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集群时代的在场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集群时代的在场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现代散文的源流发端于五四时期,作为几千年来的文学大宗,散文在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中首先成为众矢之的。但是对散文的定义至今莫衷一是,狭义的散文指的是抒情性小品文,而广义上,则可以将除小说、诗歌、戏剧之外的文体都归之为散文。散文如水,色清味不寡,形散神不散,是一个既容易入门又难以突破的文学门类,其营构艺术和取材路径都极其自由,也正因此,散文才具有了常写常新、持久不衰的文体魅力。2016年,彭晓玲、申瑞瑾、甘建华、张天夫四位湖南籍作家荣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散文湘军经过一定的沉淀和积蓄后几乎找到了适合各自的写作路子并在国内各大刊物结出硕果,这一年的湖南散文总体上已告别初期的探索逐渐步入沉稳、深邃、开阔的领地,呈现出属类鲜明、洞见深辟、兼收并蓄的特点,无论是生活体悟、游记随笔、人物勾勒还是器物寄情,都彰显着成熟、睿智的思想之光,体现出创作集群时代在场思悟。

一、在场:思悟生命和生活

除创作手法自由多样之外,散文区别于虚构性文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真实性。只有立足于真实性书写,写真事、诉真情、表真心,散文创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展现出作者的精神深度、思想厚度和视野宽度,最大可能地彰显主体个性。如此,作家的在场性体察就成了散文创作这座高塔的奠基之石。所谓“在场”就是直接、敞开、去伪存真地介入现实,介入个体的生存处境。只有突破传统的局限于一己之哀乐的内心絮语,将世间万物纳入观察与写作范围,以悲悯情怀观照众生,一个散文作家才能在生活中找到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以独特的文字传达出属于自己的灵魂思考。2016年湖南散文的在场性表达较之以往更显明晰和深刻,其选材涉略和生命思悟可归结为地母无言、生活无奈、岁月无情、城市无休四个相互勾连又各有侧重的领域。

大地是万物繁衍的基础,作为一个以农耕文明世代延续的民族,炎黄子孙在大地表面种植各类作物养育牲畜,与沉默无言的地母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座山一条河,一个老人的死去一个孩子的诞生,都牵动着人们的生命和精神。周伟的《泥暖草生》通过乡村生命的消逝彰显出乡村人伦的道德力量,为读者重新认识农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他的《大地书》则以大地之光、大地清明、大地春醪、大地无乡、大地黄好五个部分从乡村的真情、善意、温厚、淳朴出发,用真实的笔触记叙了乡村大地上的人伦秩序、生命状态,在这里,温暖厚重的大地如血肉般根植于人们的生死,把自己深深地埋进黄土地就是村民们最安心的归处,文章深刻地体现出作者博大宽厚的胸襟和力透纸背的轻巧。周伟的另一篇《进得祠堂》与袁道一的《风吹清明》异曲同工,都写祠堂这一“国粹”的传承意义,深入挖掘“祠堂”的文化内涵,引领读者追思大地的生命之根。张灵均《我在洞庭等一片帆》将洞庭湖的水上生活图景与作者的情感世界融而为一,多角度的画面呈现和多声部的思想表达使文章灵动而不失厚重。晓寒的《草木深》篇幅短小不事雕琢,以淡淡的散发着草木清香的文字追溯村庄记忆,给人一种平和、清润的安详之感。龙章辉《大地之上,苍天之下》揭示隐秘的民间文化现象,文章以历史人物降妖除魔的李法官传奇的一生为依托,将民间巫术鬼神令人惊叹又让人生疑的神奇与诡异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对未知和未解的敬畏与虔诚折射出独特的文化观照。刘晓平的《蛊女》以神秘的民族巫术“蛊”为探索对象,通过讲述“蛊女”的故事,以大地之奥秘悟生活的真谛,文章素朴自然,体现出作者经时间打磨的文字张力。与《蛊女》类似,秦羽墨《低处的神明》也写民族巫术的神秘性,文章结构匠心独运,以“名词解释+人物案例”的形式将按手印、收精、治煞、蹲墙根等农村特有的鬼神习俗展现在读者面前,突出了对传统事物的现代性思考。秦羽墨《属于我的地》从回忆开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农村人对土地的热望,通过细节再现的方式使情感意绪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展现出一如黄土地般粗粝、坚硬的真实。葛取兵《一个村庄的静时光》书写大地钩沉历史,从村庄的历史人物入手体察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古今相融,意蕴浑成。张雪云《与一条河流有关》则以流水般恬淡的文字书写沅水乡愁,文章明净,真挚动人。

