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昭通市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昭通市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了昭通市魔芋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其发展思路及发展原则,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推动昭通市魔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魔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思路;原则;对策;云南昭通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19-03

魔芋(Amorphophallus)别名磨芋、蒟蒻,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昭通市是云南省魔芋的主产区,该市魔芋不仅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还是全国品质最优质的金江白魔芋原产地。目前,在国内外魔芋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昭通市魔芋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如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顺势而谋,把昭通市魔芋产业迅速做强做大,是目前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1 昭通市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机遇和优势

随着昭通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昭通市委市政府对“三农”政策的支持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而作为“三农”工作重要突破的农业产业化将会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来扶持、培育。这为魔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魔芋是唯一一种大量含有葡甘露聚糖的植物。葡甘露聚糖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具有水溶、增稠、稳定、悬浮、胶凝、成膜、粘结等多种理化特性,魔芋中还含有丰富的果胶、生物碱、淀粉及17种氨基酸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广泛用于医药、食品、石油、纺织、印染及轻化工等领域[2]。其价值已逐步被世人认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昭通市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气候属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2.6 ℃,年平均日照时数1 900 h,年平均降水量1 100 mm,属于西南高原盆地、山地湿润气候,非常适宜魔芋喜湿怕旱、喜阴怕晒的生长特性。适宜的区位优势,是昭通市魔芋产业发展、壮大、做强的基础。

1.2 良好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在昭通市魔芋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不断加大引进、培植龙头企业,推广普及优质高产魔芋生产技术,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奋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11年底,昭通市魔芋种植面积1.04万hm2,约占全省面积的40%,在全省排名第一,其中优质金江白魔芋种植面积4 666.67 hm2。总产量14万t,产值8.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6亿元,加工产值2.8亿元。该产业在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2.2 区域布局已成雏形。经过近几年发展,昭通市魔芋产业逐步形成2梯次发展、2板块分布,第1梯次为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和大关县,发展较快,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第2梯次为鲁甸县、巧家县、彝良县和盐津县,处于发展中。从品种分布和地理位置上分为2个大板块,一是以永善县、绥江县为代表,辅以鲁甸县、巧家县的金沙江和牛栏江沿岸的白魔芋主产区板块;二是以镇雄县、大关县为代表,辅以彝良县、盐津县、威信县二半山以上区域的花魔芋主产区板块,分布清晰,布局合理,产业格局已具雏形。

1.2.3 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种植技术。近年来,各级农技部门积极与上级部门、院校、农户开展技术合作,组织研究和探索实践,有效开展了魔芋品种选育、品种比较试验、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等试验课题,形成了一大批技术成果。指导生产形成的云南省农业地方标准《白魔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已通过市级评审,部分技术规范、规程获得省级表彰,魔芋种植技术创新实效明显。随着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大,该市魔芋种植水平逐年提高,“拣大留小、自生自灭”原始落后的种植方式逐年减少,“林芋套种、粮芋套种”等先进种植模式及先进技术得到普及推广,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1.2.4 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有突破。永善县在全市率先制定了“永善县魔芋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按照“有机魔芋”和“绿色魔芋”种植技术指导魔芋生产,全县已认定绿色魔芋产地2 666.67 hm2,分别获得省农业厅《绿色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农业部《绿色农产品证书》。有333.33 hm2魔芋基地连续7年通过日本有机联盟JONA认证中心认证,获有机食品认证证书,产品可直销日本。

1.2.5 魔芋加工企业稳步发展。近年来,全市魔芋加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稳中有升,2011年全市有魔芋加工企业9家,其中省级重点扶持龙头企业1家,市级重点扶持龙头企业2家。通过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努力,企业加工能力有所提升。

1.2.6 生产、加工积极性高。目前,芋农种植魔芋,扣除成本,按照2010年魔芋的市场价格,花魔芋、白魔芋分别可新增收入40 500、74 250元/hm2,同时还可收获一定数量种芋,效益明显。加之受各级产品供不应求影响,价格不断走高,农户、企业积极性较高。

2 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部分县区和部门对昭通市具有发展魔芋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良好的市场行情、广阔的发展前景、较强的比较优势及魔芋产业在昭通市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不足[3]。

