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大新闻事件的封面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大新闻事件的封面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融媒时代的脚步声越来越强劲。网络新兴媒体以其新、快、活的特点大行其道,传统电视也将视角、重心放在与观众的互动之上,广播复苏加上以手机终端为介质的各类传播手段的新兴,身处竞争夹缝之中的报纸尤其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都市报生存空间频受挤压。囿于周期、时效、技术手段等原因,都市报在与新兴媒体的抗衡中往往落于下风。对此,有研究者提出,在诸多新兴媒体的压迫下,报纸重生之路在于营造“观点纸”、“深度纸”,意在扬长避短,在新、快等传播特点难以对抗的情形下,从深度、从观点来树立报纸的权威效应与公信力。抓住时机,及时转变,报纸的明天还有值得期待的辉煌。

在向“观点纸”、“深度纸”的转变中,重大新闻题材的都市报封面策略应对应该是报纸转型变化期间很好的考量。

在《大河报》新闻操作与实践中,重大新闻题材的策略应对渐成体系,封面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的规律性也逐渐展现。笔者就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山西王家岭矿难营救、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大河报》封面为例,浅析重大新闻题材封面处理的三个策略。

视觉为王。现代报纸的竞争,不仅是新闻内容与题材深度挖掘的竞争,更有视觉效果版式设计的比拼。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报刊零售市场上,“三步五秒”的视觉吸引如果很难实现,那么封面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失败的。从视觉心理而言,文字的功用显然不如图片直观、有效。所以,封面的一张好图往往是设计成败的关键。然而,在重大新闻事件上,一张图片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不够,而多图分割又会让版面效果大大弱化。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多图拼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期召开。当天晚间,新华社发来了会议的近百幅图片。在众多的图片中,编辑初步选定了一张以电脑显示屏为前景的大会会场照片,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新闻元素可以彰显。但是,仅仅这样一张照片显然不足以造成足够的视觉震撼。编辑从当天新华社发出的海量图片中找到哥本哈根大会《100个地方的变迁》组照中的一张,在美术编辑的精心处理下,大会会场的照片与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弥补了会场照片上方的单调与空白,而且使会场代表的视角与“变迁图片”巧妙关联,形成了强烈的版面视觉冲击。次日刊发后,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2010年4月5日,山西王家岭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经过8天8夜的不懈努力,透水事故井下被困的153人中,有115人成功获救!作为全国瞩目的一场救援行动,大河报早已向现场派出了特别报道小组。前方摄影记者不辞劳苦,想方设法拍到了一大批精彩图片。其中非常吸引人的一张图片是山西政府从各地调集安排了153辆救护车在王家岭矿区排成一个让人惊叹的大圆圈。比照以往常规处理,《大河报》的封面应该是一大三小三张图片。但是这样会使版面的视觉效果大打折扣。经与美术编辑对图片元素充分沟通后,决定借鉴电影海报的处理方式,把若干场景与153辆救护车排队待命的图片拼接组合,接续部分加以羽化,使版面的整体感大大加强。

标题为纲。即使在融媒时代,内容为王的大原则依然不会改变。徒有形式,只会产生一时的视觉,没有内容的支撑,再好的形式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在都市报的封面化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把完美的版式与扎实的内容很好地结合,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求标题的制作更加简练、更加生动、更加抢眼。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之前,大河报已经基于对此重大新闻题材的高度关注,派出记者前往三江源,进行“聚焦哥本哈根 关注地球家园”的大型策划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个“乐章”的最高音符应该就是大会的召开。从当天新华社传回的几万字的稿件中,编辑特别注意到,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群,都在强调这次大会的重要性,“最后的机会”在很多文章中被提及。这样的标题在版面上无疑会强烈地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次日,《大河报》特刊的通版封面在版心正中的位置定下了标题《世博的中国 中国的世博》。因为是通版,拿到读者手中时,只会展现一面,那么封面阅读起来就是“中国世博”,封底阅读起来就是“世博中国”。封面与封底都可以独立支撑,有心的读者拉开通版,有了共鸣,应该能够会心一笑。

细节至上。细节决定成败,对努力向“深度纸”、“观点纸”方向发展的都市报而言,典型细节在封面的体现其实就是“深度”与“观点”的展示。需要说明的是,封面的细节展现绝不是简单的堆砌,这方面的处理,要有对主题的深刻理解,要有对版面视觉的另类升华。

山西王家岭矿难成功救援115人,最引人注目的图片是153辆救护车围成的大圆,这张图片的选取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成功救援的充分准备与极强信心。此外,灯火通明的救援现场,急如星火的救护场面,运送被困矿工的救护车旁鼓掌的人群,都从各个侧面将115人成功获救的细节逐一展现。被困153人,获救115人,还有38人情况不明!当天的《大河报》报眼位置将、“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搜救其余被困人员”的重要指示做了突出导读,从另一方面也传递了尚有38人被困井下的信息。

《大河报》在出版时间有着严格要求的情况下,一直等到次日凌晨1时30分才签版付印,最后,这一细节也在主标题《山西王家岭矿难115人成功获救》之前作副题处理,以此体现这一消息的完整时效。

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大河报》封面“生产”流程中,无论是视觉效果、标题制作还是细节展现,手段多样但目的一致,那就是为报纸的发行提供有力的帮助,因为对都市报的生存发展而言,发行,有效发行才是硬道理。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