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隐居十月的连城古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隐居十月的连城古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假期、节日——这两个词一出现,几乎等同于幸福指数的提升。但这几年“中秋—国庆”的八天大假成为很多旅游爱好者的一块心病,漫漫长假不出门是暴殄天物,但各大景区的爆满状态太挑战人的生存和战斗能力,飞涨的价格更让本就性价比不高的黄金周出游变得更加鸡肋。今秋还有哪些地方既能不掏空钱袋游历山水人文,又可躲过黄金周生存挑战让身、心、灵都歇一歇?把这两个标准做一把大尺,连城凭借其在景点大军里的清凉古意轻取鳌头。连城十月,有冠豸山之秀美,却避开了武夷山的人潮;有培田古村落的悠长古韵,却兼收了土楼在旺季难寻的隐世意味。在这个仅有33万人口的小城里,十月并非古意难寻。

赤脚走一回培田古村落

肯定还会有无数游客选择黄金周去感受土楼的历史,但是对一些带着隐世情怀想找一处清净的客家民居度过这段假期的游客来说,恐怕培田古村落会是一个另类好选择。

位于连城县宣和乡的培田古村,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同样是客家民居,培田的建筑风格迥异于早已名声在外的土楼。相比于土楼的封闭和坚固,培田民居则显得开放和优雅。漫步其中,虽然还没走到 “九厅十八井”的高堂大屋继述堂,一进培田古村落,踏足鹅卵石铺就的满是碧苔的巷道时,古韵就已经从深深的地下爬上了脚趾。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里面的鹅卵石都是经过精心排列的,最常见的图案是古钱,不管豪宅还是小屋,其门口、天井、通道等大多有它的身影,既有镇邪扶正的意思,又为提醒族人商农并重。这种鹅卵石砌成路面洁净漂亮,脱掉脚上的束缚轻轻踩在路面,冰凉舒适的触感顿时就卷走了所有倦怠。

赤脚顺着巷道随意游走,村落大小门楼上的各式楹联也独成一道风景。“善居室惟怀完美,好读书立志修齐”,“积德润身如积玉,遗书教子胜遗金”,诸如此类的对联随处可见,这种墨香混合着天井架子上怡情养性的兰花香气,是一股子文墨之乡独有的味道。它源于培田先辈秉承祖先“维耕继读”的儒家传统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客家建筑艺术如今已在培田矗立了800余年,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家书院和一条千米古街让培田村得意名列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

有心的话,还可沿着街道边的水圳走走,感受一下培田留存至今的古老生命线。几百年前的培田千米古街,街道上灯火阑珊,旁列古祠、民居、商铺,街上客枝、轿行、赌庄、布店人群熙攘,而在街道下默默流动滋养着整个村落的,就是这些古时的自来水工程——水圳。当时的圳水清澈见底,担负着生活取水和洗衣做饭的各种功能,成为培田村人用水的主要渠道。而培田的理水更在每一个细节彰显着客家独特的文化,几乎每一座古建筑都布有排水用的暗沟,因为讲究“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古老说法,天井将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汇聚一处,顺沟而出,流入石砌水池,同时,排水路径暗藏而不显露;弯曲而去,不直泻而出,乃因“水为气之母,逆则聚而不散;水又属财,曲则留而不去也”。面对着八百多年漫长历史文化无从下手时,俯身探寻这一水暗流中潜藏的智慧,让培田古村落顿时不显孤远,随着水性忽而灵动。

带本书登临冠豸山

“北夷(武夷山)南豸(冠豸山),丹霞双绝”的说法早就证实了连城冠豸山的自然风貌,冠豸山离连城仅1.5公里,有自然公园和放大的盆景之称,以山形酷似古代法官戴的象征公平正义的獬豸冠而得名,“上游第一观”、“一线天”、“鳄鱼上山”、“长寿峦”、“莲花洞”、“仰止亭”、“生命之根”等50多处神形俱似的景观,肯定能让想趁着黄金周感受户外、畅游山水的人尽兴而归。不过当地人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游览冠豸山的人, 如果只知道它的自然景观如何如何美,却不知道它的书院文化如何如何深,那么,他精神上的所得仍然是极其有限的。

性价比最高的冠豸山玩法,除了踩一双登山鞋,还得带本古体书在冠豸山的悬崖栈道上寻找悬壁而建的古寺书院。宋代“二邱书院”,元代“樵唱山房”,明代“东山草堂”、“修竹书院”,清代 “五贤书院”、“雁门书院”都错落在这座山麓之间,每家书院背后都有一段悠久曲折的历史。当地县志所载:“冠豸山辟自宋元,盛于有明中叶,残于清初山寇之难。名迹多荒。其书院之经历亦大略如此。乾隆初,改建五贤书院。弦诵风流,差复从前之旧。不及百年,又毁于咸丰戊午。一切建筑,尽为摧烧……然五贤二邱等名贤遗迹,为全连民心风俗所关,故至同光,已稍有恢复。但民国以后,丧乱频仍,诸遗迹倏又化为乌有。” 在经历了这些灾难意外后留存下来的书院,无一未被历史打磨,也无一未在历史中留下显赫声名。据1921年编纂的《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的连城宋、元、明、清的名人彭孙、邓察、张鹏翼、童庆鸣等13人,其中有12位长期或短期在冠豸山居住过。被称为福建四大理学家之一南宋大儒罗从彦曾于 1128—1131年到仰止亭讲学,当时闽西、闽北各地群儒汇集于此,研讨理学,教授学生,那些击节赞颂和拍案争执的声音,如今仍在一座座书院里回响,等待一次穿越时光的聆听。而数百年后,当我们读着这些悠长的历史,放任书院里时光的回响抚慰我们在假期被人流和琐事侵扰的心,顿感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当然,除了书院,也不要漏看了山体上40多处自元代以来名流书家的摩崖石刻和“东山草堂”内清代林则徐手书的《江左风流》提匾以及纪晓岚的《追步东山》题匾,才谈得上完整地感受了一遍作为连城文化摇篮的冠豸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