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寂寞”主题的两种阐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寂寞”主题的两种阐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作家里尔克、多伊布勒和埃伦施太因以表现“寂寞”为主题的四首诗歌,比较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这两种文学流派在表述和阐释“寂寞”这一主题时,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何侧重与不同。

关键词:寂寞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寂寞

里尔克

寂寞就像一阵雨。

迎着黄昏,从大海升起;

从遥远偏僻的平原,

飘向长久栖居的天际。

从天际才降落到城市。

如雨般在晦明时刻落下,

当所有小巷迎向清晨,

当身躯一无所获,

失望哀伤,彼此分离;

当人们彼此憎恶,

还要共卧一床:

随即寂寞就如江河般流淌……

《寂寞》(“Einsamkeit”)是奥地利著名诗人赖纳・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图像集》(“Das Buch der Bilder”)里的作品。全诗分为三节,每节诗行的数目不等,第一节为五行,第二节由六行组成,最后一节只有一行,所压的韵式是:aaabb cdcdde e。

在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就直接点明“寂寞就像一场雨”,把抽象的主观感受具体化为可以感知的一般事物。雨首先“迎着黄昏,从大海升起”,然后“从遥远偏僻的平原,飘向长久栖居的天际”,最后再“从天际降落到城市”。整节写得都是外在的物。

在诗的第二节里,诗人先承接上一诗节,“寂寞就像一场雨”,寂寞“如雨般在晦明时刻落下”,然后抒发寂寞带给人的主观感受,“当身躯一无所获,失望哀伤,彼此分离”,企图在对方身上寻求慰藉的人们并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因为失望难过,只能彼此分离。“当人们彼此憎恶,还要共卧一床”,在相互憎恨对方的时候,不能回避,反而还必须勉强睡在一起,那种同床异梦个中难受的滋味,比起上一句“失望哀伤,彼此分离”,可能更甚。

最后一个诗节只有一句:“随即寂寞就如江河般流淌……”。这句诗与诗首“寂寞就像一场雨”呼应,再次用具体化的形象来描绘抽象的情感,点出全诗主旨。寂寞不仅无时无处不在,从大海,平原,天际到城市,从黑夜到天明,寂寞还不断蔓延,从外部侵入人的内心,使人无处可避,就如同江河般流淌泛滥,没有止息。

里尔克是后期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堪称是风格卓越、技艺娴熟、情感优美的现代诗歌大师。他的早期创作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内容上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音韵上富于节奏与音乐性。后来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了很多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代表作有《图像集》、《新诗集》和《新诗续集》。这首《寂寞》就属于这种风格类型的作品。他的不少诗歌都与宗教有关,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里尔克有一颗很善感的心灵,笔触非常细腻,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歌很多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由于受罗丹的影响,他的诗歌展示出音乐美和雕塑美,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里尔克最本原、最重要的体验是在喧嚣尘世间的孤独感。”①1902年8月28日到1903年6月底,里尔克初次旅居巴黎。《寂寞》一诗写于1902年9月21日,带有很明显的象征主义风格。当时年轻的里尔克怀着满腔激情来到巴黎,但现实与他的想象相去甚远,他为此深感痛苦,在他看来,“巴黎是恐惧之城,贫穷之城,死亡之城”。里尔克来到巴黎后的头几封书信也处处流露出一种忧郁感,这几乎抵消了和罗丹交往带来的幸福感:“这座城市很大,大得几乎近于苦海”,他在1902年9月11日致克拉拉的信中感叹。“巴黎?在巴黎真难。像一条苦役船。我无法形容这里的一切是多么令人不快,我难以描绘自己是如何带着本能的反感在这里度日!”他在六天后写给海因里希・福格勒的信中如此说。②

“《图像集》是一般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第一部诗集,1902年初版,1906年增订后再版。这些诗试图利用‘图像’把全诗从结构上固定下来,代表了从模糊的伤感到精确的造型的一个过渡。”③在《寂寞》一诗中,诗人用具体的形象“雨”来表现抽象的观念“寂寞”,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用寻常可触的事物来表达内心难以言传的感受,着眼点不是描写客观的真实,而是追求主观的感觉。诗歌用联想、暗示、烘托等手法来表现了“寂寞”的主题,从感觉出发联想到具体可感的事物,再由客观事物触发,表述主观感受。诗人的联想不是以事物之间相似属性为基础,而是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凭个人的直觉或幻想去联想。同时诗歌追求音韵上的和谐,重视音乐美和雕塑美,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线条和固定轮廓,追求一种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的境界。

