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东惠来西岭矿区凤地山矿段锡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简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东惠来西岭矿区凤地山矿段锡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简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广东惠来西岭矿区凤地山矿段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床成因简述,提出了构造,围岩蚀变、矿床类型等找矿标志。

[关键词]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西岭矿区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56-1

广东省惠来西岭矿区凤地山矿段,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北东向陂洋——普宁断裂带南东侧。北西向胡杓岭断裂带——硅化绢云母化带上。

1矿区地层

西岭矿区凤地山矿段出露的主要地层有下侏罗系金鸡组和上侏罗系高基坪群。其次为第四系全新统。

(1)下侏罗系金鸡组:根据岩性及其组合特征大体上分a、b两个亚组① a亚组(J1ja)分布于矿段的中部呈北西~南东向延伸,主要岩性为轻度变质粉砂岩,下部夹薄层炭质页岩,上部夹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其上部或者与b亚组呈整合接触,或者与上侏罗系高基坪群火山岩呈不整合接触。② b亚组(J1jb)分布于矿区的东北部,呈北西~南东向延伸,主要为轻度变质粉砂岩与叶岩互层,上部夹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其上与上侏罗系高基坪群火山岩呈不整合接触。(2)上侏罗系高基坪群;根据岩性及其组合特征大体上将分a、b两亚群。① a亚群(J3gja)分布于矿区西南部大片地区,总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延伸,主要岩性为流纹质含砾凝灰熔岩,其下与下侏罗系金鸡组地层不整合接触,接触面常见0.5m左右的褐铁矿。推测是沉积间断的标志。② b亚群(J3gjb)分布于矿区的东北边缘,主要岩性为含砾晶屑凝灰岩,其下与闪长玢岩呈侵入接触。由此初步推测本区上侏罗系高基坪群火山的早期喷发形式是以喷溢为主爆发为次,堆积的方式是以火山涌流堆积为主。晚期的喷发形式是以爆发为主,堆积的方式是火山碎屑流堆积。(3)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猫山坑等冲沟局部地形变缓地段中的沟谷及其两侧,主要为冲洪积的含砾石、转石的砂土,局部为以往矿山采、选过程遗留的废石或泥砂。

2矿区构造

2.1褶皱构造

根据燕山期地壳运动形成的沉积间断,本区褶皱构造可以分为上、下两构造层。①下构造层——下侏罗系金鸡组构造层,下构造层的东段地层产状倾向314~25°,平均约4°。倾角7~27°,平均15°;西段倾向70°~90°,平均79°,倾角18~25°,平均21°。上述统计资料表明下构造层是一平缓开阔的向斜构造,褶皱轴向大体走向北东,向SW扬起,向北东倾伏。②上构造层——上侏罗系高基坪构造层,上构造层是在下构造层沉积、成岩,上升为陆并遭受大陆剥蚀、侵蚀结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火山岩系,其早期喷出的形式以溢流为主、爆发为次;其后期喷发的形式以爆发为主,堆积的方式以火山碎屑流堆积为主。

2.2断裂构造

①控岩断裂:系指控制本区主要侵入岩侵入活动的断层。根据发育的方向,大体上可以分为北北西和北东东两组,推测是属于新华系大义山式和泰山式的一对共轭断裂。②控矿断裂:系指直接控制本区锡矿体的产状、形态和分布的断裂构造。根据已知的锡矿体

发育的方向大体上可以分为下列三组。(1)北西~北北西组:本组断裂控制了本区四条锡矿体,其实质是一组密集的构造裂隙带,推测是新华系构造发育过程中选择性追踪、利用、迁就华夏系已形成的北西向张裂隙,并进一步扩大发育成大义山式的构造。(2)北西西向组:本组断裂控制了两条锡矿体,根据矿体的延伸方向,推测是新华夏系构造发育过程选择性追踪、利用、迁就华夏系北西向张裂隙和近东向扭裂隙发育形成的相当于新华系北西西向张裂带。(3)近南北向断裂。本组断裂控制了部分锡矿体,推测是新华系构造发育过程中选择性追踪、利用、迁就华夏系构造上南北向扭裂,并扩大发育形成的。

除了上述控岩及控矿构造外,没有发现破坏岩体或错断矿体的规模较大的断层构造。

3变质作用

3.1区域动力变质作用

西岭矿区出露的中生代下、上侏罗系地层或火山岩皆遭受了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其中前者中的叶岩已变为板岩或千枚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亦变为变质粉砂岩或变质细砂岩。其中后者,岩石脱玻化、重结晶,火山碎屑物趋定向排列。

3.2热液变质作用——围岩蚀变及矿化

凤地山矿段主要的围岩蚀变及矿化有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其次有叶腊石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

①绢云母化。绢云母化主要发育于上侏罗系高基坪群火山岩之中,其特点是岩石中的长石斑晶或晶屑蚀变为鳞片状的绢云母和微粒石英,与基质中的石英形成镶嵌结构,凡蚀变过的岩石,定向构造不清、结构模糊,只能根据其中的残留石英斑晶或晶屑加以识别,常伴随硅化、黄铁矿化,锡石矿化,是本区寻找锡矿体或锡矿化的最主要找矿标志。②硅化。凤地山矿段硅化蚀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1)与锡矿化有关的硅化,其发育于含锡石英脉的两侧,与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密切共生,是寻找锡矿体或矿化带的重要找矿标志;2)与锡矿化无关的硅化,主要发育于下侏罗系金鸡组地层中的细砂岩夹层,当岩石构造破碎时硅化尤其强烈。③黄铁矿。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和岩矿镜下鉴定,初步认为凤地山矿段黄铁矿化至少有两期。早期者晶体粗大、自形程度高、分布广,但与锡矿化无关。晚期者,晶体细小、自形程度低,多数为半自形~他形晶,常与绢云母化和硅化伴生,是本区锡的找矿标志之一。

4矿床成因

4.1矿床成因

凤地山锡矿石中的大多数矿物或者是从溶液直接晶出的矿物,或者是含氧水溶液,选择代围岩的某些矿物形成的。矿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物按生成先后结果初步表明,凤地山矿段锡矿的成矿作用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锡石主要形成于氧化物阶段,形成温度300C°~500C°,是属于高温热液矿床。

4.2找矿标志

根据前述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控矿规律以及矿床成因方面的研究,可以提出如下的容易被野外地质勘查人员识别的找矿标志:(1)成矿类型:北北西组矿体主要受新华系大义式扭裂带控制,矿体由相对密集的含锡石的石英细薄脉及其旁侧黄铁绢英岩化含砾凝灰熔岩构成。北西西组矿体主要受新华夏系北西西向张性裂隙带控制。矿体由大小不等变化较大的含锡石英脉及其旁侧黄铁绢英岩化含砾凝灰熔岩组成。(2)矿床工业类型:凤地山锡矿主要受构造裂隙带控制,矿体由大小不一的含锡石石英脉及其旁侧蚀变围岩组成,具备了石英脉带型锡矿床的基本特征。其工业类型可以定为石英细脉带型锡矿床,这一类型是锡矿床中重要的工业类型。(3)围岩蚀变标志:本区矿床围岩蚀变以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与锡矿化关系极为密切,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