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络建设个性化 应用服务是未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建设个性化 应用服务是未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信:2002年网络建设是重心 2003年安全问题最突出

2002年是中国电信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年。“5+1”的新电信竞争格局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6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000多家增值电信、无线寻呼企业相互竞争;网通与电信、联通CDMA与移动GPRS展开激烈的同质竞争;各运营商集中精力进行资本运作,中国电信成功上市;新《电信法》正在酝酿出台。从运营商IT项目实施的数量方面来分析,超过一半的项目建设都集中在电信基础网络建设上,另外的项目属于电信业务系统建设。网络建设主要包括电信骨干网、城域网、数据网、光网络等的新建和扩容;业务系统建设包括计费营账系统、网管系统、客服系统、综合业务系统、BOSS(BSS/OSS)等。

电信企业信息化系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电信计费系统、网管系统、客服系统、网络安全、存储管理、办公系统等的建设,将成为2003年电信行业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计费、网管、客户服务系统,将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和完善。计费、网管系统建设呈现出集中化、移动化趋势。大客户服务系统将引起重视。

随着网络建设的日益深入,网络安全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并将成为电信运营商比较关注的问题和重要的投入领域。此外,由于数据业务的不断扩大,建立集中存储、可扩充、可远程控灾的数据存储系统的需求日益突出,并将成为市场的新亮点。在未来的2年~3年内,运营商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投入的注意力将呈上升趋势。其中,财务系统、CRM、ERP、决策支持等系统是运营商建设的重点。

银行:2002年网络改造快于大集中 2003年中国银行卡高速发展

网络改造是数据集中的前提,是由分散模式过渡到大区集中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银行业数据集中的最初级阶段。在2002年,大部分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的网络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改造完成后的网络平台,不但可以使分散在各局域网服务器上的数据集中到数据中心主机上进行处理,而且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满足银行未来形势下业务发展的要求。国内银行业的数据集中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初级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网络改造以及综合业务系统的试点与全面推广。第二阶段,各行将由大区集中逐步走向全国集中,这个阶段同时也是数据集中模式发挥效益的开始。整体上看,目前国内银行业正处在第二阶段的最前期。由于前一阶段已经做到了主机、服务器、SNA终端的互联互通,从而使银行的海量数据有了被二次挖掘的可能,接下来的工作则顺理成章应是数据仓库的建设。但从整体情况看,银行业显然在这一点上比想象中还要谨慎,即便是有条件开始进行试点摸索的银行也没有大规模的动作,真正想要启动数据仓库建设的用户很少,这也使得国内银行业整个大集中的速度较之大张旗鼓的网络改造时有所放缓。

截至2002年11月,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达到4.69亿张,同比增长22%,其中符合统一标准的“银联”标识卡6027万张,占新增发卡量的70%,并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跨银行、跨地区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银联”的推出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虽说持卡人均消费低、特约商户不够等问题还十分明显,但“银联”依旧标志着中国银行卡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电力:2002年应用从操作转向管理 2003年配网自动化应用新需求

2002年,电力行业的软件应用成为厂商和集成商竞争的热点。虽然网络建设项目不断,但都主要是升级改造或者是更广泛范围的联网工程。目前,电力通信网中70%左右的三级以上网络已经建成,四级网络也有部分投入使用,省级以下的企业已经通过光纤实现互连。此外,“西电东送”这项重大工程加快了西部各省份电力的IT应用步伐。关于2002年电力行业软件的应用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为确保电力安全运行,电力调度自动化建设依然是2002年行业信息化的主流。而服务于电力市场运营的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产品的最新发展方向――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试用已经展开。纵观2002年电力行业的软件应用项目,从中也可以找寻到一条规律,那就是:电力行业软件系统应用的重点已经从操作层面向管理层面逐渐转移。主要集中在: OA系统、电力营销系统、客户关系管理、MIS系统、ERP系统等。电力行业改革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并在逐步实施当中。

2003年行业改革的步伐将会加快,而信息化工程作为行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竞争环境变化的强有力的手段,已经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预计2003年部分管理软件的应用将广泛普及,如MIS、ERP、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等。OA系统全国联网预计在2003年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03年上半年将达到18家网省互联。另外,与“竞价上网”相关的软件将成为2003年新的应用趋势。此外,电力改革中提到,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发电企业向较高电压等级或较大用电量的用户和配电网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因此,可以预计,与配电网自动化相关的软硬件将是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应用和需求方向。

