千上万的并不多,成为国内知名演艺明星的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三。从近几年数据看,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70%的毕业生为生存而改行,学戏曲的很可能在戏剧院团跑龙套,学美术的只能搞个普通设计,学影视表演的或许只能当个群众演员或三流演员……而更多的人可能选择改行经商、考研、出国、创业,或是成为“北漂”的自由职业者,游离在艺术的边缘。

“我们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校一年之后有90%转了采编方向,我们主要培养‘出境记者’。”这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和记者说起的“玩笑话”。因为这个专业并不要求有长期的训练基础,突击应试也有不小的成功几率。但是,真正开始大学专业学习后,很多学生不适应,没后劲,或达不到专业要求,只得转向基本和艺术不沾边的采编方向了。

学摄影专业的成齐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惘,“夏天就要毕业了,我们这种专业很难找到什么‘单位’,参与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也不太可能。有家婚庆公司想让我去,几个同学也想一块攒个小公司,先拍婚礼摄像、栏目剧什么的。”他的父母都年过50,早年双双下岗,靠俩人没黑没白地轮班跑出租谋生,现在父亲生病,卖了出租车,全家的固定收入就是母亲微薄的退休金,想靠他挣钱来养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起来都很困难。

对于艺校生未来发展的出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认为:“明星效应和艺术收藏不过是个假象,因为光环只属于极少数人,其实离普通人很远。”他说:“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爱好和追求,但也要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因为今天的艺术不仅仅体现于技术上的表达,更不是简单的读诗画画、唱歌跳舞,而是艺术家内在修养的综合体现。艺术人也要是文化人,而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所以全面发展更重要。”在这位桃李满天下的艺术教育者眼中:“那些发自内心喜欢艺术,而文化课又比较好、综合素质提高比较快的,即便出生在农村,从小对文艺的接触并不宽泛,但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用心坚持与真诚表达,成功的几率就明显好过其他人。”

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也有着同样的观点:“高层次的艺术天赋是培养不出来的,即使考上大学,也许你也注定了永远只能当配角,用自己美好的前程去衬托万分之一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