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民族音乐的生存危机与传承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民族音乐在当今信息繁荣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少人问津的古董,如今它正面临着重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本文以“女子十二乐坊”为例,研究其民族音乐如何与现代创作手法和演奏技法相结合,以及“女子十二乐坊”成功的市场化发展带给民族音乐未来发展方向的若干启示。
一、民族音乐的生存危机
1.生存环境的变化。民族音乐的危机正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导致的文化发展(变异)现象。从民俗学角度看,民俗的产生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和适应环境的需要。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大多寄载在一定具体的民俗活动之中。既有民俗适应又满足了历史性的生存需要和环境需要。然而,生存空间和环境条件在当下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迫使民俗改变以适应新的需要。
2.审美情趣的改变。文化多元化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高科技与数码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更新日益加快,原处于封闭状态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加上学校音乐教育中不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致使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有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流行音乐和风行的电视娱乐节目所吸引,民族音乐已很难像以往那样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与听众。
3.民族语言的衰退。据人类学家介绍,目前中国120种语言的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随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国语的普及,学校原本采用本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双语教学,现在不少则改为汉语的单语教学,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本民族语言的消退趋势。有些濒危语种大多没有相应的文字,而保存在口头语言中的民间文学与民间音乐,也必将随着语言的消失而消失。
二、由“女子十二乐坊”透视民族音乐的市场化
在海内外被誉为代表中国文化品牌的女子十二乐坊,诞生于2001年6月。女孩子们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艺术学院等著名的高等艺术院校,使用的主要有:古筝、扬琴、琵琶、二胡、萧、葫芦丝、独弦琴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
2001年10月,女子十二乐坊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场专场音乐会——《魅力》音乐会,从此,女子十二乐坊创新的民乐表现形式开始接受市场考验。
几个月后,她们得到了参加当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并没有拓宽女子十二乐坊在中国的市场。在国内发展的两年里,社会各界对十二乐坊褒贬不一,对新型的民乐表演形式持观望态度。
在国内打不开市场,女子十二乐坊创建人王晓京把目标指向了海外。2003年2月,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日本Platia株式会社签订合同,共同运作女子十二乐坊进军日本市场。2003年7月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上市的第一张音乐专辑刚刚面世,便一跃登上日本的销售冠军榜:首日卖出一万张,两个月内突破100万张大关,并接连获得2003年度日本唱片大奖、销量大奖、杰出艺人奖等,成绩超过了当年的邓丽君。据一位日本唱片业资深人士说:“纯器乐作品能在日本有这么好的市场反响,想来已是18年前的事情了,何况‘女子十二乐坊’还是一支外国的音乐组合,实属难得。”
2005年女子十二乐坊进一步攻占海外市场,8月女子十二乐坊在美国推出新专辑《东方动力》,迅速占据多个排行榜。到9月5日为止,这张专辑全美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0万张。她们不仅代表着充满获得的现代中国,更为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现代中国之窗。
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表演和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的完美结合的代表,女子十二乐坊的市场化成功运作给予处于困境中的民族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快速成为民族音乐寻求突变和发展的成功模式为众多表演团体所借鉴。
三、民族音乐的发展思考
现有的民族音乐一般具有三种功能:语言交际功能、娱乐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根据其音乐体裁的异同而各有侧重。第一,这里的娱乐功能主要指广义的范畴,包括有娱人和娱神,在很多宗教祭祀、丧葬仪式中则体现出其侧重于娱神敬祖的功能。但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迅速发展则大大的冲击了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娱乐功能,人们开始有了更加多样性的选择。第二,民族音乐中的语言交际功能更多的体现在是人们沟通交流、联络感情的特殊手段。比如流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歌,就是为青年男女们抒表情意的主要方式,但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沟通联络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交际的场合也逐步扩大,那山歌这种民歌形式就渐渐的失去其原有的交际功能,可能更多的转向娱乐功能,那么渐渐的民族音乐的交际功能也变得弱化。第三,民族音乐的教育功能,比如通过一些民谣、民歌的传唱,让本民族的少年儿童了解该民族的历史传说、风俗习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但现今社会中文化教育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有图文并茂的图书,有形象生动的电视,现代文化教育的渗透,使教育受益者未必全面认同民族音乐,使得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处于尴尬的境地。从民族音乐的三个基本功能的淡化,我们分明感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变异是一种历史境遇的必然,也是民族音乐文化再生的启动机遇。
前面谈到“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案例,就给予民族音乐文化的再生提供了一个好的发展模式。如今民族音乐的传承包括有静态传承和活态传承。静态传承主要指的是博物馆式的传承,主要是一些文字、谱例、乐器等静态资料,那么活态传承则更侧重于与该民族音乐音乐形式、演唱(演奏)方式、表演方式的活态化表演,把民间音乐的演出场地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搬向舞台,搬向课堂,搬向市场。
1.民族音乐与时尚元素的高度融合。当人们对文化和审美需求趋于多元和多样化时,文化和审美的内容就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才可能在市场化的今天进行传播。女子十二乐坊将民族音乐与时尚元素的结合,正是应对了这样的需求。
民族音乐的灵魂不能丢。民族音乐的市场化,除去在运作模式上市场化操作,还需在音乐的传播内容方面进行大胆的变革和创新,但这样的变革和创新必须掌握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个性化的坚持,在节奏和风格上的变化与改进,但有不能丢失灵魂之所在。任何一种音乐的产生都是在其深厚的文化羽翼下得以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对人性情感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亲情的表现、对生命的珍惜,应当成我们民族优美文化的根本,也是我们民族音乐主题的永恒旋律,无论是从尊重艺术的角度还是娱乐大众的角度,这一个根本是不能改变的。
2.传播范围的全球化。一个民族的音乐发展固然要靠民族性支撑,然而在现代条件下,如果没有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依然是难以生存的。对于民族音乐来说,只有确立真正全球化的宏阔视野和思维才能抵御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民族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必须在全球化的视角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绝不是以牺牲本民族文化为代价的,当代艺术的作品,只有具备了本土文化的基本属性,才能以中国特色参与到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在民族音乐的创作中,要根据表现新的时代生活的需要,有选择、有分析的使用某些现代音乐的词汇和创作技法是必要的,不能一味强求创新和探索,而忽视了对民族音乐的开发。民族音乐的走向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需要民族音乐工作者对民族音乐的产生机制和运作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在内容与形式、创新与推广上结合时代要求和社会的客观需求进行取舍与拓展。
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发展时间较短,可有关民族音乐的研究却涉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有人类有民族的地方,就有民族音乐的痕迹,但当今社会和音乐界对于民族音乐的没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不能漠视民族音乐的逐渐消亡,不能让民族音乐最后演变成为课本的文字、陈旧的乐谱甚至历史。我们要切实的研究民族音乐逐渐退出当今舞台的客观原因,为民族音乐创造其生存环境。依托当代音乐创作手法为民族音乐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传统民族音乐与时代相融合,让民族音乐以崭新的形象活跃在当今世界的音乐舞台。
参考文献:
[1]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01.等.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ZX-19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