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鲟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鲟鱼工厂化养殖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从养殖设施配套、苗种放养、饲养投喂、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鲟鱼工厂化养殖技术,以为提高鲟鱼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鲟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5.2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83-01

为了提高鲟鱼养殖效益,进行了鲟鱼工厂化养殖试验,到2012年10月共收获成鱼9 975尾,重量6 980 kg(平均规格0.7 kg/尾),养殖成活率为89%。养殖期间共投喂饲料9 077 kg,饲料系数为1.3。总结进行养殖试验以来的经验教训,认为在鲟鱼的养殖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饲养人员要懂技术,会管理,有强烈的责任心,这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在生产中饲养人员应能严格按照鲟鱼的生长需求,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鲟鱼健康、快速生长。二是适时分池是提高养殖产量、质量及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在生产中要做好分池工作。适时分池,一方面可防止体质弱小个体因摄食不足,逐渐瘦弱甚至死亡;另一方面降低养殖密度,减少单位面积负载量(一般控制在10 kg/m2),进一步加快鲟鱼生长速度,缩短养殖时间,促进养殖资金的周转。三是要定期检查柴油发电机、罗茨鼓风机、水泵等备用设备的工况,确保备用设备随时能够满足生产需要,防止因停电、设备损坏而缺氧或缺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 养殖设施及配套

工厂化养殖厂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房顶设彩钢瓦。房内建有养殖池,养殖池为圆形混凝土结构,内径4.5 m,高1.5 m,池底为锅底形,中间设置排水口,排水口用不锈钢网片设置防逃网,排水口利用75 mm的PVC管连通池外的水位控制管,通过水位控制管的高度控制池水的深度为0.4~0.6 m。养殖池配有独立的进、排水及增氧设施。养殖期间用1台2.2 kW的罗茨鼓风机通过管道及散气石增氧,每个养殖池放散气石10个。养殖用水为经曝气后的地下深井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要求,养殖池进水口常年水温14~18 ℃。另外,配备10 kW柴油发电机、2.2 kW罗茨鼓风机、深井泵各1台备用[1]。

2 放养及管理

2.1 养殖池消毒

在苗种放养前,应提前做好养殖池消毒工作。可用20~25 mg/L漂白粉或100~200 mg/L高锰酸钾浸洗24 h,如果是新水泥池应提前30 d用50 mg/L过磷酸钙除碱。

2.2 苗种放养

放苗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10月,放养规格为10~16 cm。2011年放养时间是6月10日,鱼种规格为14 cm左右,放养密度为70尾/m2,每个养殖池放养1 120尾,共放苗11 208尾。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无伤病,活动能力强,摄食正常。鱼种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泡5 min进行体表消毒[2]。

2.3 饲料与投喂

鱼种放养后,第3天开始投饵,投饵按照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进行。在养殖初期每日投喂6次,逐渐减少到每日2次。根据鲟鱼生长规格使用蛋白质含量为40%~42%的鲟鱼全价颗粒饲料,饲料粒径根据鱼的体重,本着“宜小不宜大”的原则灵活掌握,投饵量根据鱼体重和水温调整,每次投饵量以投喂后20 min内吃完为宜。

2.4 日常管理

在鲟鱼养殖生产过程中,除了严格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喂外,还应做好以下5项工作:一是控制水温、溶解氧。围绕鲟鱼对水质的要求,采取流水养殖的方式,每天24 h不间断地向养殖池注水、增氧,保证水温和溶氧,使鲟鱼处于最佳生长环境中,一般每天进水量在300%~400%,当夏季气温高于30 ℃和冬天气温低于5 ℃时应加大流水量,控制水温在14~25 ℃,溶解氧在5 mg/L以上。二是为保证良好的养殖环境,每天早晚各排污1次。早上结合排污刷洗养殖池,清除池内的残饵和粪便,确保水质清新。三是适时分养。在养殖过程中鲟鱼的个体生长差异较大,若不及时分池饲养,会出现大的个体生长更快,小个体的因抢不到饲料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的情况。一般每15~20 d分池1次,分池操作时一定要轻柔迅速,防止因鱼体损伤,造成水霉病的发生。四是每隔10 d抽样检查1次,测量鱼的生长情况并以此为据调节投饵量。五是每天测量水质、水温,观察鱼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并做好养殖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3]。

3 病害防治

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受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偶尔也会发病。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认真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一般每隔10~20 d交替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进行养殖池消毒,同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VC、VE,以提高鱼体免疫能力,预防病害的发生。

3.1 水霉病

病因与病症:此病主要是鱼体受伤后感染,滋生水霉所致。病鱼患处滋生大量灰白色棉絮状的水霉菌菌丝,严重时病鱼行动迟缓,鱼体瘦弱,不摄食,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用3%食盐水浸洗20 min,有一定的疗效。

3.2 大肚子病

病因与病症:此病为营养不良或气单孢菌引起,病症为病鱼腹腔膨大,腹部向上浮于水面,游泳无力。解剖可见胃中食物较多,有气泡,肠道内也有气泡。

防治方法:改善水质条件,降低饲养密度,增加流水量,在饲料中添加8%~12%的干酵母,5 d为1个疗程[4]。

3.3 肿嘴病

病因与病症:病症为病鱼嘴肿,四周充血,不能活动,有时体表伴有水霉着生。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不投喂变质饲料,及时清除残饵,定期换注新水,发现病鱼及时捞出,防止其他鱼被感染。治疗用土霉素拌饲投喂,药量为每100 kg鱼拌3 g,连喂3 d。

4 参考文献

[1] 林继勋.名优水产品安全养殖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国信.俄罗斯鲟鱼养殖新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2(11):41-43.

[3] 王宝华.鲟鱼人工繁育技术探讨试验[J].科学养鱼,2012(9):11-12.

[4] 李正友,李道友,张龙涛,等.山区流水养殖鲟鱼高产技术[J].科学养鱼,201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