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造高效团队 夯实校本教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造高效团队 夯实校本教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校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以高效团队的构建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作为抓手,培育教研文化,提升教研内涵,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建章立制,营造教研氛围

必要的团队管理制度,为教师的参与教研提供了一整套角色的行为规范模式,使教师在团队研究活动中有章可循。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高效教研团队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氛围。

为促进团队教研活动的规范、有序,学校制订了可操作性强的《金山路小学高效教研团队建设实施方案》。为配合教研还建立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一系列制度,如,教后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例会制度、互相听课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目标激励制度、教研成果推广制度等。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高效教研”文化氛围。

二、因地制宜,组建高效团队

1.创建跨学科教研团队

金山路小学的前身是厂矿职工子弟学校。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厂矿大幅度扩建等因素,学校的生源有了一定的萎缩,教师人数也相对减少,尤其是年轻教师人数偏少。学校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成立了跨学科教研团队。教研团队内有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也有艺术和体育教师。因为学科的不单一性,使教研团队里充满着感染和渗透,达到了纯学科组合所不能达到的效应。

2.组建名师工作团队

学校依托区教育局的名师交流资源,成立了名师工作团队。名师工作团队主要是整合学校语文、数学和综合三大常规教研组的力量,引领常规教研。名师工作组每两个星期举行一次教研例会,就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以及各教研组在开展教研活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开展教育研讨和交流,拓宽教研思路,拓展教研的层次,提升教研内涵。

3.成立课题研讨团队

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的教研团队,是新课改形成的特色,教师充当着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对于一支教研型的团队来说,共同承担一项课题研究的任务是提升教研型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我校根据申报的两项市级课题,成立了两个团队。学校依据其课题研究方案,适时地组织教学开放、城乡互动等主题活动,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4.设立任务工作团队

任务驱使下的协作组织,是以目标工作安排形成的临时的团队,是学校高效运转的重要标志。因为一些任务的驱使,有的团队的协作是不固定的。学校根据目标工作安排,临时选定负责人,相应地会成立临时的团队,任务完成即宣告结束。学校每年举办的艺术节、读书节以及参加各类集体比赛的赛前训练等都设立了与之配备的教研团队,这些团队在共同合作中,使教师的优势得到了互补。

灵活的教研团队建设,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鲜活力。这些教研团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既相对固定,又相对机动。在彼此的合作、探究和启智中,获得了同步的成长。

三、创新形式,务实团队研究

1.加强学习,提升团队素质

一个高效的教研团队首先应该是一支学习型的团队。学校以常规性学习和主题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一是转变学习意识。学校不定期邀请领导、市、区教研专家和不同行业的知名人士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讲座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让教师感受学习是自己工作的必需,将学习作为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提供学习资料和平台。学校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充实阅览室的教育类的图书资料,要求教师每学期阅读一定数量的教育期刊,撰写读书体会。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外出学习培训等学习活动,搭建教师交流和成长平台,提升专业能力。

三是养成交流的习惯,共享学习的乐趣。学校常态化开展“教师大讲堂活动”,教师例会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交流读书和学习体会,尤其注重《课标》理念的实践和解读。

四是形成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学习归来,教师采用教研课、讲座或以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进行总结。

2.固化程序,引导人人参与

建设好高效教研团队,关键是要调动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学习、实践、研讨与反思。教研活动中,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研中,只有当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主动参与的时候,教研才能实现它的促进功能。学校要求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应该有研究的主题,确定研究的形式,明确研究的流程。建立轮流主持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人人参与,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3.扎实实践,厚实教研成效

一是开展好专题式教研。每学期各团队商讨确定一个研究专题或主题,大家事先做好准备,推选一名教师组织实施一个活动为案例。全组教师在平等的氛围中,针对施教的每一个环节或细节进行观察、研讨、交流。通过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集中群体的智慧解决身边的一个个问题、困惑,真正提高教师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开展好合作式教研。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实施集体“二次备课”制度,大力推进“和美课堂”实践。总体思路:学校先设计好备课模板,细化好备课的各项流程。要求每一位教师自主地研读教材,开展备课活动。然后集体研讨,谈认识和疑惑,修改完善,制定教学预案。然后各自执教,互相听课,评价反思,最后大组交流。通过二次备课,教师不断提高反思与重建的能力,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是课例式教研。课例研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学校制订计划,每学期推出“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观摩课”“青年教师研究课”“错位研讨课”“细磨家常课”等。每一次的研讨,教师在听课之前,都会拿到本次开课的研讨主题,以及教学思考等,增强研究的针对性。

四是开展好任务式教研。学校分阶段或就上级布置的临时性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发展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汇演、经典诵读比赛,教师粉笔字和钢笔字比赛,朗诵美文、演讲、课件制作培训等活动,在特定的时期,以特定的任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是开展好网络式教研。学校建立了办公平台和博客圈。鼓励教师撰写博客,利用互联网的快捷方便,扩大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让博客成为教师反思成长的摇篮,让博客成为同伴互动的平台,让博客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

4.注重和谐,凝聚团队合力

和谐教研的氛围要求教研团队成员之间要能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欣赏对方的才华与贡献,敢于负责,不推卸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得以和谐地运转。为此,学校利用教师会、民主生活会、校务公开等形式开展了教师间的访谈,畅通了沟通渠道,形成了教师团队民主协作的氛围。

为进一步促进和谐的教研环境的形成,学校制定了“高效教研团队”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办法。学校每学期进行“优秀教研团队”和“先进教研个人”评比活动,教研团队评比采取的是“捆绑式”。团队是一个共同体,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分子,每个人好,团队才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校给予“优秀教研团队”和“先进教研个人”一定的奖励。分管领导工作成绩和奖励与所联系的教研团队考核结果挂钩。

四、内涵彰显,教研活力显现

经过一年来的“高效教研团队”实践,学校教师的教研意识明显提升,教师精神面貌振奋,学生行规初步养成,学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高效教研团队”实践,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构筑了新愿景。一年来的实践,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新提升,教师的眼界获得了新发展。教师之间讲学习、比奉献,涌现了一批师德典型。林老师受聘担任区教育局师德讲师团成员,先进事迹在全区小学宣讲。进一步总结实践的成果的同时,形成了“构筑绿色生态的校园文化”的学校发展新思路,成功申报了我市城区小学首家城市“乡村少年宫”项目。

“高效教研团队”实践,探索出了校本教研新思路,丰富了新内涵。注重以人为本的校本教研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团队建设发展的是教师。教师在团队活动中增进了交流,提升了认识,丰富了智慧,激活了思维。极大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一年来,教师参与国家级录像课评比,有三人获得了二、三等奖,两名教师的教育博客和教育论文获得了省级二等奖,四篇论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学生参加市级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各类征文和绘画比赛有多人获得了等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