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互助县丹高人畜饮用水现状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互助县丹高人畜饮用水现状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针对互助县丹高人畜饮水现状,分析饮用水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为饮用水污染的防范与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畜饮水;现状;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中图分类号 S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94-02

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位于山区以及半山区,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村寨分散,经济贫困,农村人畜饮水存在困难,一般以降水、地下水、地面水采集为主。因为地区降水量差异较大,且收集方法和大气污染情况直接决定了其水质,很多山区采用水窖和水池等进行雨水蓄积,将其作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以供人畜饮水之用。地下水即山泉水,一般含有许多矿物元素,水质较好,但是也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此外,地下水水量不稳定,因为地质情况、地形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以前农村人畜饮水采用的方式之一是水库蓄水,其浑浊度较低,水质一般较好,但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水库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此外,还可以采用山区箐沟水,其流量一般不大,流速较快,水质较好。现针对互助县人畜饮水的方式,根据受环境影响水源受到的污染情况,对水源污染的治理提出见解和防范措施,以期让人们喝到干净水。

1 互助县丹高人畜饮水现状

互助县丹麻荆州至高寨人畜饮水饮用水水源,是互助县第一大饮用水水源,丹高人畜饮水源在青海省互助县东部,是互助县2008年立项实施的饮用水源,该水源于2009年10月中下旬向丹麻镇、哈拉直沟乡、高寨镇开始供水,有汉、土、藏、回族等多个民族共计5 889户,总人口26 499人,还为各类大小牲畜28 844头(只)供水,供水量5 125.4~7 347.2 m3/d。该水源的供水可缓解丹麻镇、哈拉直沟乡、高寨镇供水紧缺的局面,有效减少互助县哈拉直沟河流域地下水的开采,提高地表水水资源的利用率。由于是新建水源,水源地最初设计采用了小局域的隔离防护措施,但由于后来群众采砂、放牧等破坏严重。也未建立水量水质监测体系,亟待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保护工程建设。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质安全存在隐患

丹高人畜饮水水源地建于2008年,原有水源隔离措施只有很少一部分网围栏,而且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由于附近耕地比较多,农民在施药季节从水源处取施药用水及清洗施药用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附近居民生活区较多,生活生产垃圾产生很多,而且不时有垃圾倒入水源处的现象发生;当地水利管理部门多方面采取措施,阻止水源污染的发生,收效甚微。特别是当地居民采砂屡禁不止,常常采砂,使水源经常混浊,产生泥沙堵塞管道等现象发生,使人畜饮水出水泥沙多,泥沙的沉积量大。丹高水源地保护区域内的人类活动、牲畜放牧等对水源地水质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存在安全隐患,需加强水源地的防护体系建设[1-3]。

2.2 计量设施和水质监测项目不足

目前,互助县哈拉直沟流域所虽然有土办法采取计量,但计量不准确,不能准确反映人饮水量。经调查当地卫生等部门对水源地定期进行监测,但当地流域管理所不能准确掌握信息,监测也与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的106项相比,相差较远,不能全面地反映水源地水质状况。

3 对策

笔者认为对于水源地的保护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进行保护区的划分,确定具体保护范围。会同当地主管政府部门对丹高人畜饮水水源地保护区、准保护区面积进行划分,合理确定水源地具体保护范围。二是确定实施方案(工程措施),进行工程设计。依据水源地保护区现场踏勘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青海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报告》中提出的保护工程措施,确定符合水源地实际的实施方案,依据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确保水源地保护实施工作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4-6]。

3.1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根据河流型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要求,对饮用水源划分了饮用水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在饮用水取水口周边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防止影响水源水质的直接污染因素,保证水源水质满足规定标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预防和防止影响水源水质的间接污染因素,并防止水源枯竭。

根据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的要求及丹高人畜饮水水源地现场实际情况,将丹高人畜饮水水源地所处第一引水口的哈拉直沟河引水口以上1 000 m、下游100 m,南北约400 m的宽度的区域为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0.5 km2;第二水源引水口以上7 00m,以下100 m,南北宽约60 m的区域为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0.48 km2。

3.2 引用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与实施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方案的规划思路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隔离防护、综合整治、修复保护体系。一是隔离防护。通过在保护区边界设立物理或生物隔离设施,防止人类活动等对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干扰,拦截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保护区。二是综合整治。通过对保护区内现有点源、面源、内源、线源等各类污染源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直接进入保护区的污染源采取分流、截污及入河、入渗控制等工程措施,阻隔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地水体。三是修复保护。通过采取生物和生态工程技术,对水源保护区周边湿地、环库岸生态和植被进行修复和保护,营造水源地良性生态系统。

丹高人畜饮水水源地周围不存在对供水水质产生影响的排污口,因此不考虑水源地综合整治工程,由于丹高人畜饮水工程水源工程工作中编制了水库水保方案,工程建成后相关单位将按照周边水土流失及遭破坏的区域进行恢复、整治和修复,因此该方案不再考虑水库修复保护工程,只进行隔离保护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依据水源地保护区现场踏勘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青海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报告》中提出的保护工程措施,该次水源地保护实施内容为:网围栏及围栏门设置,围栏总长4.62 km,围栏门2扇;安装计量设施2处;设立水源地警示碑2个;设置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3处。

3.3 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

除了工程措施的建设,还需要有较强的的宣传层面入手,通过建设保护区界桩、公告栏及舆论宣传等媒介,开展环境宣传,提高社会各阶层的的环境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对污染事件、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持水土、人水和谐的良好风尚。为了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保障饮用水水源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任务,需要坚持封山育林等措施,结合控制农业面污染,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水质为目标,推行科学施肥方法,推广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实用,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生产监督。

4 参考文献

[1] 詹爱华.贵州调查农村水源地环境状况[J].环保科技,2009,15(4):38.

[2] 张旭.谈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及保障措施[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1):49-50,75.

[3] 朱宏斌,徐兴祥,殷占军,等.2008年张掖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81-83.

[4] 陈洪友.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及饮水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5):186.

[5] 蔺永霞.加快人饮项目建设步伐 改善农村居民饮水条件——陇西县农村人畜饮水及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实践[J].甘肃农业,2012(5):50-51.

[6] 刘勇,姜延华.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J].地下水,2012(4):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