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沉浸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中的游戏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沉浸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中的游戏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沉浸理论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利用沉浸理论的相关原则设计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中的游戏,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产生沉浸体验,进而提高学习水平。

关键词:沉浸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游戏

一、引言

沉浸理论(flow theory)是由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Mihalyi Csikszentmihalyi首先提出,以后逐步得到完善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自提出至今,受到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关注,也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互动环境下的行为及心理的讨论上,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BBS、E-learning等等。对外汉语教学(TCFL)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该学科不是简单的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叠加,而是给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提供学习汉语的条件,从汉语本体和中华文化等多个层面全方位地提供给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环境。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环节中充分利用沉浸理论展开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使学习者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提高汉语学习水平。

二、什么是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沉浸体验(flow)。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Mihalyi Csikszentmihalyi对沉浸体验的定义是“参与者进入的一种共同的体验模式,在其中参与者自身好像被吸引进去,意识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所以一些不相关的知觉和想法都被过滤掉,并且丧失自觉,只对具体目标和明确的回馈有反应,透过对环境的操控产生一种控制感。”[1]早期的沉浸理论认为,挑战(challenge)与技巧(skill)是影响沉浸的两个主要因素,这两者必须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沉浸才有可能发生。若挑战太高,参与者对环境会缺少控制感,容易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反之,挑战太低,参与者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1985年,Massimini发现挑战与技巧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沉浸经验才有可能发生,如果两者均低时,使用者的心态为冷漠。

研究表明,参与者必须在其挑战和技巧达到一定程度时,沉浸体验才可能发生,也就是说沉浸体验出现要有一定的条件:1.挑战与技巧平衡(balance between challenge and skills);2.参与者高度集中(focused attention);3.明确的任务目标(clear goals);4.对任务及时的反馈(immediate feedback);5.参与者对任务有控制感(control);6.自我意识丧失(forgetting self);7.时间感扭曲(distortion of the sense of time);8.参与者感兴趣(interest)(以上条件并非需要同时具备)。[2]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沉浸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效果。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中如何利用沉浸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寻求利用沉浸理论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三、留学生产生沉浸体验的主要条件

(一)挑战与技巧平衡

挑战与技巧是沉浸体验产生的两个主要条件,当挑战与技巧达到平衡状态时才有利于沉浸体验的产生,若挑战难度过高,技巧程度过低,则容易产生淡漠心理;而挑战难度过低,技巧程度过高时,则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基于此,我们对留学生入学时一般都要进行摸底考试,在考试成绩结合学生面试成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分到相应的班级中去。当然,针对个别学生碍于面子畏惧考试,担心考试成绩过低的畏难情绪,我们也会结合采用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水平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材和相应班级的办法,目的都是希望学生在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班级中达到和学习挑战的动态平衡,从而有利于沉浸体验的产生,进而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二)具备学习汉语的极高兴趣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学生对学习汉语是否有兴趣,是能否学好汉语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汉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尽快形成沉浸体验,继而提高汉语水平。在汉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广泛采用的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就是针对汉语教学不同环节而设计的游戏。我们会根据学生水平、课程设置,运用不同的游戏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做到学中玩,玩中学。

(三)学习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沉浸理论强调学生的每一步学习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激发学习动机。不同的汉语学习者有着不同的目标。有的学生是为了通过HSK,有的是为了就业的需要,有的想通过汉语学习了解中国文化。虽然不同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但那些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习者,在课堂学习中容易根据自己的要求从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的,更容易产生沉浸体验,进而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学习汉语。

(四)教师要及时对学习者给予反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往往会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及教材的难易程度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产生沉浸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提高汉语水平。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注重学生的地位,因为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教师施教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学生也会从教师适时的反馈中明确自己的水平,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反馈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回应。“反馈”对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在教关联词的时候往往会让学生用这组关联词造句,针对学生造句,分析哪些是语法错误,哪些是语义问题,哪些是因为对关联词的不理解而造成的误用。在分析反馈的基础上对学生所造的句子加以修改和归类,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从而强化对该类关联词的理解和运用。

(五)学习者要能够控制学习对象

所谓控制即指学习者的“技巧”与学习对象的“挑战”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中。具体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问题,布置不同的作业,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等等,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对学习对象产生控制感,进而产生沉浸体验,提高汉语水平。

