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拯救,蜀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拯救,蜀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锦城,锦江,锦里,锦院。

成都,这座历经了3000年历史的悠悠古都,曾经将最美的风韵都凝聚在一个“锦”字上,而蜀锦就是这文化记忆传承下来的基因。

走进“蜀江锦院”的展厅,时光仿佛倒流。

咔嚓咔嚷,一台台长6米、高5米的清代花楼木质机在两名工匠的操作下运行。一根根五彩的丝线编织在历史的经纬里,也在这华丽的方寸之间展开了成都因锦而生的历史长卷。

抚摩一下蜀锦,仿佛触摸到了古蜀祖先生命的律动和灵光。

三千年成都,两千年锦绣

“锦”,是用彩色丝线交织而成的多彩提花织物。因盛产于蜀,历史上称之为蜀锦。在所有的丝织物中,锦的工艺最繁,价值最高。这一点从中国的造字法可见一斑,锦是唯一用“金”做偏旁的织物。“金帛”其价如金,故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史载,西汉初年,成都地区的丝织工匠就在织帛(一种丝织物)技艺的基础上发明了织锦。汉代,在成都设立了“锦官城”,管理织锦的为“锦官”,工匠集中居住的地方称为“锦里”,可见,汉代成都织锦已具规模。

每当蜀锦织成,织锦女工便手持蜀锦,来到濯锦江中漂洗,“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唐]刘禹锡《浪淘沙》)蜀锦与倒映在江水中的晚霞浑然交织,江天一色,美丽的意境也时时定格在了汉代成都的记忆之中。

蜀锦在中国丝绸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是中国织锦的第一座里程碑,对各个朝代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三国时期,蜀锦成为支撑蜀汉政权和军事活动的主要支柱产业。诸葛亮在军令中强调“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蜀锦还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成为中国沟通世界的纽带。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陈列着蜀锦残片,日本正仓院和法隆寺至今还珍藏有“蜀江锦”、“蜀江太子御织伞”等唐代蜀锦。

据史料记载,清末成都有机房2000多处,织机数万架,机工4万多人,是蜀锦的重要产地。

中国五千年悠悠历史长河孕育了四大名锦;蜀锦、云锦、宋锦、壮锦。蜀锦是其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的织锦,以其纹样细腻、精致、色彩变化丰富著称,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绝”,因而成为我国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一丝一线,织就涅传奇

时光飞逝。千年的蜀锦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也曾经遭遇尴尬,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蜀锦一度濒临灭绝。

2D01年,身为成都市丝绸总公司负责人(现任“蜀江锦院”董事长)的王贵林代表成都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中国首届织锦专业研讨会。外地代表谈起蜀锦的惨淡经营,感慨良多,而四川的蜀锦也被业内人士冷眼相看。

拯救蜀锦刻不容缓。200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果断决策,决定“保护、拯救、发展蜀锦”。随后由成都市丝绸总公司对成立60余年的成都蜀锦厂进行了承债式兼并。在实施兼并重组后,2002年“蜀江锦院”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人使用蜀锦已经有了两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历史的积淀已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蜀锦文化。只有让蜀锦文化传播了,才能让更多人知道蜀锦。

转向市场求突破,让传统蜀锦“复活”。

“蜀锦能够细致体现出使用者的品位和优雅气质,而且使用者也会很好地珍藏蜀锦。因此蜀锦的行业本质就是实用的功能与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和情感满足。”总经理钟秉章以行业本质为切入点,制定了经营蜀锦品牌、传播蜀锦文化的全新发展战略。“蜀锦既是一种实用品,又是一种文化产品,把它作为蜀锦文化的载体,在设计思想、表现主题上始终贯穿蜀锦历朝历代各种标志性的图案纹饰,并结合现代流行元素进行创新,适应时代需求。”

万事开头难,资金、土地这些常规企业最怕的问题,没有吓倒她,但“人才”问题却让她犯了难。

虽然蜀锦的相关织造技术被保留了下来,但当时能够进行纯手工蜀锦织造的只有6位老艺人。为了培养人才,“蜀江锦院”一面对全国仅存的3台清代花楼木质机进行复制,一面又开始培养能传承蜀锦织造的学徒。