《秋日》(“Herbsttag”)是里尔克《图像集》里的另一首作品,写于与《寂寞》同一时期,描述了作者在巴黎最初时日的精神状态,尽管诗中通篇始终没有出现寂寞二字,但读完全诗后,孤独寂寞的感觉跃然纸上。

秋日

里尔克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何其盛大。

把你的阴影投向日晷吧,

让风拂过田野。

命令最后的果实充盈饱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时光

催促果实更臻完美,

让最后的甘甜注入浓郁的酒浆。

无宅之人,不再建房。

孤独之人,继续这样,

将醒着,将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路上来回

不安徘徊,落叶飞舞。

《秋日》是里尔克一首备受推崇的短诗,冯至、绿原、飞白和北岛都曾先后翻译过此诗。北岛称,“正是这首诗,让我犹豫再三,还是把里尔克放进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的行列。”④

《秋日》是一首堪称完美的诗作,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全诗由三个诗节组成,每节递增一句,主题层层展开,这样的阶梯式结构把全诗逐步推向高潮。所压的韵式是aba cddc effef,有很强的韵律感。

诗歌的第一句,“主啊,是时候了”,把谈话的对象锁定为上帝,语气短促直白,带有某种提醒规劝的意味。尽管夏天曾盛极一时,秋天终究还是到来了,这里接连用了两个命令句式,是时候“把你的阴影投向日晷”,“让风拂过田野”。第二节延续了上一节的命令句式,接连用了四个强制性的动词,“命令”,“给”,“催促”,“注入”,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酿制葡萄酒的前期过程。丰收的果实充盈饱满,只要再有两天的好天气,果实将彻底成熟,适合酿成最醇美的葡萄酒。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点出“寂寞”的主旨。没有房屋的人,不再建造房子,孤独的人,始终无法排遣内心的寂寞。这两句诗歌点明了诗人在巴黎最初日子内心的痛苦与寂寞,他一生在各地漂泊,背负着寻找故乡的宿命,这两句诗可以说是他当时内心感受的写照,但又带有一点普遍的哲理性。“将醒着,将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路上来回不安徘徊,落叶飞舞。”最后三句从主观感受转向客观描述,接连写了四个动作,“醒来”,“读书”,“写信”,“徘徊”。全诗最后以“落叶飞舞”这一象征性的漂泊意象作结,更加深化了作品孤独寂寞的意味。《秋日》从上帝写到自然,再触及人的内心感受,全诗意象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

分析上面两首诗歌可以看出,“象征”是象征主义诗歌中的一种观念和创作方法。“象征主义的诗歌赋予观念以感情的外衣”,“一切具体的现象,仅仅作为感情的外衣,用来代表与观念的联系”。⑤后期象征主义发展了这种观点,提出“思想知觉化”的主张,即用“知觉来表现思想”,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思想找到它的“客观联系物”,使情绪找到它的“对应物”。⑥象征主义既反对自然主义的描摹,又否定浪漫主义的直书胸臆,力主探求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意义,主张用象征性物象暗示主题和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以联想、暗示、比喻等手法表现人的思想情绪及其发展变化,表达若明若暗、不可捉摸的情感体验。象征主义诗歌中“象征”和“思想知觉化”手法的运用,把抽象观念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能够增强作品的可感性,在艺术创作上是有益的尝试,具有重要意义。

里尔克生活在欧洲风云变幻、新旧交替、社会激烈动荡的年代,他与现代的机械文明格格不入,吟咏“寂寞”是他的本色。他善于描绘人在沉重现实面前内心惶惑不安,痛苦焦灼的复杂心态。他的诗歌偏重于哲学的思考,蕴涵深邃的哲理,表现出探索自然、社会、人生以及神的奥秘的倾向,善于使感性存在与抽象存在统一于鲜明的形象之中。他在艺术方面有不少创新,既有优美动人的抒情性,又有耐人寻味的象征性,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德语乃至世界文坛中里程碑式的人物。