四、通过对外汉语教学环节中的游戏设计促进沉浸体验的产生

“趣味性是激发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手段”。[3]趣味性就是教学和课堂活动的生动有趣。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产生沉浸体验,从而提高汉语学习水平,游戏教学法无疑是增强趣味性的极好途径。“游戏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文化各环节中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有角色、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中,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轻松学汉语。

既然称其为教学法,就应该是规范的、严肃的,而不能随心所欲,没有章法;既然是游戏,就应该生动活泼,有游戏规则。我们常说寓教于乐,“游戏教学法”的原则就是对“教”和“乐”要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必须有极大的趣味性,有比较成熟的游戏法则,有竞争性,有明确的输和赢。下面探讨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环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使学生产生沉浸体验。

(一)游戏与语音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环节中的声调教学对于很多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会在不同的汉语四声上产生误读。基于此,我们在指导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把汉语的四声想象成玩过山车(roller coaster)游戏:一声(55调)就好比过山车刚刚起步的阶段,是平而直的;二声(35调)好比过山车爬坡的阶段,是上升的;三声(214调)就像过山车下降后又上升的阶段,是先降后升的;四声(51调)就像过山车往下俯冲的阶段,是完全下降的。在具体操作游戏时,教师可以边讲解边用双臂及头部来配合做动作,以反映四声的变化。学生只有体会到四声的发音特点才更便于他们记忆。在此基础上加强练习,以此强化记忆,从而实现正确的发出汉语四声的目标。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也很容易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沉浸体验,为进一步学习汉语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拼音教学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基础,一般都是从声母、韵母及其拼读规则入手来从事课堂教学。可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或者是学生之间的互读纠错,都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基于此,如果在拼音教学环节采用一些游戏,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如:“相同韵母音节拼读对抗赛”,该游戏的规则如下: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对抗赛在两个小组中进行。游戏开始,教师说一个音节(如:ba),第一组的第一个学生应立即站起来,说出一个含相同韵母的单词,如:ma,要求拼读出声母和韵母,发音错误、拼读错误都要扣分。这位学生说完后,教师念另一个音节,由第二组的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看哪组得分最多为优胜。做这个游戏时,也可以让两组学生轮流说音节(如由第一组的学生A说一个音节,由第二组的学生A答),这样就成了对抗赛。这样的游戏有严格的游戏规则、有明确的奖惩制度,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该游戏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学习完一些新拼音的基础上,复习旧词,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有利于巩固记忆。

(二)游戏与汉字教学

汉字是由音、形、义构成的统一体,识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读准音、认清形、理解义,就要在课堂中用活泼生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一些笔画多的字比较难记,可以用拆字的方法把生字拆成几个熟字。如:“妈妈”的“妈”,把它拆成“女、马”两个字,“女”表义,“马”表音,分别写在字卡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它们拼成一个新学的生字。可以以分组对抗的形式进行游戏,看哪一组拼得又快又准。但前提是这些字是可以拆分的合体字,不能为游戏而强行拆字。同时还可以用这种形式告诉学生:其实汉字并不难,汉字中85%以上都是形声字,如果记住了一个一个的独体字,根据这些独体字的读音和意思就可以组合成新的合体字。

汉字书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尤其是汉字的笔顺和笔画。在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如:“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再两边”“先外后内”等等。但是学生在书写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像画画一样写汉字。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可以在每讲授完一条书写规则后,在复习阶段采用“钓小人儿”游戏,帮助学生强化书写规则,正确书写汉字。游戏规则如下: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一起完成一个规定汉字的书写,比如“鼻”字,一人只能写一笔,每写完正确的一笔,游戏者就可以在旁边完成“钓小人儿”的一笔(钓小人儿是一幅简笔画,即先画一个小人儿的形象,然后再画上一个钩子),有人写错笔画则输掉比赛,笔顺和笔画均正确且最先完成“钓小人儿”者获胜。

(三)游戏与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才能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进而学会遣词造句。我们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从词语的语音、语义、语法规则及语用等方面来解释分析词语。但是对零起点的学生来说,能够记住某个词,并且强化这个词的拼音和书写却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我们采用游戏教学法来实现教学目的。

