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专家谈心脑血管性疾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家谈心脑血管性疾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日前本刊记者就心脑血管性疾病有关的问题,走访了北京市协和医院神经科副主任王建明先生。

记者:心脑血管性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性疾病,占死因的第一位,那么什么是心脑血管性疾病呢?

王大夫:心脑血管性疾病是两大类疾病的总称,它可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在时间长短、程度轻重上不尽相同,因此可表现为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和心源性猝死等多种形式。脑血管病则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俗称为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目前造成人类死残疾的主要疾病。

记者:如何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呢?

王大夫:除常见的头晕、心悸、胸闷、胸痛等人们熟知的征兆外,还有一些容易忽略的症状。比如,在轻微活动时即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常常提示可能左心功能不全。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或脸色呈暗红、苍白色,均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如果皮肤呈深褐色或暗紫色,常常提示机体组织和心脏缺氧。此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中老年人出现双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而单侧下肢水肿则提示下肢静脉栓塞。

记者: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

王大夫:主要症状有:1. 高血脂症、高粘滞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头晕、头痛、健忘、失眠、耳鸣、反应迟钝、视物不清、心悸、气短等。2. 缺血性脑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语言不清、反应迟钝。3. 出血性脑中风:剧烈头痛、反复呕吐、半身不遂、神志不清、语言不利、二便失禁。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一过性肢体无力、沉重、麻木、黑蒙,尤以上肢和面部明显,少则数秒,多数5-10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5. 心肌供血不足:胸闷、气短、伴心律不齐。6. 隐匿型冠心病:又名无症状性冠心病,仅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改变。7. 心绞痛: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胸闷、气短,多伴有左肩及左上肢放射痛,劳累或情绪波动时加重。8. 心肌梗塞:心前区压榨样、窒息样剧痛、心悸、气短、常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9. 四肢动脉硬化:手脚麻木、运动迟缓不便、四肢无力、感觉迟钝、肢体发青、发黑,严重时出现肢体坏死。

记者:据说正确的饮食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那么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呢?

王大夫:适当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取,但完全不吃动物脂肪是不可取的,它是人体营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脂溶性维生素只有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如选择新鲜瘦肉、鱼类、禽、蛋类、豆类等。 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以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的供给,注意选择含钙、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 C 和胡萝卜素的蔬菜,尤其应多吃绿色、黄色蔬菜。近年来,微量元素在人体健康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选择食品时应注意选择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食品,而且有些微量元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饮食中摄取,含铁较高且吸收率高的如鱼、猪血制品、瘦肉、肝脏;含锌较多的如牡蛎、肝、粗粮;含硒较多的如海产品、肾、肉类,大米及其他谷物。适当节制饮食,勿过饱,正常情况下,饭后人容易困倦,这是因为饭后胃肠活动加强,人体自身调整胃肠血流量增加,而其他各部位血流量相对减少,这也提示人们需要休息一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如果吃的过饱,可能造成本来血液供应不足的心脏、大脑负加重,有时可造成意外,如猝死的发生。不注意节制饮食,平时少运动,过多的脂肪堆积,体重增加又反过来增加心脏的负担,对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

记者:怎样正确的防治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呢?

王大夫:以下人群需要时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由于他们工作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

(2)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他们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

(3 )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

(4)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

预防心脑血管性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合理膳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不然。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的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二)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还想多说一下,时下,有很多中老年人尤其是一些血脂偏高的人,总是喜欢每隔一段就到医院输几天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类的药物,想通过定期输液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其实定期输液不仅达不到防治目的,反而可能增加了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