与象征主义不同,表现主义是德国土生土长的产物,在二十世纪初首先发轫于德国,二、三十年代盛行于欧美,影响波及文学领域,成为西方现代派中主要的文学流派之一。上世纪初,欧洲各国已先后进入垄断帝国主义阶段,内部矛盾日益尖锐,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在欧洲上空,战争一触即发。社会危机和人的异化使人们的反抗情绪滋长,传统的价值标准以及现实世界的客观性遭到人们的普遍怀疑甚至否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反对传统、舍弃现象、追求本质、反对反映客观、强调表现主观精神等表现主义的艺术主张应运而生,“压抑,不安,孤独,恐惧,寂寞”成了表现主义书写的主题。

寂寞的

多伊布勒

我呼喊!所有的声音都没有回响。

这是一片年老,无声的树林。

我呼吸,但万籁俱寂。

我生存,因为我还能倾听和激愤。

这不是树林么?还是梦幻的微光?

这是无声缓慢潜行的秋天么?

这是树林!一片充满自然力的树林。

然后是火,我看着它一直攀爬临近。

我能够回忆,回忆,但只是回忆。

我的树林已死。我悄声地对陌生的椴树耳语,

一股清泉在我心底喷涌。

此刻我盯视梦幻,那呆滞的树林幽魂。

我的沉默,啊,并不是无限的。

没有一片树林能让我找到回声的沉默。

《寂寞的》(“Einsam”)是德国表现主义诗人特奥多尔・多伊布勒(Theodor Daubler,1876―1934)的作品。全诗由四个诗节组成,前两个诗节各有四行,后两个诗节各有三行,所压的韵式是:abba abba cdc efd。

这是一首带有典型表现主义风格的诗歌,全诗没有客观事物的细致描绘,没有真挚动人的感性抒情,有的只是主观感觉的直接表达。在诗歌中,抒情主体,第一人称的“我”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梦中有一片“我”也不能确知是否真实存在的“年老、无声的树林”。我在树林里大声呼喊,但是没有回音。除了自己的呼吸声,四周万籁俱寂,悄无声息。因为还能“倾听和激愤”,所以“我”才能感知自身的存在。“我”分辨不清眼前的是真实还是幻觉,是果真有一片树林,还是只是“梦幻的微光”,抑或是“无声缓慢潜行的秋天”。在“我”的回忆中,那是一片树林,“一片充满自然力的树林”,但大火逼近,吞噬了树林,一切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但“我”并非就此绝望,我“对陌生的椴树耳语”,“一股清泉在我心底喷涌”。此刻的“我”仿佛意识到这是一个梦幻,我凝视着“梦幻,那呆滞的树林幽魂”。我的沉默并非无限,只是“没有一片树林能让我找到回声的沉默”。

表现主义提出艺术要表现“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表现“主观的真实”,是对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文艺观念的反拨。“自然主义追求事物外在的真实,却忽略了事物本质的真实。印象主义认为,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在‘记录’观察客观对象时所直接感受到的感性印象,将这种瞬间的感觉经验转化为情感状态,而反对对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这些艺术主张将人淹没在客观事物与环境当中,忽略了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使人处于现实的黑暗之中,内心抑郁而又无处发泄。”⑦表现主义者认为“自我是宇宙的中心和真实的源泉,因此艺术应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要表现本质的东西和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而‘世界存在着,仅仅复制世界是毫无意义的’。表现主义极力强调内部视野,极力主张表现主观感受和心灵激情,认为‘美是从内心需要中产生出来的,美是那种内心的美’。”⑧

表现主义者否认现实世界的客观性,认为只有主观世界才是真实的,艺术的本质在于凭个人的灵魂主观地表现个人的品质和特征,展示永恒的真理。他们强调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常常采用内心独白、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表现主义的作品里,压抑、不安和恐惧常常以变异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在《寂寞的》一诗中,“我”一人独喊于树林,没有回音。开头的这句诗很容易让人想起鲁迅《〈呐喊〉自序》里相似的感受:“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寂寞的》一诗中“我”所感受到的也是这种“寂寞”,诗人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的内心独白在第二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不是树林么?还是梦幻的微光?这是无声缓慢潜行的秋天么?”三个连续的设问在后两句诗中得到了自我应答,“这是树林!一片充满自然力的树林。然后是火,我看着它一直攀爬临近。”

