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灯影下的千年绝唱 寻觅陕西华县皮影戏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灯影下的千年绝唱 寻觅陕西华县皮影戏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有一个因古老的皮影戏而扬名四海的华县,“一口唱尽天下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是华县皮影的真实写照,可谓当地独树一帜的绝活。这门艺术已流传两千年,她起源于西汉,盛行于唐宋,鼎盛于明清。

历史文化旅游对我来说总有一种欲罢不能的诱惑,例如流传千年的华县皮影戏,好像总带着些神秘气息。就那么坐在台下时,仿佛已被召唤进她编织的梦中,静静看着台上一幕幕的悲欢离合。时而是温婉朦胧的女子倩影在广舒长袖诉尽脉脉柔情,时而是励兵秣马的古时军队在兵戈操练吼出阵阵虎啸。时光好像透过薄薄的幕布,让那些正在举手投足的皮影角们带人穿越了千年。

来到此地,领略这在秦川腹地回荡了上千年的绵绵绝响,并道尽了嬉笑怒骂、忠奸贤恶的皮影艺术自然就成了华县旅游的重头戏。

一方帷幕掩绝活

“腾腾杀气威,武艺战高魁。韬略世无比,行兵把将摧。本帅狄青,韩天化与我教场比武,若还不胜回马力成功……”这是华县皮影《刀劈韩天化》中狄青的一段唱白。在台前听得津津有味的我,忍不住想跑到后台去看看这传说中的“签手”绝活。

这一看,感叹果然名不虚传,原来所有的皮影角色都由这位“签手”一人操控。这出《刀劈韩天化》讲的是北宋仁宗年间,北方番将韩天化借进贡之名,实为刺探宋朝实力,狂言挑衅,后与宋朝将领狄青在校场比武时被狄青用拖刀计将之斩首。由剧情可知全剧最精彩的就是打斗戏。只见那台上皮影下马上马时娴熟自如,翻腾倒跃间令人眼花缭乱,震天呼喝中好像活了一般,最后手起刀落、刀起头落更是干净利索。要不是看到台后的情景,谁又能想到这些皮影灵活配合的高难度动作都是出自一人之手表演而来呢?用叹为观止来形容真是毫不为过啊!

而负责“前声”这位要是论“绝”更是不遑多让。很多皮影戏文中听闻花脸戏声稳字重、中气十足、豪迈如雷,开阖间似能震裂金石;生旦戏却启口轻圆、柔情似水、转腔疾徐绵细,仄字收音,尖亮切响,如情丝随微风上下浮舞,典雅飘逸。全品而感之抑扬顿挫,一曲三折,余音绕梁,荡气回肠。每个角色的唱腔可谓各有千秋,但是来到台后观看才知道,原来生旦净丑所有的角色都是由这位“前声”一人演唱的,不但要唱,还得一边唱一边弹奏月琴打大鼓!这可真是够有意思的,我也终于体会到了华县皮影戏称“绝”的奥妙之所在。

绝唱终得不绝响

看着众多的与皮影有关的宣传,真正能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于这项古老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也难怪每年有那么多对皮影痴迷不已的外国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然而在如今的红火下,谁又能想得到皮影艺术当初面临的窘境呢?

历经了千年战火和数次文化运动都倔强生存下来的华县皮影戏,却在前几年遭遇到了后继无人的状态。在前卫的外来文化冲击下,加上之前的皮影艺术缺乏创新,使很多当地的年轻人对这一古老文化提不起太大兴趣,更有甚者不知皮影为何物。另外,华县皮影艺人也呈现出较严重的老龄化趋势。2001年清明节前夕,华县最好的“签手”郝炳黎驾鹤远游,精通皮影戏的老艺人更是寥若晨星。诸多原因使华县的皮影艺术在国内的发展遇到了面临真正变成“千古绝唱”的尴尬境地。

为了能将这古老的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并捧回“中国皮影之乡”的荣誉牌,华县政府授予潘京乐、汪天喜等16位民间艺人“华县皮影传承人”称号,同时华县还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皮影传人。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现在全县皮影雕刻从业人员已达1000多人,各类班社加工点23个,年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皮影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

说不尽的千古闻,唱不完的离合调,三尺生绢的戏台,悲怆古朴的唱腔。皮影艺术就好像一瓮醇香朴实的老酒,恐怕也只有懂她的人,才能品味出她古老难言的故事。历经沧桑的她,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欲迎接众人的欣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这千古绝唱定不会成为绝响,反而会经过岁月的沉淀焕发出更加明丽的华光,因为她的风韵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独有气质。

皮影戏的欣赏

在华县当地,皮影戏又叫“五人忙”,顾名思义每场戏由五个人组成。其中分工如下:

“前声”――这是五人演奏中最重要的工作,生旦净丑都由这一人演唱。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

“签手”――负责操纵所有的皮影表演;

“坐槽”――也叫打后台,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

“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

“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所以虽然是五个人的班子,但是隔着幕布听上去就像是整个乐队的效果。

