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孩子太要强是好事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孩子太要强是好事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位12岁的优等生从家中阳台上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含苞欲放的生命。孩子自杀的理由很简单:考试开局不顺,第一门就没考好。他将完不成对老师和家长的承诺,而这个孩子,一贯要强,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不允许自己的成绩落后于班级前五名……

孩子要强,自觉在竞争中对自己施压,父母一般会认为这类孩子很乖、很省心,很容易忽略他们的内心压力和心理偏执。鼓励孩子在竞争中胜出,也要得法――让孩子拥有健康平衡的心态,比他拿了多少考级证书,他的成绩赶超了多少同伴更重要。想力争上游是没错的,但与此同时,一定要克服压抑和嫉妒……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必须成为孩子的“心理医生”和亲密朋友,及时与之交流,这样,才不会将“要强”二字背面的巨大能量变成压力。孩子也不会因“要强”而受伤。

家长观点:

要强是得到痛苦,还是得到快乐,这里面的区别在于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心胸去克服嫉妒――傅宏强,36岁,医生,孩子9岁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儿子在班上的排名一直处于中上游,无论他如何努力追赶,如何积极发言吸引老师的注意,都没法改变他“中上等生”的印象。有一段时间,他每天晚上10点钟才睡觉,早上6点半就起床读英文,用功到极点,一考试排名次,他还是在11到19之间徘徊。他痛苦极了,经常问我:老爸,我是不是特别笨?老天爷总让那几个女生得第一,它是不是也挺偏心?听到他又老成又天真的发问,我心头也发酸,不知如何开导孩子。

一次,我和儿子在体育频道看田径比赛,项目是男子一万米长跑,那个最杰出的日本长跑选手在前5000米,一直不露锋芒地躲在“第二梯队”,紧跟“第一梯队”。跑完漫长的一万米,日本名将不负众望,果然得了冠军。我要儿子谈谈感想,他想了半天才说:“领跑的人有压力,每跑一圈都怕自己掉下来;而前面有目标的人就幸运多了,他可以跑得很放松,而且,到最后人家都没力气冲刺的时候,他可以一步一步赶上去。”我启发他说:“对呀,你现在才三年级,相当于一万米的路才跑了一两千米,这个时候不在前几名,不表明最后冲刺时不在前几名。前面有目标是好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前面跑着的人容易大意,也容易沾沾自喜,也有可能受不了那么强烈的关注导致发挥失常,你为什么要去羡慕或嫉妒他们?每个人说到底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只要每天都比昨天有进步,那你就是在向胜利挺进呀!”

整个下午,儿子都若有所思。后来,我发现他的“求胜心切”的心态稍微淡化后,成绩反而赶了上去。

要给孩子灌输这样一种信念:输得起也是强者风范――刘莹,33岁,公务员,孩子8岁

女儿从小要强,陪她玩游戏、搭积木要赢,下棋要赢,和她一起临摹大字请她爸爸做裁判,判她写过了妈妈,她会乐上老半天;判她输了,她就噘起小嘴。一开始我们觉得有趣,每次和女儿比赛就让着她,哄她高兴,把她惯得更要强了。三年级时她要参加钢琴考级,按她当时的水平也就能考个四级,但她听说班长要考六级,就死活不肯考四级,“我不能落在班长后边……”六级的练习曲她弹得结结巴巴、干涩难听,她也真能坐得住,每天一做完功课就坐在那儿“砸键盘”。练了快两个月,她硬着头皮冲上六级考场,结果呢,班长过了,她没过。女儿这回的挫折可受大了,好久不练琴,还说,“是谁发明钢琴的?我恨死他了!”

