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钢琴曲《登幽州台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钢琴曲《登幽州台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是徐振民应美国著名钢琴家依斯曼音乐学院教授Barry snyder之约于1998年创作的,《登幽州台歌》是其中之一。这两首钢琴曲都是徐振民根据文字性的诗作来谱写。他极力在钢琴上继承中国文化,运用了中国散板节奏,传统文学留白等手法。目的是用至简至静的乐音表现出隽永、余音绕梁的中国韵味。从而为钢琴的本土化开拓新的钢琴语境。

关键词:唐诗;中国钢琴音乐;自由散板节奏;钢琴语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7-0007-02

一、乐曲结构分析

徐振民的《登幽州台歌》,源自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同名诗作。诗文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诗以苍劲奔放的语言,表现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钢琴曲《登幽州台歌》引用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散节拍与民族的和声技法,用音乐赋予了演奏者与欣赏者一幅远古的图画。展现了诗人人生抱负不得实现的痛楚和悲哀。西方音乐更多带有人工化的印记。各音乐都能纳入节拍体系,轻重音明显,节拍的周期循环具有规律性。而中国音乐则更多偏重音乐流动的率真和顺其自然,不造作,不矫饰,大多数音乐都很难纳入规范的节拍体系,即使勉强纳入,轻重音的对比也被弱化,节拍稍有规律性的周期循环。这首钢琴曲中正是引用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散节拍。但他成功地将钢琴这种西洋乐器,与中国特色的音型、节奏相结合,创造了钢琴上新的中国诗意。

钢琴曲《登幽州台歌》结构是西方常用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图式为:

A + B + A'

[a+b][c+d+d'+d''+d'''+e][a'+b']

(1-5)(6-10)(11-14)(15-16)(17-19](20-21)(22-24)(25-33)(34-37)(38-44)

作品虽是用西方调式结构写成,但曲中并没有西方传统的和声进行。曲中的和声多用增

四、减五、四五度叠置及二度叠加等复合和弦。调性概念模糊,具有现代音响特征。该曲充分利用钢琴音区宽广的表现力,乐音上高低音跨越极大,制造出极具空间感的音响。

二、乐曲创作特色与演奏提示

首段速度与表情标记是“Crave”,乐曲开始在钢琴的低音区,是一个双手的四五度叠置和弦,音响苍劲,浑厚。第二个和弦马上转入高音区,同样也是一个左右手的四五度叠置,这各暗区的转换与纯四、纯五度自身带来的空旷感,立即构架出了人与天地的空间感。到第二个和弦,力度由低音的f转到高音区的pp,这是作者的目光转向天际,具有空灵效果的纯四、五度叠置的十三和弦使得乐曲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片静谧,空旷,感伤的氛围当中。

在第一个乐句中和弦的连续构成了曲调进行的线条,节奏由紧至松,再紧,最后以悠长的三连音结束。这种安排既像是人生理上的呼吸感,又像人在吟诗,马上将钢琴音乐与文人胸怀结合起来。在第三小节第三拍上的和弦,是由增四、纯四度叠加构成的苦涩音响,并且与第二拍相比。该和弦的音域向上下方同时扩展,表现了情绪的波动,结合该处标明的渐强记号,可以知道在静谧的音乐感受中却隐藏着悲痛第一小节只有两个音,第一个和弦与第二低音上的延长记号,使得低音延长,从人的听觉感受上来说,低音仿佛说不出的浓郁,表现一片茫茫大地。这是音乐中的“空间感”。2、3、4小节按照西方节奏韵律来说应该是重拍的每小节第一个音都被前小节的音延留过来。切分音与三连音的使用更是割裂了整齐的拍数。原本轻重音对比都被弱化,表现了中国音乐传统的长的呼吸线条,因此高音区pp的和弦应该尽量把它音色弹匀,换指时不留半点痕迹。为了显出第二小节右手比较高远的音响,左手开始的八度和弦应将左手的重量多分配小指。高音时手指尤其是小指第一关节以下的部分要保持与键盘垂直。就能够让声音的清晰度增加,即使在很轻的层次中也能有透明的清澈感觉。正是这种空间感与空白感能让人展开无穷的想象。

第二句通过松――紧――松的节奏直奔向高音区,这种向上的进行表现了情绪的高涨,但这里不是西方作曲技法中常规的渐强,而是音区越高,音响越弱,并结束在以a为根音的九和弦上。左手的增六和弦都未解决,这与九和弦所构成的不协和大七度展示了一种极度的不稳定感以及一种倾向性。这里描写了诗人因其自身所受的不公平以及怀才不遇,由自身的困惑与抑郁转而向上天发问。

B段更多采用的是情绪描写,音乐情绪与A段对比。它的速度逐渐加快由原先的一拍等于62。变为66、78。力度也由pp至23小节的fff。调性每两至三小节变化:由原先的c小调――C大调――降D大调――A大调――C大调――降D大调――a小调。不停变换的调性表明西方的调式原理在这首乐曲中地位不十分重要。动荡不安的节奏与音响透漏诗人内心深处巨大的矛盾冲突,一股挣扎的、激昂的崇高悲壮之气使音乐充溢着惊心动魄的力量。

B段力度开始的f经由A段结尾的pp衬托,显得格外醒耳。大字二组的低音E及往上构成的纯五由双手奏出。随即后半拍就是双手奏出的不协和七和弦在高音区炸响。好像一个闷雷滚过,闪电划破天际。其后由七和弦分解构成的十一连音渐强的往低音奔去。衔接着下一小节对前面两小节的模仿。与前一小节所不同的是这里的结尾是分解的七和弦往高音区缓慢走去。这里之所以这样安排,笔者认为是了后面的高潮做铺垫。

15-21小节是B段的核心段落,音型在不同调性上采用了变化模进,一共对15、16小节的d句模进三次。d句的节奏在前面的c句中出现过。仍保持A段的一张一弛的吟诗般的节奏。织体上采用复调与和声织体结合的手法,左手的三连音对应右手的十六分音符,各自使用不同的和弦,各自独立,放在一起,构成了一对矛盾,透漏诗人内心深处巨大的矛盾冲突。其后的模进d'力度上虽然加强,但与d句一样,末尾沉入低音。到了d''句,句法结构进行分裂,将d句的上行结构加快进行紧接的两次模仿,音乐情绪步步高涨,步步推进至22、23小节(d'''句)力度为fff的减八度高叠合弦。这是全曲音乐感情的顶点,表现诗人在反复的挣扎、内心矛盾的纠葛后,终于在浩渺的天际中发出的一声浩叹。

经过25-33小节的转化,音乐趋于平静。速度Lento,其复调织体增加。这一句每个声部的音乐进行都是逐渐向下直至低音区的和弦才隐没不见。自29小节起,其后的三小节都是对第29小节中三连音的下行模进。一直到钢琴的最低的c音,与乐曲首段(即A段)的第二个低音c相呼应。

而此时开头的主题自空中飘来,徐缓的旋律带着思索隐没在高音和弦中。主题自一开始,中间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音响,在这里有再次出现,直至音乐“morendo”渐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