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叫煤纹病,是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一般减产15%--20%,病害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以上。

1.1症状识别

玉米大斑病主要在叶部形成青灰色梭形大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1.2病原及发病规律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为大斑病长蠕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第二年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和越冬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适宜条件下很快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使之发病,并在病斑上重新长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通常7-8月份平均气温在18—22℃、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地块适于大斑病的发生流行。玉米早播的地块比晚播的地块发病轻;采用稀植的地块比采用密植的地块发病轻;肥沃田比瘦瘠地的病轻;地势高、通透好的地块比地势低、湿的地块病轻。

1.3防治方法

1.3.1选用抗病品种

适合五大连池市种植的品种有海玉5号、德美亚1号等。

1.3.2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适时早播;不要种植过密;施足基肥,配方施肥,及早追肥,特别要抓好拔节期和抽穗期及时追肥;注意排灌,避免土壤过旱、过湿;清洁田园,减少田间初侵染菌源和实行轮作等。

1.3.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发病率达到5%,进行第一次喷药,每隔十天喷一次,共喷2—3次。可用50%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75%百菌清1000倍液、45%的三唑酮福美双1000倍液喷雾;40%三唑酮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

2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病菌刺激玉米植株形成菌瘿,引起减产。

2.1症状识别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中,植株地上部分的任何幼嫩组织都可受害。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加。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感病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的病瘤。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病瘤,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病瘤。病瘤是被浸染的组织因病菌代谢产物的刺激而肿大形成的菌瘿,菌瘿外包有一层初为白色或为淡紫色后为灰黑色薄膜,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

2.2病原及发病规律

玉米瘤黑粉病是由担子菌亚门的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的,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上、种子表面以及混在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第二年玉米出苗后,在适宜环境下越冬的厚垣孢子产生担孢子和次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到玉米的幼嫩组织上萌发侵入并刺激寄主局部组织肿大形成菌瘿,菌瘿成熟后破裂,厚垣孢子随风传播可进行多次浸染。在高温多湿的环境、重茬地、玉米螟危害严重和机械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2.3防治方法

2.3.1减少菌源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实行轮作、秋翻、施用腐熟粪肥、及时防治玉米螟,以减少初侵染源。

2.3.2早期摘除病瘤,带出田间深埋,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

2.3.3选用抗病品种。

2.3.4.种子处理。可用的药剂很多,如0.1%401抗菌剂、35%菲醌粉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

2.3.5.药剂防治。玉米未出苗前可用50%克菌丹200倍液或15%三唑酮750—1000倍液,每公顷1500kg进行土表喷雾,消灭初侵染源。幼苗期再喷洒1%波尔多液具较好防效。在病瘤未出现前喷15%三唑酮、12.5%烯唑醇、花期喷0.2%的福美双可降低发病率。

3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为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

3.1症状识别

发病在穗部。雄穗受害时花器变形,颖片变长,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灰褐色菌瘿,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雌穗受害时果穗变短,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菌瘿,成熟后苞叶开裂散出黑粉。

3.2病源及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是担子菌亚门的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的。黑粉是病菌的厚垣孢子,散落在土壤中的病菌厚垣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以厚垣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和混入粪肥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第二年玉米发芽时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经性结合后产生侵染丝,侵入玉米并达到生长点,最后到达穗部,破坏穗部,形成大量黑粉。

3.3防治方法

3.3.1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防病效果较好。

3.3.2在病菌孢子没有散发前拔出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掉。

3.3.3粪肥充分腐熟后使用。

3.3.4药剂拌种。用50%的多菌灵或40%的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粉锈宁不要与辛硫磷混用,以免降低出苗率。

(作者单位:164113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农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