苦难叙事是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苦难意识在新时代的乡土中国书写中主要体现在人道主义精神观照下的现实关怀。2016年,湖南散文作家们缘事生发,探求纷杂世界与苦难人生,不断将触角伸向生活的阴暗面,在无情的剖析中寻找希望的亮光。沈念的《鸟飞向》承续以往的写实传统,走访洞庭湖保护区,文章创新叙述策略,通过巧妙切换“我们”和“毒鸟人”的视角,利用省略叙述、空白叙述等技巧扩大文章外延,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回旋空间。他的《少年眼》以少年所见所想为线索串联起碎片式的场景,借助电影长镜头的法使文章主旨得到凸显、强化、升华,以此观照失明者、失忆者的心理与生活,笔力老道又不乏新意。沈念的另一篇《没有对象的牙齿》记述云姐的离婚事件,以事件的发生发展组织行文,细节描写和情节安排疏密有致,兼具可读性和思想性。邓跃东《山岗之上》敏锐地捕捉具有表现力的小事物,由山岗上的一座新坟切入梅美短暂而众说纷纭的一生,采取倒叙的方法将梅美的音容笑貌和落魄凄凉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唏嘘。李颖《虚幻的鱼骨》则以题寓意,开篇定格被鱼刺卡住喉咙的细节,笔锋一转写到妹妹,用老辣的语言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形式独特,意蕴深沉,妹妹悲剧的一生于作者而言,如鲠在喉,避无可避。李颖的《拣尽寒枝》以证词的形式将由一只野鸟引起的童年记忆与深刻的生命思考错综穿插,快速的时空转换、跳跃性的叙述人称和视角、富有象征意味的组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同是形式的出奇创新,秦羽墨的《关于夏天的七种隐喻》则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小标题,从七个不同的侧面连缀起巨大的时空跨度,有意将父亲卑微的生和苦难的死写得扑朔迷离,使情感的倾泻更具阻而不前的爆发力。他的《一棵水稻的现代属性》将自己比作一棵水稻,由在大米加工厂的生活思及人的生命形态,文章平实真挚,简洁易读。秦羽墨的另一篇《最后一个猎人》与晓寒的《捕蛇人》主旨相近,都聚焦贫瘠乡村的捕蛇人及他们的苦难和命运,由此思考农村人的处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袁道一《苦涩的瓦》从小时候家里制瓦盖房开始写起,渐次展开生活的艰难画面,以父亲母亲的细节特写增强感人力量,读来让人心酸。刘知英的《天荒地未老》则通过深入了解肢残人群的身体和心理,将边缘人物的生存与情感困境表现出来,文章语言平白如话,思虑中透着乐观、感恩和希望的光芒。

四、品物:表现情趣与意蕴

状物散文以写形写态为主,通过工笔描摹物件传神写貌,或睹睹物思人、或托物言志、或以物传情,赋予事物以人格理想、意趣追求,写出对人生对社会的理性体认。2016年湖南散文创作对“物”的书写品味从动物、植物、器物三个方面展开,以动物之趣、植物之情、器物之思表达作者的精神世界。