2.2 发展基础薄弱

魔芋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乡村公路通而不畅,灌溉设施严重不足,魔芋产业基地配套设施不完善,初级加工不足,加工设施落后等,严重制约优势资源的有效发挥。

2.3 产业化水平低

昭通市魔芋产业主要受缺乏必要的资金引导激励和魔芋生产特性的制约,加之魔芋前期生产投入过大,种植面积扩大较难,基地散、小、弱,科技措施普及推广还有很大差距,“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善,构成农业产业化的要素尚未建立健全。除个别县外,绝大多数农民的魔芋生产还处于小农经济生产经营状态,种植方式粗放、生产规模小且分散,基本处于靠市场拉动的自然粗放生产经营状态。

2.4 科技水平低

虽然昭通市在魔芋种植技术推广、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科技推广应用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农技人员数量、经费投入等方面与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仍有较大差距,绝大多数芋农种植技术培训严重不足,特别是无规范的种芋扩繁基地和有效控制魔芋软腐病的技术措施,导致种芋质量和数量得不到保障,魔芋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加工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创新理念,科技创新薄弱,导致加工工艺落后,新产品开发滞后,远远适应不了市场发展需要。

2.5 企业带动能力弱

该市缺少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魔芋加工水平还比较低下,缺乏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多数企业、农户仅停留在初加工水平,劳动强度大,附加值不高,而且质量不稳定。深加工设备、工艺及市场开发不成熟、不成规模,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市魔芋产业链条尚未真正得到加粗和延长。

3 发展思路及基本原则

3.1 发展思路

在现有昭通市魔芋产业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平台:以建设“三大基地”(优质无公害商品芋生产基地、优质种芋繁殖基地和魔芋加工基地)和“四大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为基本要素,构建昭通市魔芋产业化经营平台。夯实2个基础:一是突破魔芋新品种和魔芋软腐病防治技术的制约,夯实魔芋高产稳产基础;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魔芋产业发展基础。实现3个转变:一是加大适用科技的开发、示范、推广,提升魔芋产业科技水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积极扶持引导企业,以魔芋种植基地为依托,不断加大魔芋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三是以市场国际化为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实施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创建知名品牌,由内向型向出口创汇型转变。

3.2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实行政府引导扶持、芋农、专业合作社和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二是坚持开放式发展原则。实行民有民营、社会参与、招商引资(智)、国内国际2个市场共同发展的方针。三是坚持择优布局规划导向原则。通过科学规划,追求魔芋产业发展要素与自然资源及环境条件的最佳组合配置,优化结构、优化区域布局,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坚持效益优先原则。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努力提高魔芋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对规划内重点建设项目给予立项扶持。五是坚持循序渐进发展原则。由于魔芋种植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低,且不宜大规模异地调种,因此必须稳步推进、就地滚动发展。六是坚持科技兴芋原则。坚持“市院、市校”合作,走引进、开发、推广、服务一条龙科技发展之路,不断更新魔芋品种和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加工工艺和开发新产品,转变增长方式。

4 对策

4.1 优化优质无公害商品芋生产基地布局

根据魔芋生长习性和原有发展基础,按照择优布局原则,以全市永善、镇雄、绥江、大关、彝良5个县的部分乡镇为重点,构建2个大基地板块,即以永善县、绥江县、巧家县、鲁甸县、盐津县的部分乡镇为主的金沙江优质无公害白魔芋商品生产基地板块,以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大关县的乡镇为主的优质无公害花魔芋商品生产基地板块。

4.2 优化优质种芋繁殖生产基地布局

昭通市魔芋种植规模要发展,必须按现代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要求,在商品芋生产基地按4∶1比例建立相应规模的魔芋优质种芋繁殖生产基地。由昭通市农科所魔芋研发中心牵头,联合有条件的县,抓好魔芋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白魔芋宜选择大青秆、麻秆白魔芋,花魔芋引进楚魔花一号和当地良种,进行脱毒组培扩繁和推广。

4.3 优化加工基地布局

一是初加工基地布局。按13.33 hm2商品芋生产基地培植1个初加工企业,全市逐步培植1 000个初加工企业。二是精加工基地布局。目前全市有9家魔芋精加工企业,其中永善县5家,分布在魔芋主产区桧溪、团结、溪洛渡3个乡镇;镇雄县沙树乡1家,大关县木杆乡1家,绥江县1家,昭阳区北闸镇1家,布局基本合理。2010年加工精粉能力3 320 t,整体水平不高。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现有加工企业的实际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

