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粹京剧成功申遗之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粹京剧成功申遗之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时间11月16日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传来好消息:经过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由北京市文化局代表全国京剧传承机构和流布地区申报的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悉,今年共有29国47个“非遗”项目申报。除京剧外,中医针灸也申遗成功。中国京剧继中国昆曲、古琴等项目之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在“非遗名录”之下,使国粹再次引起全社会热议并受到广泛关注。

抓住契机 生长靠自己

“获悉京剧申遗成功后,全院上下欢心鼓舞。这个成功不仅文化界应该高兴,全社会都应该给予关注。”记者拨通中国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的电话时,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此时京剧人的兴奋与激动。

“京剧申遗的成功意义毋庸置疑,这门艺术必将引起全世界、全社会的关注。在此之前京剧虽然是国粹,但它的价值并没有被完全认识。”尹晓东副院长告诉记者,京剧申遗的成功将会引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想必在投入方式、生存机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都会加大。

“在娱乐当道、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京剧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人才的培养初见成效,但剧目创作、音乐唱腔创作以及导演人才依旧匮乏,京剧的发展面临不均衡的现状。”尹晓东表示,中国京剧院对于京剧的长期发展有自己一贯制的方法,这包括人才培养、剧目开发以及市场开拓,京剧申遗的成功不会打乱剧院一贯制的发展方向,但剧院会把握契机、加大发展力度,“相信申遗成功对京剧演出市场的改善是直观的”。

与此同时,尹晓东强调绝不能因为申遗成功就认为前途无忧,“纵然有了肥沃的土壤,但生长还是要靠自己”!

申遗过程全揭秘

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表示:“京剧吸纳了中国地方戏剧的很多元素,表现力、感染力强,演唱技巧高超。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这个项目是我们多年来的心愿。各国文化背景差异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方面一个需要克服的难点,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理解和认识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申报过程中找到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做好说明解释工作,让国际社会真正理解这些项目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非遗名录”收录的是那些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目前已收录了77个国家的166项遗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虽然是我国的国粹,但让国外评审搞明白它与昆曲、河北梆子及很多戏曲形式的差异在哪里,是此次申报的重点。据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千容处长介绍,京剧申报的工作已经持续了1年多,最开始请了一些京剧专家来完成申报书,后来发现申报书虽然将京剧介绍写得非常精彩但其中“过度技术性描述”并不符合申报书的标准。经过几番修改,京剧申报书在“京剧成为遗产的确认和定义”、“京剧的保护措施”、“京剧将如何发展”等问题上做了重点阐述,终于让这份最终的“京剧申报书”成为既让京剧内行认可又让京剧外行一目了然的完整材料。

京剧申遗强调传承

在很多人心目中,京剧的发展现状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起昆曲全国从业人员不足800人的现状好很多,似乎离“遗产”还远得很。有些网站还发起了“你同意京剧是非遗的说法吗?”的调查,认为京剧申遗没有必要。

千容处长解释说,“京剧申报非遗的依据主要在于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已经超越了百年、强调的是‘传承’。申报京剧不是因为它日渐衰微而是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发展和保护,2001年昆曲成功申遗到现在的发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成功之后路向何方

京剧“申遗”成功之后如何发展?据了解,北京市文化局将于今年11月到2011年2月组织举办《国粹生香》――京剧票友段位评授季、“椿树杯”历届获奖者展演、《梅兰芳华》京剧驻场演出和梅派新人选拔、京剧传承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借“申遗”成功的东风推动京剧的进一步发展。

2010年到2014年,文化部等相关部门将逐步完善京剧传承机制、提高代表性传承人待遇,每位国家级传承人每年获得2万元人民币的传承活动补贴;而京剧艺术的资料整理工作也已全面开展,各地保存的京剧文献、文物,如总纲、总讲、身段谱、工尺谱、串头、单头等将陆续归纳分类、影印出版;京剧唱片、音像资料等则将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京剧艺术数据库;中国艺术研究院也将整合中国戏曲学术力量全面启动“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工程,编纂《京剧大典》《京剧百科全书》。此外,2011年至2013年,北京市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将完成中国京剧艺术博物馆的建设工作,预计投入费用3000万元人民币。本报记者 孟绮

