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广谱半合成β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目前,已有四代产品,应用十分广泛。临床发现,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存在7种常见不良反应。本文将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严重的不良反应进行重点阐述。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抗菌药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一、二、三、四代之间的不良反应的最主要区别体现在肾毒副作用的不断改善。部分第一代头孢菌素对肾脏有较明显的毒性,肾功能不全时应调整剂量(头孢噻啶由于其强烈的肾毒性而禁用于肾功能不全病人),头孢噻吩和头孢唑啉等第一代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其他有肾毒性的抗生素或利尿药应用时更应注意肾毒性反应。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则肾毒性很低,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常用的头孢菌素约30种,按其间世年代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以下四代。

一、头孢菌素各代的作用特点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氨苄、头孢噻啶、头孢唑林等。主要作用是抗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强。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能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对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是,对革兰阴性菌,β-内酰胺酶的抑菌力或杀菌力较弱,所以革兰阴性菌对本代抗生素较易产生耐药性。使用本代头孢菌素还要注意对肾脏的毒性。

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此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相当于或略逊于第一代头孢菌素,而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为优越,其β一内酰胺酶比较稳定,对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往往第二代头孢菌素对这些耐药菌株常可有效。此外,第二代头孢菌素较第一代抗菌谱广,部分对厌氧菌高效,对变形杆菌、部分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对绿脓杆菌、粪链球菌等无效。对肾脏的毒性,较第一代有所降低。长期使用可干扰人体正常菌群,常可发生菌群失调(症状如维生素缺乏、腹泻、假膜性肠炎及真菌感染等),腹泻常是二重感染的前驱症状,必须引起注意。

第四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弱,不能用于控制金葡菌感染。近年来发现一些新品种如头孢吡肟(cefepime)等,不仅具有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性能,还对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称第四代头孢菌素。关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划分不仅适用于头孢菌素,其他一些β一内酰胺抗生素也按此分代。因此应用上述抗菌药物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和用药前后7天内不能饮酒。

二、头孢菌素严重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头孢菌素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头孢菌素的过敏性休克类似青霉素休克反应,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一般的说,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需要警惕。应用头孢菌素时注意:①对青霉素过敏及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也曾有个别患者用青霉素不过敏而换用头孢菌素发生过敏;②头孢菌素使用前是否要进行皮试,无统一规定,有的产品在说明书中规定用前皮试,应参照执行;皮试液参考浓度300μg/ml,皮试结果的判断参见青霉素皮试的规定;③发生过敏性休克可参照青霉素休克处理。

(2)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本类药物强烈抑制胃肠道菌群,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假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尤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为甚。

(3)肝毒性:多数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可导致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胆红素值的升高。

(4)造血系统毒性:偶可致白细胞或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5)肾损害:绝大多数头孢菌素由肾排泄,偶可致血液尿素氮(BUN)、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头孢他啶的肾损害作用最显著。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

(6)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菌素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因此具有潜在致出血作用。具有硫甲基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尚在体内干扰维生素K循环,阻碍凝血酶原的合成,扰乱凝血机制,从而导致比较明显的出血倾向。在7位C原子的取代基中有COOH集团的头孢菌素有阻抑血小板凝集的功能,而使出血倾向更加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的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直接相关。

(7)与乙醇联合应用产生“双硫醒”反应: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乙醛蓄积产生难受反应而用于戒酒。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有类双硫醒的功能。当与乙醇(即使很少量)联合应用时,也可引起体内乙醇蓄积而呈“醉酒状”。

三、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要点

头孢菌素类药物(先锋)注射前要做皮试。主要原因由于头孢菌素与青霉素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也就是说100个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中可能其中有10个人同样对头孢菌素皮试阳性,因此,为了预防“万一”,故在使用头孢菌素前不但要问清楚患者对青霉素是否有过敏史外,最好用该头孢菌素药物进行皮试,以保安全。皮试液浓度为5001xg/ml,皮试方法及判断标准同青霉素。

患者大多能承受,常可继续用药。口服给药可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反应,餐后服药常可缓解反应,但吸收率大多有所降低。静脉给药偶因药物刺激会引起静脉炎,故药液浓度不能过高,滴速也不宜过快。部分品种肌注时,局部疼痛明显,可加用局麻药减轻症状。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3%,明显低于青霉素。且反应程度也低。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斑丘疹伴瘙痒,有时伴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绝大多数过敏反应具有自限性,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四、结论

总之,应根据细菌感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尤其是第四代头孢菌素不要作为一线药物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参考文献:

[1] 尹维林.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8):120-122.

[2] 师桂英,张然.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9):56-57.

[3] 杨海峰,张芬.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2):132-133.

[4] 范铭. 头孢菌素致16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儿科药学杂志,2010(0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