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互动”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互动”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根据当代教育的要求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提出“问题―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文章从问题的提出、模式的评价标准、一般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问题;标准;程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44-02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课堂的核心、“互动”为课堂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1.问题。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教师以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主线,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提高过程,通过问题或者问题组预设的方式呈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教学被激活和拓展的源泉活水。数学因问题而丰富多彩,因问题而更具价值和意义。有了问题,学生就会思考,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互动”提供了可能。

2.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生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生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以问题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课堂教学流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的关键是通过互动得以实施。

3.“问题―互动”模式与“问题―解决”模式的联系与区别。它们都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更是一种全局性的教学,要把数学应用到非常规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数学的机会。学生通过参与“问题解决”,有助于获得和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问题―解决”模式的着重点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问题―互动”模式以“问题为核心”、“互动为手段”,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组织者,是配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主角。在教学中,不仅仅解决问题,还强调了课堂中通过“互动”体现教学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二、“问题―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要明确。“问题―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层面。这里的“知识目标”就是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目标”就是要强化揭示和培养数学思想的方法;“情感目标”的确定就是要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等。

2.问题情景要合适。“问题―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合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设置和应用问题情景,问题不一定有解,答案不必唯一确定,只要给出一种实际情景和需求,能够解决现实困难就行。条件可以变化,方案可以自己设计,允许与别人讨论。要求并非形式化,并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模仿,但问题一定要有探究性和创造性。

3.互动意识要强烈。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强烈,能主动发现、分析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与同学开展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据理进行验证。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随时洞察课堂中发生的问题,准确判断出原因,并能科学有效地处理问题,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

4.教学方法要合理。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实践中,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出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5.教学策略要灵活。(1)激发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学习活动中,使他们快乐的学习,体验成功所产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并从正、反两方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学会正确地对待人生的挫折。(2)发展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功,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体验人生情感。(3)探究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大胆探究的时间。

三、“问题―互动”模式的课堂教学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从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入手,把我们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巧妙地、有意识地放到符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知识当中,以“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教学导入,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在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中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实现学习活动的目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主要有:(1)教师的语言描述。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图片、照片、实物或模型等引入问题情境;(3)通过学生排练的小品,显现问题情境;(4)利用录象、录音、电脑动画等多媒体创造直观形象的问题情境;(5)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直面问题情境。

2.注重尝试引导,借助活动载体。在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们往往难以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难以判断是否正确运用了旧知识,选择的方法是否有效,问题的答案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进行引导和启发。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引导启发的方式:(1)温习与问题有关的旧知识;(2)通过阅读数学教材,学习掌握新概念。

3.组织互动活动,关注长远发展。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反复多次的“互动”过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来抓,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培养。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设置练习题,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梳理、运用知识及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