老腔是皮影戏最早的唱腔,因为她在华阴、华县一带形成时间较早,与随后形成的碗碗腔(时腔)相比,显得古朴粗犷,故称老腔。至于现在华县皮影戏的唱腔――碗碗腔,是陕西人民最喜爱最流行的皮影戏主要剧种之一,为陕西东路皮影的正宗。

既然来到这,不妨听上一曲,感受下皮影戏绵延千年的艺术魅力。

皮影的制作

华县皮影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精细,最优等的华县皮影为全手工打造,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泡、刮、磨、刻、染、熨、缀等二十余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制作工艺之精湛令人拍案叫绝。但是总的来说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步骤:

镂刻雕镂时扎皮子上的刀子不动,手指推动皮子来刻镂,即“推皮刀法”。雕刻完的大部分角色以侧面单目为主。“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丑形”, 影人的造型精巧玲珑,体型夸张大胆,镂刻工艺精美无匹。

染色采用传统绘画工笔重彩方法,以镂线分色,用固有色平涂分填,多次烘染,用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镂线计白,自然调和,绚丽谐调,简洁明快,精致高雅。每件影人都具有至高无上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堪称艺术珍品。

连缀成型用来连缀的绳,过去是牛皮制的,现在一般是棉绦线。华县皮影影人一般由12~13个部件组成:1个头茬、1个身子(实指上腹)、1个下腹、2条大腿、2条小腿,2支上臂,2支下臂,2只手。

皮影选购

价位

华县皮影工艺品价位从十几元到几千元不等。若是只想留作纪念,可以购买价位稍低一些的皮影;如果有意收藏皮影工艺品的朋友,大概花费几百到1000元左右就能买到做工非常精美的皮影;若决定投资皮影工艺品的朋友,建议您购买成套或是成系列、有故事情节的皮影,会很有投资收藏价值。

如何鉴定皮影的优劣:

颜色:手工制作的皮影质地柔软、透亮,皮子较薄、较白,机器刻出的皮影则颜色发黄发硬。

年代久的皮影颜色较为发乌,并且有使用过的痕迹,这种老皮影相对来说更有投资收藏价值。

材质:最好选择牛皮材质的皮影。牛皮的韧性比其他材料大,在雕刻制作上有优势,在艺术表现上可以做到更精致、更细腻,而且牛皮较厚,不容易打卷或翘起。

花纹:机器制皮影不易雕刻出难度较高的“万字”“雪花”等造型。

气味:运用激光制作的皮影,会留下一股气味。

看价位:一般来说机器制作的皮影价位较低。

>>华州国际皮影生态园

是国内最大最全的皮影博物馆,馆藏大量珍贵的华县明清时期的古旧皮影和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皮影,是文化旅游的好去处。

景区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华州国际皮影文化生态园

景区游览线路:卧龙石华州国际皮影艺术博物馆民俗园参观皮影雕刻、染色工艺黑陶苑观看黑陶拉坯、压光、影雕等工艺黑陶和皮影展厅黑陶皮影互动

门票价格:成人票60元(团购可优惠)

【行程规划】

在华县观赏皮影戏及相关艺术作品大概用2天即可。与老艺人进行下交流可以使您对于这门古老的艺术有更加直观的感怀。除了参观皮影艺术博物馆、观看皮影戏表演外,最好也去考察下皮影傀儡艺术的制作,这项堪称华县一绝的技艺已令很多中外游客为之倾倒,相信定会使您觉得不虚此行。

时间充足的朋友也可以去西安游玩一番,这座十三朝古都距离华县仅仅两个小时的车程。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秦陵地宫,还有市内的钟鼓楼、回民街、大雁塔等也都是驰名中外的著名景点。

华县皮影戏背景资料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相传起源于汉代。据说西汉文帝刘恒的幼儿由一位宫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闹不止,聪明的宫女便用梧桐树叶剪成人形,借着纱窗的阳光,一面用手舞动梧桐叶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马上转哭为笑。

相传汉武帝非常思念早逝的李夫人,一方士面见汉武帝说能使李夫人还魂来见,武帝允之。到了夜晚,方士设立帷帐,摆上酒肉。当他在帷帐内点燃蜡烛后,帷幕上忽然映出了仿若李夫人的身影,令坐在帷帐外的汉武帝为之神往。这段轶事在《搜神记》、《论衡・自然篇》、《汉书・郊祀志》等典籍中多有记载。后皮影戏兴盛于唐宋,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

皮影于十三世纪左右传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国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堪称“国宝”、“中华一绝”。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甚至因为它古老的渊源,华县皮影也有“中华戏曲之祖”、“世界电影之父”的美称。

如今,这门传承千年的古老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据闻,2004年10月,华县人民政府命名柳枝镇梁堡村为“皮影专业村”;2005年1月,陕西省文化厅命名华县为“陕西省民间艺术・皮影之乡”;同年7月授予“华县皮影・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5月20日,(国发〔2006〕18号文件)公布华县皮影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和演出,华县皮影以高超的演艺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其透出的浓浓东方风韵更是令多国友人叹为观止,神为之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