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中西审美差异下的影视作品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原有的各相异文化传统的相对独立性已被打破,原本在一个系统内具有相对独立自足性的意义系统已被多元化的文化场景所取代。本文从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入手,探讨其对设计(美术)作品评价的影响。
关键词:审美;文化;差异;影视作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142-01
一、中西审美差异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P.K.博克说:“审美判断比其他几乎所有的人类行为更能代表某一文化的特征。”中西审美方式在各自文化大背景中积淀而成,其表面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而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自然是哲学。因此,由中西方各自的哲学起点“道”和“逻各斯”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中国感性直觉思维和西方理性逻辑思维成为中西审美差异的根源所在。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儒道两家在具体主张上虽有不同,但都把“道”看成自然之道,都追求人与道的融合统一。“道”被视为宇宙的本原、本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是万物生长变化的始基,“所谓道……无所不在”。在西方文化中,“逻各斯”也被看作是产生一切的本原,是支配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终极力量。中国文化系统中的“道”主要是现世性、此岸性的,关怀现世人生,使人在向社会人伦和自然本性的复归中实现人生的超越。而在西方文化系统中,“逻各斯”是来世性、彼岸性的。
“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身不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加以把握,“道”的现世性使得中国审美追求指向现世人伦教化,或在对自然物的审美中以“比德”的方式去发现自然美本身所折射的人伦教化意义,或在“神与物游”的境界中与造化为一,达到对必然性的超越。中国之“道”重模糊性、体验性的特点,在审美过程中强调虚静的审美心态,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需超越具体的“象”“境”“形”去追求其中隐含的“意”和“神”。
反观西方,“逻各斯”本身含“言语”之意,并由此衍生出理性、逻辑思维,使西方人以一种清醒理智的眼光去看待外在客体,这促进了西方科学发展,对审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美学家往往将美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彼岸性的东西,区别中国艺术审美中由实及虚、以象尽意、以形写神的特点,往往运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去寻求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特征,侧重于由个别到一般,以殊相显共相。
二、中西审美差异下的影视作品评价
拍电影就像绘画,是对色彩和形状进行布局列阵。中西审美精神的不同导致中西影视作品中存在不同的审美取向,尤其在影视作品的色彩表现和空间结构上凸显出来。
(一)色彩表现
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中,色彩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诸多功能和内涵。中国人的设色习惯,来自于内心的体验,具有很强的主观感彩和视觉经验的特点。在电影《英雄》中,强烈的象征性、主观性色彩贯穿始终,我们从中可体味到中国审美文化对色彩运用的潜在作用和影响。当如月被刺时,胡杨林瞬间尽数染成带有血腥意味的冷红,色彩的威力和巨大感染作用展露无遗,导演刻意营造渲染的正是一种诗意的气息,一种化解了死亡本身对官能的刺激,从客观真实的惨烈中抽离出来的超越之“美”。与西方对杀戮血肉横飞的惨烈描写相对,中国的“悲剧意识是柔性的,是内心的、情感的,是悲诗”。
西方影视作品多基于对客观色彩的认识,在以科学的态度认识、把握及运用色彩上具有了深厚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色彩流动于整体客观真实的剧情之中,以色彩变幻来凸现情节的戏剧化冲突,色彩变化依“剧情”而动,这种色彩依据是基于对客观真实的认识,同诗性、浪漫、带有装饰美感的中国式色彩表现拉开了距离。
(二)空间结构
中国文化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且这种和谐充满诗意之美,这在影视作品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时空的巧妙运用与把握。如《英雄》中的湖面打斗,如诗如幻的景致倒映在沉静幽深的湖面之中,借自然景象的造化之秀给观者以透澈心灵的感受,残剑和无名如灵动的轻燕飞掠于水面之上,正是万籁俱寂的一点动,空灵虚旷的空间感油然而生。“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向‘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
西方的空间营造是从真实可感的“视觉体验”出发,以科学的观察方法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空间纵深感,重在重现外在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体验和判断,善于表现宏伟壮阔的空间场景和质感,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当然,西方理性科学知识成就了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失去了中国电影那样自由的空间转换的可能。所以,《指环王》中被困于萨鲁曼的高塔之上的甘道夫任凭法力在身,也需要神鹰相救才得以脱身——这也是西方审美的理性造成的阻碍。
三、结语
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原有的各相异文化传统的相对独立性已被打破,原本在一个系统内具有相对独立自足性的意义系统已被多元化的文化场景所取代。中西审美文化已处于越来越广泛的交流之中,对全球化视野下的审美把控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