动物是生命形态重要的存在形式,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第一要义,作为情思敏锐、情感丰盈的作家,对动物的爱亦是其对生活和生命态度呈现。以范诚的《动物物语》为例,写湘西的娃娃鱼,文章将娃娃鱼的性懒、凶猛、味美与湘西人们的生活意趣结合,显示出一派民生安乐的情形;写“反面动物”猫头鹰,作者思维发散,将故乡的传说、名人事迹与猫头鹰的外形、声音、寓意相融,丰富了动物的形象;写猛洞河的猕猴,作者笔致细腻生动,猕猴的聪明、贪吃和胆小等特性跃然纸上;写香格里拉的小松鼠,文字灵动童趣。刘诚龙《对一只螃蟹如何表达爱》则以玩谑不羁的语言写“人蟹大战”,与妻子之间的对话富于生活气息、文人情趣,显出作者炉火纯青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对文章意绪的把控能力,更流露出作者轻松和缓的生活态度。

植物无声,安静地在大地上生长千年,受气候之雨雪亦饮天地之精华,充满灵性。管弦写花草,总是带着怜爱和疼惜,花木若柔弱女子,纤细蹁跹,又因了作者对传说故事的才情解读,花草更添情意。她的《自由行走的花(外三篇)》与《绿野仙踪(外三篇)》清婉朴素不失缠绵的美感,芦荟、仙人掌、黄连、天麻,幽清的植物不同程度地诠释着生活,给人以审美愉悦。葛取兵《城春草木深》文笔细腻至极,红蓼、黄荆、紫苏,与其说是对植物一寸一寸地解读,不如说是对寄托在草木中的乡情、家恋的细细咀嚼,无论是红蓼做酒的传统乡俗,还是母亲用S荆霉豆豉的温情记忆,抑或紫苏入菜的美食习惯,无不传达出作者的幽幽向往。

动物、植物与人类一样,有着生的活力与死的悲戚,而器物则成为辅助人类更好生活的工具,或是装点精神世界的雅饰。赵宇《随身体而行的器物》对每日可见的随身器物诸如钥匙、手机、公文包等,做出思考,表现出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活程序化的无奈,及由此引起的精神惶恐和失焦。黄孝纪《八公分的旧铁器》一如既往地怀着对故乡的满腔深情,在时光的灰烬里刨拭记忆中的生活情景,那些散落在民间的铁器毫不起眼,在作者的笔下却集合成乡愁的另一种表达。谢德才《家乡的火塘》也写家乡器物,家乡的火塘承载着家乡人们的生活热情,如火的希望是烟火生活的写照,也是作者昂扬的文风所向。杜华的《母亲与青花瓷碗》则以母亲的青花瓷碗为引,挖掘青花瓷碗背后的故事,父母的点滴温情在作者笔下缓缓流淌,朴实无华的文字和平凡无奇的故事依旧令人感动。

王亚的散文集《声色记:最美汉字的情意与温度》独辟蹊径,品的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文字之美,作者的思路和文笔都精巧别致,以声色记、草木记、器物记、止行记、岁时记五个单元,分别对表意不同的文字进行感性化、诗意化的解读,行文落笔间尽显作者文字的通脱、经验的独特及心灵之巧慧。张觅《药之沉香:诗词中的中药往事》不仅品中药的醇美,更品诗词的雅韵,药草或娇柔或敦实的形貌与它们气质、功效在诗词的映衬下摇曳多情,作品文辞优美柔婉,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信手拈来,彰显出作者广博的学识涵养。

综观2016年湖南散文创作,湖南散文最大的特点在于众散文作家的集群表达,任何一个可能的领域都不再是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作家自觉探索意识下的必然遇合。由此可见,湖南散文创作的整体水平在稳步上升中逐渐趋于齐整。此外,今年的散文创作出现一批后起之秀,老作家沉淀下来之后,其文风及题材选择大体已经成熟,更多的是专注于表达形式的创新;新作家则因其生命阅历的年轻化及写作初期的生涩,作品更显出几分试探性的稚拙可爱。

注释:

①[英]弥尔顿著,朱维之译:《失乐园》,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年版,第199页。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