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国的楼房有多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国的楼房有多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年前,上海《新中华》杂志社以“上海的将来”为题,面向社会征稿,让大家谈谈未来上海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吸引了很多社会名人,著名作家茅盾、林语堂、郁达夫、施蛰存、周楞伽,著名银行家章乃器,还有大名鼎鼎的特务、时任“军统”第三处处长的丁默村,都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对几十年后的上海作了一番畅想。

茅盾认为上海会变成世界大都市,全世界的有钱人和奢侈品都会在上海扎堆儿。

郁达夫则认为上海的未来很不妙:所有市民都会变成外国人的奴隶,人人在暗无天日的工厂里劳动,没有假期,没有娱乐,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挣来的报酬只够填饱肚皮。

章乃器说:“不久的将来,上海将变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上海,未来太平洋大战是不可避免的,在租界里生活的富人会成为汉奸。”但是他又坚信“日本帝国主义的崩溃不过是时间问题,汉奸会受到人民的裁判”。

丁默村认为上海“不应该有将来”,“有了上海,就没有了中国”,上海这座城市应该破产,而且一定会破产。

周楞伽持相反意见,他说上海会更加繁荣,市民生活会走向现代化,“家家都有抽水马桶,电车通行于地底,飞机密布于天空,南京路上的洋房高达一百多层。”

现在八十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看这些预言,有的靠谱,有的不靠谱,有的已经被完全应验了,例如周楞伽的预言――现在可不是地铁通行于地下、飞机密布于天空、家家都有抽水马桶吗?至于南京路上的洋房,我们知道,现在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高达101层,还有一座即将竣工的上海中心大厦,光地面建筑就有121层。

我很佩服周楞伽,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很少有人能预见到上海会出现一百多层的高楼。八十年前上海最高的建筑叫华懋饭店,是一个犹太籍开发商建造的,总共才多少层?13层而已,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是“小高层”。可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座小高层不仅是全上海最高的楼房,而且是全中国最高的楼房!

那时候南京是首都,最高的楼房是中山路的福昌饭店,只有区区6层。南京沦陷以后,重庆成为陪都,陪都最高的楼房是都邮街的商务印书馆分店,只有区区5层。武汉有一所楼外楼,5层高,辛亥以后装上手摇电梯,当地人稀罕得不得了,写诗赞叹:“楼外楼高第五层,不烦跨步自升腾。请君放胆云霄去,牢系天梯有玉绳。”(《汉口竹枝词》,武昌察院坡益昌书局1933年版)连5层的楼顶都成了“云霄”,连手摇式电梯都成了“天梯”,您可以想见那时候的高楼有多么稀少,那时候的人民有多么土鳖。

在整个民国时代,北京大部分建筑是单层的瓦房,南京大部分建筑是双层的灰房,成都大部分建筑是“低矮的单层木屋”(魏树东《成都地价与房租之研究》下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77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77年影印版)。就数上海楼房最多,但是“建筑多为两层”,只有四川北路和外滩一带可以见到4层以上的公寓(参见《上海风土杂记》第六篇,上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1932年版),如果盖到10层以上,那就能跟今天的明珠塔、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一样,成为当时万众瞩目的地标了。

上海沦陷以后,张爱玲跟她姑妈一同租住常德公寓,那幢公寓只有6层高,但已经是少见的高层公寓,张爱玲住在顶楼,居然常常想起坡的那首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搁到今天,6层楼属于非常低矮的住所,根本轮不到她“高处不胜寒”。

现在地皮比黄金都贵,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使劲把房子往高里盖,到处是几十层的商品房,如果谁在市中心盖几幢6层以下的板式楼,哪怕前无草坪,后无花园,都能打出“低密度住宅”和“花园洋房”这两块招牌高价出售。但是在旧上海,由于高层建筑实在太稀缺,所以房子越高价格越贵,只有阔人才会在高层公寓买房,就算不买,能租住高层公寓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儿。比如说在旧上海公共租界偶尔能见到10层左右的公寓,那些公寓里的业主和房客非富即贵,以至于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除了里面的住户和衣冠楚楚的访客,其他人只能走步梯,不能乘电梯,以免影响业主老爷们上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