主要措施:一是初加工。主要是扶持引导原有作坊改进烘烤工艺,不断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扩大加工规模,同时鼓励、支持高起点、高标准新建初加工企业。二是精粉加工企业,一方面给予贴息、以奖代补等一切优惠政策,鼓励老企业改进工艺、扩大规模、开发精深加工、打造知名品牌和开拓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或扶持本土资本高起点新建魔芋精深加工企业。三是着力扶持昭通市三艾有机魔芋发展有限公司、天山食品和顺达农贸有限公司,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四是由于魔芋产粉率相对较低,只有10%左右,废弃物达80%以上。还应积极鼓励、支持和强制企业开发魔芋加工废料综合利用,生产饲料和各类酒精产品,以提高魔芋综合利用和加工增值,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

4.4 优化建设四大体系布局

4.4.1 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调整充实市魔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做好资金筹措、项目争取、技术指导等工作。重点县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负责该县区魔芋产业发展的领导、规划、协调、指导和实施工作。魔芋产业发展重点县,在农业局设魔芋产业发展专职分管副局长,魔芋产业发展重点乡(镇)设魔芋产业发展专职分管副乡(镇)长,加强对魔芋产业发展的领导。基础较好、面积较大的县、乡成立魔芋产业办,负责魔芋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以及魔芋软腐病综合防治、优质种芋基地建设、脱毒种芋中心建设、企业改造升级、产品开发等工作。

4.4.2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昭通市农科所组建市级魔芋研发中心,编制5人,在市院市校合作的基础上,负责开展魔芋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及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和示范工作,开展以魔芋软腐病防治为主的协作攻关工作;重点县(永善、镇雄、绥江、大关)成立魔芋研发(服务)中心(站),负责配合或参与市研发中心进行魔芋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示范、推广,其他县在农技推广中心要有专职人员负责抓魔芋产业;重点片区成立跨乡镇的魔芋产业发展服务站,负责示范、培训、指导等推广工作;重点村聘请魔芋科技辅导员,配合服务站宣传、落实、指导,形成四级联动的魔芋科技服务体系;在重点县和重点乡镇引导建立健全魔芋专业合作社(协会),由专业合作社(协会)把基地上分散的千家万户芋农组织起来,通过创新机制,逐步形成以专业合作社(协会)为纽带,上连科技服务体系和企业,下连芋农和基地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

4.4.3 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加大永善魔芋办制定的云南省农业地方标准《白魔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宣传、示范、推广力度,迅速规范提升昭通市白魔芋种植生产水平;同时加快花魔芋种植生产标准、加工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及投入品等魔芋生产体系各项标准的制定,建立科学、统一、权威、具有当地特色又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魔芋标准化体系,使魔芋生产各个环节、各种产品都有标准可依。同时要整合质量监测机构,积极探索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的质量技术检测中心与农业局下属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确保上市的魔芋产品质量,提高昭通魔芋品质,维护良好声誉[4]。

4.4.4 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实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营销战略。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流通渠道作用,建设和扶持专业化销售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促进魔芋销售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二是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在永善县城建成一个集魔芋销售、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魔芋专业交易市场;在重点县、乡结合过境国道和交通主干道集镇,建设魔芋鲜芋和初级产品集散市场;加强与国内、国际魔芋客商合作,建立以国内重点消费大城市和以日本为主的国际国内市场营销网络。三是逐步引入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速递、期货交易、订单农业等多种交易方式,加强市场引导,改进交易方式,提高交易水平。逐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营销格局。同时通过制定交易规则,实行市场准入等。逐步把昭通市建成全国重要的魔芋交易市场。加强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和监管,确保魔芋生产标准的实施。

5 参考文献

[1] 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

[2] 庞杰,林琼,张甫生,等.魔芋葡甘聚糖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J].结构化学,2003,122(6):633-642.

[3] 李兴祥,周燚.湖北省魔芋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5(2):10-12.

[4] 黄光昱,滕建勋,杨承富,等.湖北省恩施州魔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6(33):14792-1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