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彩在“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彩在“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在核心技术问题上达不成一致,吉利的收购就失去了价值。

2010年2月8日,传言中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签约之日,没有任何相关消息传出。此前的1月28日,沃尔沃工会和管理层造访吉利,有消息透露,他们对吉利收购沃尔沃“感到满意”。

但直到2月28日,双方仍无任何签约迹象。吉利官网过场动画中关于双方“已就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的消息,悄然换成了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健颇具温情的新年贺词,其中只字未提收购事宜。

近10年来,吉利在本土市场上大手笔扩张,连续在湘潭、兰州、慈溪、济南、成都、桂林等地正式投资或规划建设生产基地,加上原先在宁波、台州设立的四大生产基地,吉利共有十大基地,投资规模可谓国内第一。同时,吉利还实行多品牌战略,吉利、华普、全球鹰、帝豪等品牌共同开拓市场。近日吉利又宣布收购中誉汽车,进军专用车领域。如果再把沃尔沃收入囊中,李书福很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国际汽车市场上的大玩家。

一场价值20亿美元的豪赌,筹码已经落下,只等庄家摊牌。

李氏布局

尽管外界猜测,吉利想借沃尔沃的国际品牌提升知名度,但李书福真正想要的是技术,特别是沃尔沃在汽车安全、节能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

早有观察家指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车企对自有的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给予了更多关注。由于研发水平与欧美车企差距甚大,中国车企普遍采用收购、合作等方式来获取外国车企的领先技术。吉利此次收购的着眼点之一,就是福特正在研发的节能汽车技术。节能环保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当下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节能汽车的研制和市场化更是其中的核心问题,李书福当然希望借收购之机占据国内市场的制高点。

有消息人士透露,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具体方案包括:“沃尔沃轿车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权;沃尔沃轿车公司将保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以及公司为实施既定商业计划所需要的所有福特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吉利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并有权使用大量的知识产权,包括沃尔沃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知识产权”。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另一原因是对后者在中国的销售抱有信心。吉利公司此前收购的澳大利亚知名自动变速器企业DSI已扭亏为盈,此次出手沃尔沃,李书福应是成竹在胸。这个开过照相馆、卖过冰箱配件、做过装潢材料和摩托车的草根企业家,在成本控制方面已有充分准备。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杨健曾经放话:如果沃尔沃的生产成本下降2%,吉利就能保证在该品牌上盈利。更何况,李书福还想改变沃尔沃的单一奢侈品牌定位,让其在中国市场上大力发展S40等低价车型。

此外,沃尔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2500家经销商,其中60%在欧洲、30%在北美,这样的积累也和李书福的市场梦想不谋而合。汽车评论人张志勇认为,收购沃尔沃对吉利的品牌价值、技术提升、国际化市场经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出手沃尔沃,李书福等了7年。

2002年底,李书福曾口出狂言:福特可能出现问题。但直到2004年前后,吉利的品牌形象和经济实力尚非今日之情状。与之相比,2005年沃尔沃在美销量达到123874辆,是2005-2009年销量最高一年。李书福就算眼馋沃尔沃,也绝无下口之处。

金融危机成就了吉利。2009年吉利集团销售整车33万辆,同比增长48%;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税24亿元,同比增长35%;资产总值达到230亿元,同比增长64%,保持了行业十强的位置。而此时的沃尔沃,已被福特摆到了“货架”之上。

道阻且长

拿下“货架”上的沃尔沃并不容易。

近几年中国车企与外国车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摩擦不断,国外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多有质疑,吉利和沃尔沃在这一点上似乎没有交集。福特虽已答应为并购后的沃尔沃品牌提供技术支持,并保证吉利了解沃尔沃正在进行的全部研发工作,却并未指明技术合作的具体方式。福特很可能更想把沃尔沃一次性切割出去,而非保持藕断丝连式的技术合作。

但知识产权又是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问题甚至决定了双方未来的运营。举例来说,福特与沃尔沃在汽车底盘等技术领域已有10余年合作,福特的Tautus Sedan品牌采用的就是沃尔沃的底盘技术,对福特至关重要的DIESEL发动机技术也来自沃尔沃。一旦双方分家,这些重要技术的知识产权何去何从,必将成为谈判的关键。福特似乎不大可能将这些“命脉”拱手让人,而吉利又急需这些技术,利益点上的争执终将更加激烈。此外,这些技术的分割也会牵涉到吉利和沃尔沃之间的利益分配。

要放弃沃尔沃的部分资产和技术,李书福肯定不能接受,这与他多年来苦心等待的战略目标完全不符。“吉利收购的是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其中包括沃尔沃研发团队、生产基地、营销渠道、企业负债以及近2万名员工的安置问题。”吉利一位负责人说。

而且,实现“李氏布局”的前提是,吉利要把沃尔沃的生产线逐步转移到重庆等地――中国西南的低价劳动力才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但此计划面临两大困境,其一来自瑞典。尽管瑞典企业部长已对吉利收购表示欢迎,该国劳工组织却一直表示担忧,他们担心的正是沃尔沃生产线被搬到中国,这意味着沃尔沃瑞典工厂的衰落。受劳工组织的影响,瑞典政府及其最大的反对党社会,也一直对吉利收购持谨慎态度,并强调双方还有诸多问题未能解决。另一阻力来自福特。吉利如将沃尔沃生产线移至中国,则需福特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对于只想早点甩手的福特来说,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而且是对其利益几无助益的责任。福特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吉利实现这一愿望,显然是个未知数。

舆论氛围也很复杂。2009年沃尔沃首席执行官Stephen Odell称,老东家福特公司并不只和吉利集团谈判,同时也欢迎其它企业参与收购。沃尔沃的8位前总裁也福特公司,反对出售沃尔沃。瑞典国会议员Birgitta Eriksson甚至向财政部长Anders Borg提出质疑,怀疑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控制税收、应对瑞典高税收政策的能力。美国舆论的普遍看法则是:中国企业以往收购国外知名品牌,最后都以这些品牌衰落收尾。这样的态度自有“欧美优越论”的心理作祟,但也折射出中国企业在收购国际品牌后单纯重视名牌效应,无力继承其长期技术能力和市场创新能力的现实。这样一个“毁”名牌的形象,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收购”的国际销售。

豪赌

这种局面为李书福的豪赌带来两种风险。其一,如果无法把沃尔沃的生产线迁至重庆,吉利即使收购成功,也只是一次简单的品牌嫁接,而中国消费者所期待的恐怕不只是车头上的沃尔沃标牌,因为品牌价值终究要和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更何况价格如此昂贵,如此一来,李书福占领国内市场制高点的梦想就会落空。其二,吉利即便成功实现沃尔沃生产线迁移并降低了成本,如果不能长期保持后者的技术和质量优势,恐怕也难保其国际影响力,而一旦失去国际影响力,沃尔沃在中国本土的名牌效应也会逐步消退并最终丧失盈利的根本,国际市场也很可能将此局面与吉利收购联系起来,这对沃尔沃和吉利来说,都会是致命打击。

另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扩张后,李书福又前后出手沃尔沃和中誉,吉利是否真能承受这样的花钱速度?

就算李书福能够凭借多年的蓄力化解这些问题,技术方面的讨价还价恐怕不是他一人说了算。而吉利此次收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正取决于其获取技术产权的多少、得到福特技术支持的轻重。事情走到这一步,并购本身已不是主要问题。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最终协议文件中有关知识产权分割和未来技术合作条款的分量。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