水利:2002年信息化投资10亿元 今后5年将超过70亿元

水利信息化,具体来讲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任务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国家水利基础信息系统工程、基础数据库和水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七五”期间起步,“九五”期间启动金水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全国水利系统初步实现了从水情雨情信息的采集、传输、接收、处理、监视到联机洪水预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设“国家水文数据库”并取得了部分成果;水利部门办公自动化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开始实行远程文件传输、公文管理和档案联机管理;一些水利部门建立了网站并进入了互联网络;建成了连接全国流域机构和各省份的水情计算机广域网,并相继进行了一些流域和地方的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2002年,我国用于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投资约为10亿元人民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水利信息化的重视的加大,未来5年,中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投资总规模将有望超过70亿元人民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与国家提出进行“金水”工程建设有很大的关系。未来,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将围绕“金水工程”展开,计划用3年的时间完成计算机网络骨干系统的建设;完成水情分中心、工情分中心建设和中央报汛观测站、报汛设施的改造;完成综合数据库、主要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建成中央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建成淮河及黄河中游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系统;初步完成流域级及部分重点省级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等。随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逐渐成熟,未来的水利信息化市场也会出现逐渐“软化”的现象,即软件与信息服务市场发展迅速,成为促进水利信息化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动力。

教育:2002年IT应用市场稳步增长 2003年教育城域网将为重点

2002年教育行业IT应用市场整体规模稳步增长,2002年上半年,台式PC在教育行业的市场份额达到13.3%,销售量为54万台。随着教育的信息化的程度继续加深,教育行业对PC的需求还将有很大程度的增长,其在整个市场的份额还将继续扩大。2002年高等院校PC的采购占教育行业市场的近40%,其式机仍然是主体,笔记本达到近13%;中小学校PC的采购占教育行业市场的60%强,其式机更是占95%,笔记只占不到4%。“校校通”工程更是进一步推进了教育软件市场的发展。在学校建立和完善网络的同时,教育软件的应用业已成为这些已经建立自己校园网的学校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2002年教育软件市场同比增长超过50%。学校校园网的建设正逐步向基层发展。高等院校中有70%左右建立了校园网,同时在校园网上开展了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网络管理和教学资源开发等应用项目,开始向数字化校园方面发展。目前无论是中小学校园网还是高校校园网普遍存在着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匮乏现象,随着教育行业用户越来越重视软件和应用,教育资源库产品在2003年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校园网解决方案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虽然无线解决方案要比有线解决方案成本高,但无线方案会是有线方案的有利补充。随着大学生购买笔记本人数的增多,校园中的无线化设计将成为可能,学生只要通过移动PC和无线网卡就可以在校园的任何地方上校园局域网或联接互联网。

民航:2002年应用系统是投资重点 2003年服务和方案是利润点

2002年,中国民航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投资重点集中在电子客票、机场离港系统和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以及中航油的ERP项目。

2002年,民航在试点成功基础上,扩大了电子客票的应用,电子客票在南航和深航得到积极应用。离港系统是民航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全国吞吐量排名前100位的机场离港系统建设工程在2002年进入了攻坚阶段,民航将完成56个机场的建设工程。电子政务是中国民航实现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工程。中国民航在2002年加强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展望未来,中国民航将在全面启动8大信息工程的基础上,继续重点建设全球分销系统(GDS)、电子商务和电子客票、机场离港系统、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空管信息系统集成、航空运输企业信息化和中航油ERP系统工程等8大标志性工程,以此带动民航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影响下,民航总局将投入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发展民航自己的软件产业。

2003年,中国民航将组建民航软件产业基地,支持开发共性、关键性软件,力争全行业在未来3年内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随着6大航空集团的成立,如何有效地管理重组后的机构,合理整合业务流程,规划具有延伸空间的信息基础平台,并建立更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成为中国民航信息化面临的新问题。民航企业将对系统资源进行信息整合,使企业的各项信息有效集成,实现资源共享。中国民航将越来越重视安全信息体系的建设,日益提高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民航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防范机制,制定和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还要解决异地备份的问题。随着IT应用的深入,民航IT服务市场正在走向成熟。硬件增长减缓,软件和服务增长加快成为民航IT应用市场的发展趋势。

中国民航信息化的纵深发展为IT服务市场需求的扩大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不断扩大的民航服务需求吸引着IT企业向软件和服务转型,服务和解决方案将成为民航IT服务提供商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