培训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因为蜀锦工艺的繁复和精确,8个学徒工整整学了3年。花楼上的挽花工拉动欠线如同按动电脑键盘;花楼下的梭工脚踏竹板甩梭,则相当于电脑屏幕显示。所有的程序都不能少掉“挑花结本”这项类似电脑软件编写的复杂过程,只有耗时一两月手工编织出一套能上机织造的花纹图案,才是蜀锦织造的开始。不要小看蜀锦中每个师傅任何一个普通的动作,仅仅是能把一个两斤重的梭子在经纬细腻的丝线里流畅地甩出,就需要练习足足两年。

手工织造的蜀锦具有特殊的浮雕镶嵌式的立体效果,其小梭挖花、自由配色是唯一流传至今、尚不可被现代机器取代的传统织造技艺。“比如古代皇帝的龙袍,它绝不会像现代西服一样前襟、后襟、袖子、领子般地分片裁剪,它必须是一块完整的锦缎。在这些华贵富丽的花纹里,在同一纬度里,龙眼是一种颜色,龙须又是另一种颜色,这只有手工织锦才能真正做到。我们就是要通过恢复古蜀锦技艺使蜀锦品牌重生。”钟秉章解释说。

随即,钟秉章与上海纺织大学考古系屠恒贤教授联系,探讨用课题合作的方式复原古老的汉锦织机,在汉锦机上织造如在新疆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那样绚烂夺目的汉锦。

几年来,“蜀江锦院”已研制织造出近30支汉唐时期的“蜀江锦”,使几乎绝迹的“汉式锦”重现锦城,并开发出集艺术、工艺、观赏、实用等特性于一体的各种新型蜀锦产品。蜀锦在蜀江锦院“复活”了。

2008年,锦院销售收入近千万元。

“文化这条路,走对了”

对传统蜀锦文化进行整理与发掘,致力于丝绸织锦的研究,古蜀锦纹样的复制,传统技艺的传承,现代蜀锦装饰和实用功能的探究,均取得阶段性的成果。2006年“蜀江锦院”申报的“蜀锦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6月被文化部授牌。与此同时,2008年“蜀江锦院”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等浙江几家知名企业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蜀江锦院”重振了蜀锦的声誉,传递了一个古老品牌的全新价值。一丝一线皆经纬,蜀锦正缔造着一个锦缎的传奇!

如今一个关于蜀锦的更大的梦想正在被蜀锦人变为现实。由“蜀江锦院”投资3000万元的蜀锦织绣博物馆正在成都市修建。“我们要从栽桑养蚕开始展示,各种织法和工艺,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的特色蜀锦和历代具有标志性蜀锦纹样的部分实物,都将――向观众和游客们展示。”钟秉章说。

为着这个目标,钟秉章去民间收集了许多蜀锦和蜀绣。一幅由已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永兴绣制的“福禄寿”就使用了一些现在几乎失传的蜀绣针法。这件作品现陈列于“蜀江锦院”二楼展示厅,有人曾出价96万元想要收购,被钟秉章拒绝了。“这幅作品我要放在新建的蜀锦织绣博物馆里,让更多的人知道并欣赏它。”

新建的博物馆将用近3000平方米展示蜀锦、蜀绣文化历史和文物史料,分别展示各个时期蜀锦实物及复制品约500件,各类绣品、文物约600多件,并配有“南丝绸之路”(由成都出发,经云南、印度到波斯,是中国最早的贸易通道之一)各种详实的文史资料和图片。同时,博物馆设有蜀锦大型织造场馆,数台清代大花楼木质机全手工现场织造蜀锦,由原蜀锦厂8位80多岁老艺人(其中两位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另有两位正在申报中)带徒织造。通过历代蜀锦史料和各种形式的展示,再现蜀锦文化曾经的辉煌。让人们走进成都历史,了解“锦城”、“锦官城”的由来。

据悉,博物馆将在今年6月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开馆亮相。

如今,蜀锦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钟秉章兴奋地与大家分享着这份快乐:“文化这条路,走对了!”

“今后我们还要创新机制,复制历代蜀锦的织造机具和织造工艺,实现蜀锦的工艺研究、创作和生产经营的合理利用。同时挖掘蜀锦的内涵和特色,向产业深度和规模经营方向发展,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创造几个蜀锦知名品牌,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在未来的岁月里,蜀江锦院,将以一个完善的体系展示千年“锦城”、“锦官城”的魅力:将以一个品牌的名义,成就新时期蜀锦行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