如猜词游戏,教师先用幻灯片或者卡片向学生展示一些词语,然后把学生们分成若干组,两个人一组,二人可自由组合决定谁来比划谁来猜,教师出示卡片,学生猜词,要求学生只能用肢体语言,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先猜到者获胜。这样猜过一轮后可以让本组学生交换后再猜,累计分数多的组获胜。该游戏重点考查常用的生词,主要用来复习旧词。

拍词游戏,在黑板上贴上一些自制的词语卡片,两个学生一组上来做游戏,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读出黑板上的某一个词,先拍到这个词的同学获胜。接下来把这些卡片移动一下位置,然后再让一组学生上来做游戏,依次反复进行即可。该游戏重点考察学生对词语的认读能力,可以复习旧词也可以认读新词。

(四)游戏与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教学时常把语法比作拐棍,当学会了一根拐棍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它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丢掉再用另一根。长此以往就可以对所学的语法知识烂熟于心,并且融会贯通。在句型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传声筒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先把学生分成两组,然后老师悄悄告诉每组第一个同学一句话(这句话是用所学的句型造的句子),让同学们依次把这句话传给自己组的同学,最后听到的同学到黑板上把这句话写出来,哪一组写的句子又快又准确就获胜。

采用这样的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兴趣、强化记忆,产生沉浸体验,进而为学好汉语打下基础。

(五)游戏与文化教学

文化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它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是对外汉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外国留学生之所以来中国学习汉语,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总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入文化教学。比如: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恰逢中秋节,我就在准备课件的时候专门准备了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及王菲的歌,还特意给学生们准备了月饼,这堂课的学生是来自德国汉堡大学汉学专业的,他们有一定的汉语基础,来中国是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汉语实习。因为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就着重强调了中国文化。首先让学生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及发展变迁,然后让他们欣赏美文及音乐,让他们在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学会了“中秋节、月饼、嫦娥、后羿”等词语,然后在给他们分月饼的时候融入了句型“主+数量名+V+数量名”。这种句型在口语中表达分配义,他们就学会了用这种句型来造句:“我们两个人吃一块儿月饼”“他们三个人住一套公寓”等。正是因为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环节,使他们能尽快产生沉浸体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我们还开设有“唱民歌学汉语”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掌握一定词汇又能学会一些语法在口语中的表达,同时还学会了汉语歌,可谓一举多得。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促进学生沉浸体验的产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游戏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各环节中设计游戏要有明确的目的,即我们希望设计这个游戏达到怎样的效果,不能为游戏而游戏,而应该是为了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文化中某个环节的某个知识点而设计的。

2.游戏教学法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还要兼顾竞争性和奖惩机制

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和明确的奖惩制度。我们在给予奖励的时候不妨多选择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奖品,比如:中国结、剪纸作品、泥塑、带有京剧脸谱的书签等等。这些奖品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学习或者复习某一个语言知识点的目标。

3.把握游戏教学法中“教”和“乐”的度

游戏的趣味性是游戏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使用游戏教学法实现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游戏中的教育因素。每一个游戏的设计都不是单纯为了比赛或者为了发奖品,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愉悦的心境下掌握某一个语言知识点,进而达到认知和熟练运用的目的。

4.游戏形式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运用游戏教学法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国籍、不同接受能力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不同的游戏,或者提供同一游戏的不同层次。比如:做拍词游戏的时候,当给出的是一组相对简单的词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来参与。当词的难度增加时,可以相应地选择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或者是复习旧词的时候选择汉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而学习新词的时候选择水平较高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

五、结语

沉浸理论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不同程度地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运用沉浸理论设计游戏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产生沉浸体验,为提高学生汉语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在运用游戏教学法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除了注重趣味性还需要注重游戏的目的性和竞争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玩中学”,在愉悦的心境下实现提高汉语水平的目标。

(本文系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301-01500202]和河南省2015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JSJYYB-019]阶段性成果。)

注释:

[1]Csikszentmihalyi,M.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75:21.

[2]Egbert,J.A study of flow theory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3,Vol.(87):499-518.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Z].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

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1996:45.

(刘志芳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00081;河南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7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