“象征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与变革不可避免,主张诗人将笔触伸向内心世界中深藏的东西,借助心灵、个性的自我描写或解释,维持精神的稳定”,“诗人的任务是通过暗示、象征的方式表现阴暗抑郁的内心世界”。⑨受象征主义的影响,表现主义也强调表现主观精神和人的内心,并大量采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寂寞的》一诗中,“树林”一词在诗歌中一再出现,是有喻义的象征,是“我”所一直珍视但最终失去的情感上的寄托,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了解和个人情感的体验,对“树林”的内涵进行推测,作出不同的解释。同样,“回声”,“沉默”在诗中也是有特定象征意义的。

绝望

埃伦施太因

一周复一周,我不发一言;

我活得寂寞,了无生气。

没有星星在天空唧喳鸣唱。

我情愿死去。

困境使我的眼睛忧郁,

我钻进角落躲藏,

想变得像蜘蛛那样小,

但无人把我压扁。

我没有对人做过坏事,

还帮助过好人。

幸运,我不该拥有你。

人们不愿把我活生生地埋葬。

《绝望》(“Verzweiflung”)是表现主义诗人阿尔贝特・埃伦施太因(Albert Ehrenstein,1886-1950)的作品。与《寂寞的》一样,这首诗采用的也是第一人称的抒情主体,抒发了作者内心直接的感受。“我”自问是个好人,没做过坏事,还帮助他人。但“我”生活得相当压抑和寂寞,生活就如死水一潭,了无生气。“我”企图躲进角落逃避,但却无能为力。《绝望》里没有具体、特殊的表述对象,全诗重在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感受,以主观感受的真实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

通过对上两首诗歌的分析可以看出,表现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反对模仿现实,提倡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表现主义者认为,重复客观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文学的任务在于深入挖掘人的内在灵魂,着重描写人的主观感受,宣称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

“寂寞”是现代主义经常涉及的主题,通过对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相关主题诗歌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主题,由于表现手法运用的差异,会得到不同的阐释和演绎。

与自然主义对客观世界的机械描摹和印象主义“由外而内”的艺术主张不同,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更强调抒发主观的感受和内在的冲动,都喜欢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但两者又存在差异:象征主义主张“思想知觉化”,把抽象的感觉化为可感知的具体事物,用象征性物象表现主题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联想、暗示、比喻等手法表达内心的感受。而表现主义强调主观精神的直接表现,强调描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常常采用内心独白、暗示等艺术手法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另外,象征主义诗歌追求在音韵上的和谐,表现丰富优美的意象,重视音乐美和雕塑美,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表现主义在形式上打破常规,更偏重内心感受的直接表达和抒发,给人以心灵的冲击。

无论是象征主义,还是表现主义,都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文学流派,都对当时和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它们在文学上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予以足够的认识和肯定。这种在内容、风格上求新求变的大胆尝试,无论对文坛的革新,还是艺术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译者序.汉斯・埃贡・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里尔克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②Holthusen,Hans Egon:Rainer Maria Rilke:Rowohlt Taschenbuch Verlag GmbH,Hamburg,1958,S.74f.

③里尔克著.绿原译.里尔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④收获,2004年第三期.

⑤徐曙玉,边国恩等编.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⑥同上.

⑦王忠祥,聂珍钊主编.外国文学史(第四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79页.

⑧同上,第81页.

⑨同上,第79页.

参考文献:

[1]Engel,Manfred/Füllborn,Ulrich/Nalewski,Horst/Stahl,August(Hrsg.):Rainer Maria Rilke Gedichte III,aus“Rainer Maria Rilke Gesammelte Werke in fünf B?nden”,dritter Band:Insel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und Leipzig,2003.

[2]Holthusen,Hans Egon:Rainer Maria Rilke:Rowohlt Taschenbuch Verlag GmbH,Hamburg,1958.

[3]Pinthus,Kurt: Menschheitsd?mmerung,Ein Dokument des Expressionismus:Ernst Rowohlt Verlag,Berlin,1920.

[4][联邦德国]汉斯・埃贡・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里尔克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5][奥地利]里尔克著.绿原译.里尔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6]王忠祥,聂珍钊主编.外国文学史(第四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徐曙玉,边国恩等编.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8]收获(200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