【链接】

2001年5月8日,昆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9年多过去了,申遗后的昆曲究竟得到了怎样的保护和发展?对此,记者采访了原北方昆曲剧院院长、现任北京京剧院副院长的刘宇辰。刘院长告诉记者,最明显直观的变化是关注昆曲的人多了,“来自政府、社会、媒体的关注度明显加大,北方昆曲剧院的主管单位北京市文化局每年都额外给予100万的扶持资金。文化部与财政部也开展抢救保护扶持工程,以每年1000万扶持全国的昆曲院团。随着大家对昆曲的认知提升,昆曲的演出也就越来越多、从业者的收入也随之改善。近年来,青春版《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等剧目的热演,就说明大家对昆曲的喜爱”。刘院长同时强调,普及是申遗剧种的首要任务。普及初期也许不能立刻显现成效,但普及为剧种的长久发展所带来的推动力是不容小觑的。在这一点上,京剧被写入课本对其传承与发展是一大优势。

申遗仅仅只是开始

在“内罗毕会议”上京剧加入了“非遗”的队伍,和之前的昆曲、古琴、粤剧、十二木卡姆终于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出了一口“恶气”。

现在分析申遗成功意味着什么恐怕还为时尚早,惟一可以说的便是:这意味着中国向国际有了一份承诺、对这门古老的艺术多了一份责任。至于最后京剧能否壮大,能否复兴,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希望这份“国际合同”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上。

在申遗成为一种热潮之时,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直接和GDP划上了等号。是崇洋的心态作祟,被国际上承认了才当成了宝。京剧是文化项目不是为了拉动GDP。入选“非遗”的最大意义不是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而是修复文化生态。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如何更科学、更好地去保护“非遗”,而不是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去打造。不要因为拿非物质文化遗产赚钱而最终毁了这些珍贵的遗产。如果还是参照一些项目的病态发展之路,非遗的名号也只不过是个彩头罢了。

京剧入选非遗对传承有很大帮助,但京剧演员被边缘化已经不容回避,各种断档让剧目生态被严重破坏。京剧比之前入选“非遗”的昆曲不同,更具草根文化的特质。这与社会文化的变化特别是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异有关。民族文化生态的状况不是太好,特别是在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初进入了非常艰难的状态,京剧从业者跳槽、出国、改行的现象很多、京剧演员早就被市场边缘化了。不仅演员断档,就连剧目、观众都面临这一问题。喜欢京剧的观众以老年人居多,观众少更是一个棘手问题。培养年轻观众还需要很多工作,包括教育和社会的扶持。京剧入选“非遗”不可能一步登天地改变现状,如果从业者能够静下心来、不再浮躁功利,京剧的传承之路还是光明的。

老戏园子的逐渐湮灭,恐怕有两大主因:一是在历次的改造或转型中,丧失了原来戏楼的职能,变为硬件不突出、业务类型不鲜明的“三合一剧院”(意思是放电影、舞台表演、唱戏);更为重要的是,戏曲市场的极度萎缩也使戏园子的经营管理人才极度缺乏,就像一个整体布尘的老纺机缺少了持续转动的源头动力。硬件建设必须上去。如果京剧能像相声一样回到戏园子、回到那个本应属于他的舞台上,也许事情会有所转机。

在很多人心目中,京剧的发展现状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起昆曲全国从业人员不足800人的现状是好很多的,但它的现状也绝不容乐观:市场化差、和生活脱离太多、连本的折子戏流程太长、老观众逐渐逝去观众进入青黄不接……希望在申遗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更好的规划,使得这门艺术重新站起来。

本报记者 胡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