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商业扩张与本体回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商业扩张与本体回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商业扩张,一方面成为艺术与市场割裂的原由,也需要艺术市场要在更广阔的领域来透视艺术市场,从而让双方得以开放性地互相延展。

[关键词] 商业扩张 艺术市场 本体回归

艺术与其他门类的文化一样具有本源性,商业扩张,导致当前艺术话语横向转移,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化的表演。人体摄影的各种展览活动在社会公共审美空间的介入,客观上提升了这一艺术的“发烧”群体和消费群体。

商业氛围中的艺术经验和市场体验,需要本体的美学,“我们正处在一个作秀的时代,时装秀。发型秀,内衣秀,汽车秀……秀来秀去,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从理论上说,没有任何理由将当代艺术跟这种“生活秀”划上等号,也没有充分的证据将当代艺术跟这种“生活秀”截然区别开来。艺术表现、审美接受和艺术活动都是向真实存在的回归,它们的同一性也是:“审美无区别”。

我们如何建立艺术本体?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的艺术家,对“本体”的表现方面,还多少受到政治意识牵襟扯肘的影响,那么90年代的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则以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方式,将艺术精神放置于更广泛领域,籍以反映和表达对生存、对社会、对历史诸因素理性而批判的反思。

一、对生存态度的讨论

商业扩张,艺术作品就被孤立出原本的生命关联和文化语境,审美意识也滤析掉了历史性的条件,而保留且并置着空间化的审美质量。

昔日的同窗伙伴、战友工友,曾经相处并熟悉的人,曾经存在过的圈子和集体,都是衡量人生命质量和生活状态的参考坐标。海波的《他们系列》,以及《她们系列》便为我们提供了认知这一坐标的个案化的理由。在生存的境遇和态度方面,1995年由北京东村11位艺术家联合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讨论了人与自然的逆向的愿望与需求。

二、对社会状况的关注

艺术市场,个体生存状态或许可以认为是一个短暂独立的过程,而各种关系的存在却是一个不断传抄、复制、延伸和扩充的过程。审美融入文化的“审美无区别”,从而将大众消费拓展到艺术领域。

方力钧的作品反映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以其旺盛的精力和持之以恒的幽默,塑造了泼皮光头这样一种典型的身体形象。“光头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与流氓、泼皮及反面角色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与其说是新生代的文化误区,不如说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在经历了崇高责任感的唤醒与挫折、圣徒情结的高扬与陨落、新思维的不断建构与消解、理想信念与现实生活屡屡错位之后自我逃离式的精神解脱。

三、对公共问题的质疑

“现在的艺术就是以一种无所不能的姿态进入了社会的公共领域――同样承担了对社会的舆论监督这样一个职能”诚如易英谈到的,在这个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艺术家更关心个人的命运,关心他周围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巫鸿先生指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所有分支当中,实验艺术最为敏锐地反映了环境的巨变―传统景观与生活方式的消失,后现代城市,以及新型城市文化的兴起,人口大规模迁移――其结果是出现了一大批以种种视觉艺术形式来表现自我的作品,包括绘画、摄影、行为、装置及录像等等,这些作品共同反映的是人们处于剧烈变化的社会中对于个性的迫切追求。”

张洹的作品《十二平方米》是比较早关注环境问题的典型之作。人和环境往往是矛盾的,但是这种矛盾却又不是不能调和的。张洹通过他在作品实施过程中的体验到的真实,试图寻找这本质上的某种对应。赵半狄在作品《赵半狄与熊猫咪》中,以诙谐调侃而不失理性幽默的公益广告的方式,试图改善日渐疏离和陌生的人际关系。“家们面对着新都市生活,探索着各种介入方式。”罗子丹的作品《一半是白领,一半是农民》试图通过表面的阶层问题挖掘更有深度、更有内涵的公共性中的人性。

商业街的繁华和物质的丰富给了艺术自我关怀的可能性、思想的理想化、个人的主观情绪,以及在虚无之外屡屡暴露的一种惶惑和不安全、不安定感。商业氛围对新一代人的影响,随着她们的成长迅速从精神领域反馈出来,这就是她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种自我虚构的焦虑和痛苦中,这种焦虑和痛苦不是对社会现实的反叛,而是对自我精神的反观,是在不断的自我挣扎中对商业世界多种符号和物质表象的不适应,是在意欲保持与日常性的感应和对抗中寻找自我满足的自我解脱。

江衡的《美女和鱼》系列,谢南星的《令人讨厌的寓言系列》,赵能智的《表情系列》,田荣的《1999系列》、尹朝阳的《青春远去》《红女绿男》等作品,都体现出在商业氛围中泡大的这一代人的自由化经验和视觉趣味的新特征。当然作为一种本体呈现方式,表征限制在特定的时空范畴,也有必要警觉它可能的非理性的泛滥所造成的道德和社会的负面后果。

市场扩张下,观者真理的获得,必然要在历史变迁里被赋予时间性维度。观者积极参与其认同体而全面地介入审美特性,但并不是稳定重复的静态接受。观者会随时随地而变化,相应的审美特性自然会随着观者而变。因而,观者不仅是不同的使游戏得以整合,而且也“看到”了不同的内容意义。而艺术真理,无疑就是在时间和情形变迁中、在观者接受的历史差异内,如此不同地表现出的艺术作品的“同一性”――本体回归将是市场发展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易 英:现代主义之后与中国当代艺术[A].易英文集.学院的黄昏[C].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2]杨宇全.人体书法、人体彩绘与脱衣舞[N].美术报,2003,01,18

[3]栗宪庭:不确定,邪气感官感想的日常生活:杨勇[KJ].艺术世界,2002,(2)

[5]范费大为:展览和展览策划[A].第一届全球华人美术策展人会议文集[C].美术观察[J].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