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成为当前广大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分析探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新课改要求,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将生活知识灵活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比如,《蒸发与沸腾》教学中,可让学生先回顾夏天洗澡的感受,体会蒸发吸热;回顾生活中烧水的情形,体会液体被加热沸腾的过程中的有关现象和本质特征。通过这样的情境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顺利导入新课。实践证明,教师若能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留心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物理知识和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对物理课的兴趣与积极性,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才能使学生想上物理课,盼着物理课呢?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压强》教学中,可将一板鸡蛋平放,然后踩在上面,鸡蛋不会破裂,这一现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鸡蛋承受压强,而压强和压力、受力面积等元素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给鸡蛋施加压力,但受力面积也非常的大,因此压强也就相对比较小一些。这与“赤脚在钉板上走路不受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重视课前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上课之前,不要马上讲新课程内容,而是应当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通过问题讨论、回答以及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前引导。例如,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用力推动桌子,桌子会动;不推,则桌子不会运动,这是否说明物体运动时需用力来维持?(2)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3)汽车进站后,如果车站地面较为光滑,若关闭发动机,则汽车做什么运动?通过以上课前引导,可取得如下效果:第一,对学生进行课前课堂知识考查,以便于教师调整课前状态;第二,通过课前5分钟调整,可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第三,通过课前引导,可使新旧知识联系得更为紧密,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从实践来看,以上设置的问题虽然比较简单,但能够有效地突出本堂课的重难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既可以有效地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又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了互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与课后总结归纳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新知识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吸收和消化,然而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一定的适应时间,则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实践中,为有效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新知识,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实践中,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课后归纳与总结习惯的养成,对知识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而且还应当包括课后的归纳与总结。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学生一直在用功苦学,却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其自信心,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总结与归纳习惯,知识不成体系、不系统。

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和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学生应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但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以体现,更多表现为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的安排。这样,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一直处在老师的支配之下,这也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沿袭。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方式和方法,尤其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上更应当及时进行创新。比如,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合作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模式,这也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重视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以合作式教学模式为例,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坚持同组异质原则,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地分组,通常以6人为一个小组,教师分配任务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以及民主意识。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的重要阶段。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教学模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