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新形势下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新形势下的英语听说教学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听说领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系统的探究。本项研究旨在运用心理学理论,尤其是各种有关语言习得的心理学理论,对比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外语)习得过程中的差异,探讨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条件,并进而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在总结多年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教学策略,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语言习得 听说领先 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有些论者认为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花时间不少,效果不好,学生都像患了聋哑病,别的学习科目和别的国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认为这是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改革不够得力所致。为什么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那些以为别的学习科目和别的国家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的批评者,是未能区分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 EFL(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区别。虽然ESL有不少理论和教学原则可以为 EFL所借鉴,但如果要EFL全面“克隆” ESL的全部理论和教学原则则是不切实际的。道理很简单,我们老师是在汉语的环境下教英语,我们的学生也是把英语作为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没有ESL的优点。八十年代以来“听说领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的广大外语教师和专家亦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然而我们的教学离开这一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系统的探究。

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三大差异

(一)学习动机上的差异

语言是人类最易习得的知识技能系统之一,所有发育正常者都能学会母语。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就不会选择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然而外语又是许多国家学生耗时最多、最难学好的学科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提高又是难中之难。原因之一是,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第一语言习得的动机是第二语言习得动机难以比拟的。

在时间上:第一语言的学习动机始于婴儿的“呀呀学语”,而且第一语言的习得是从听说开始。第二语言习得,多从小学、初中开始,不一定从听说开始,动机的形成也较晚。

在需要上:第一语言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本能的”、“自发的”,与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最基本的需要联系在一起。而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至少在开始是“外来的”,以后与“赢得兴趣”和“赞扬”、“成功”联系在一起的。这对英语教师是一个大的挑战,强化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效果高低的第一个关键,研究和形成多种引起和保持动机的策略,是教师必须努力探索事半功倍的领域。

(二)刺激量的差异

如果我们将学习次数作为“刺激”,那么“刺激”的频率,包括次数和间隔的时间长短,就成为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指标。“刺激”量大,频率密是儿童学习第一语言的重要条件。所有父母都有类似但往往被忽视的经验,那就是当孩子能含混不清地喊出“爸爸,妈妈”的时候,当父母在为此兴奋不已的时候,我们已经为教宝宝喊“爸爸、妈妈”给了无数次的“刺激”。这些“刺激”不仅刺激儿童的听觉,而且还与其它的感官刺激相联系在一起。

我国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外语的刺激量显然在总量和密度上都是难以与儿童学习第一语言时的刺激量相比较,即使是增加课时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必须设计多种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听说和学习语言材料的刺激量。

(三)认知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大约经过感觉阶段(出生至二岁),具体运算阶段(二岁至十一岁)和形式运算阶段(十一岁以后)。具体运算阶段,尤其是具体运算阶段的前半阶段――“前运算阶段”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为此时儿童的智力发育一方面已经达到成年人的70%的水平,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认知机能又有具体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的特征。这给直观教学,准确记忆和反复操练带来了便利。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语言学习与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一致的。但儿童进入初中之后,认知发展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式运算”,这个时期少年的认知机能开始日益逻辑化,不仅思考现实与表象,而且开始走向逻辑地整理和理解现实与可能的关系。简单机械地记忆不可逆的词汇和句型,对智力发展的进程而言,已不再具有发展的挑战性。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我们必须寻找有效的策略,以缩小简单重复与认知发展水平间的差距。

三、教学策略

(一)分析当前国情,帮助学生认识英语听说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开展对外交流是对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对口语、听力训练不够,大部分学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而且听力差,无法用英语与别人进行正常交流。针对这种情况,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势在必行。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听说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语言习得规律,从听说入手,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利用短剧表演、小组对话、讲故事、学唱歌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听说的机会,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培养他们对听说表达的浓厚兴趣。

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们潜移默化地领略到英语之美,从而爱学这门学科,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顺畅的心境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提高课堂听说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听说领先,增加学生听说和学习语言材料的刺激量

大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听”是输入,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听不懂就模仿不了。说话时也就会张口结舌,所学的英语也只能是“聋哑英语”。说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听的能力。不仅如此,现代研究阅读的专家认为,耳朵受到很好训练实际是一个听的刺激量的训练过程,刺激越多,输入量越大。这也有助于阅读。随之有助于写作。而听说的技能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我的做法如下:

(1)课堂用语

除了有意识地注意使用课堂用语,课上尽量多说英语,还应尽量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学生不觉增加负担,就可以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这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听的刺激训练,刺激越多,听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2)视、听、说配合

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幻灯片,教学图片配合录音材料,进行视、听、说的练习。在听短文录音前,提出与短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听完之后让学生作口头回答。简略或完整都可以,因为学生层次不同。在口头回答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几句话说出大意。这种听说配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将句子、短文听完整,整体理解。

通过以上不同方式训练,加强了学生视听说刺激量。

(四)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已不再是简单的重复,他们已经能够进行逻辑形式思维,需要具有挑战性的训练。学生的表现欲望强。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主战场,能创设最佳的语言环境,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听说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逐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学生能说的一定让学生说,教师不可包办代替。每节课开始由值日生报告,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结合课程内容,班级里发生的事情等发表演说。学生们很珍惜这个报告的机会,都进行认真的准备。学习新课经过导人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对话练习、分组表演等等。在操练活动中,语言的重点难点得到融化。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了语言,在实践中运用了语言,在实践中掌握了语言,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语言的信心。坚持以听说为主,让学生进行会话、表演可以体现英语交际功能,可以以好带差起到帮助带动作用,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实现、企求成功的心理需要,激发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可以拓宽练习的面,增强了听说的活动量,学生们积极性高,乐于参与。与此同时,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认知发展的水平得到提高。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又促进语言的发展。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英语思维又促进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纠正学生口语表达错误时,应讲究策略

现在的英语教学注重训练交际能力,因此课堂上有大量的英语信息传递和交流,学生的听说活动大大加强。在活动中,有些教师往往是高度警惕地听着学生所用的每一个词句,一旦发现学生在语音、语调、语法上有差错,就马上打断纠正。这种见错就纠,甚至打断学生的对话的方式,不仅打断了学生的思路,也影响了学生的完整表达。而且长此以往,学生考虑与担心的是自己的句子有无语法错误,过多的注意语言形式的准确性。还有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差,语音语调不标准,怕开口,缺乏自信心,渐渐就会失去口语表达的愿望。因此,教师对学生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应注意策略,以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挫伤其积极性为原则,尽量忽略学生的错误,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错误而不敢开口的心理焦虑。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四、结语

大学英语听说领先的教学实践证明,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训练的做法是可行有效的。我们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不断地总结和研究有效的听说策略,我们的英文教学效果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J.M.索里,C.W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麦克多诺.外语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7.

[3]学科教育.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出版,1998.

[4]英语教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