接受这次教训,我和她爸爸开始意识到培养女儿“抗挫能力”的必要性。玩一些含有竞赛性质的游戏时,如围棋呀、扑克牌呀,我们都不再让着她,而且告诉她:“我们不想跟输不起的孩子玩,真诚地认输也是大将风范。”为了在轻松氛围中培养她“想赢能输”的心理承受力,我们还制定了这样一条游戏规则:“输家必须当天晚上替赢家洗脚,以示‘服输’。”慢慢地,女儿能接受“输”了,我和她爸爸都欣慰不已。

是鼓励孩子在学习上要强,还是全方位要强,考验了家长的眼光――章慧萍,34岁,教师,孩子10岁半

女儿要竞选大队委,为了在全校范围内拥有“竞选号召力”,要求我们拍摄她的日常生活片断,并且刻录成光盘,以便竞选当日拿到校电视台去放映,还要我们花500元替她做100张彩色宣传单:将她的艺术照、兴趣爱好、座右铭、奖励记录等,辑录在一起,张贴在各年级、各班的宣传栏里。孩子的姥姥打听到要花这么多钱,一连声地反对:“学习上要强也就罢了,在这种事情上要强,何必呢?做了大队委,多了一堆杂事,躲都躲不掉。”我们笑笑,也不跟她老人家争辩,暗中,我们还是支持女儿去竞选,但我们也提醒她:“你五年级了,功课任务很重,选上大队委后,玩的时间会少很多,每天会很忙碌,你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就不要叫苦叫累。”女儿回答说:“替大家服务是我的心愿,而且我也能得到好处:活儿干得越多,就越有号召力,很多好的想法也就有条件实现了。”我们暗暗惊讶,看起来,要强的女儿比她的同龄人成熟得多,她对“当官”的两面性看得也很透彻。正好家里也有这个条件,为啥不把我们的“大队委候选人”包装得漂亮些?在美国,申请名牌中学及一流大学时,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如何是录用与否的重要依据,我们现在若没有这个意识,就太落后了。将来孩子出去竞争,比拼的是综合素质,不光是分数高低。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眼光要比孩子远,怎能反比孩子短浅呢?

孩子观点:

妈妈比我还要强,所以我要是没考好,回去就得装要强――林为,男,8岁

我妈是大饭店里的配菜工,高中毕业。她对我的要求是:起码读到研究生,要是出国留学,她把房子卖了都要供。我上一年级时,考了98分还挨了一顿打,因为妈妈听到那次考试,我们班100分的有13个,99分和98分的还有11个。我妈边打我边哭,说,“叫你不争气!叫你不争气!你长大了要像我一样做小工?”妈妈伸出两只变形的手给我看。我又是紧张又是委屈,最后哭了。摸准了这个规律,我就学鬼了,要是没考好,我一回来就把写错的字做错的题,自罚30遍,然后,我就抢着做家务……我妈看我这样儿,心里就明白我没考好,问我,我就流眼泪,还拿出沾满泪水的检讨书给她看。我妈讲的道理,我也懂。可我毕竟是小孩子,有时贪玩偷懒,管不住自己。

我妈老让我分清什么是“有用的要强”,什么是“没用的要强”,跟她在一起,真累――周传丽,女,12岁半

我妈经常跟我说,劲儿要使在刀刃上。时间很宝贵,不要在什么歌咏比赛呀、组装航模呀、捐款救灾什么的活动上争先恐后。只要我在速算比赛、奥数比赛上得了奖,我妈就给我买礼物;要是我在歌咏比赛上得了第一,我妈就给我泼冷水,说考试升学又不加分,弄那些有什么用。在为东南亚海啸灾区捐款时,我用零用钱捐200元,又是全班第一,我妈竟然说:“你这孩子真傻,你献爱心我不反对,可你们老师也要捐款的,你捐得这么多,不是给你们老师增加压力?”我想了半天才知道“增加压力”是什么意思,吓得我后面几天一直在观察班主任老师,看她是不是因为我捐得太多了而不高兴,可是并没有呀!我妈把人想得太复杂了。

我现在也学乖了,懂得什么样的好消息要告诉老爸,什么样的好消息可以告诉老妈。前两天我在艺术节汇演上得了一个朗诵二等奖,回家后就偷偷地告诉了老爸,我老爸请我吃了顿肯德基,还答应我对老妈保密。

要是按我妈的“交友方针”,最后我还是一个朋友都不会有――邹倩,女,13岁

从一年级开始,我每次交个好朋友,我妈都要“查户口”,问人家成绩怎么样呀,爸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呀。我妈还跟我透露了一个学习上力争上游的窍门儿,就是要跟成绩最好的同学玩,“要是你的成绩超过了她,或者她的学习成绩不行了,你就别跟她多来往。”“为什么?”我妈眉毛都立了起来,“因为你从她身上再也学不到东西了呀!跟功课最好的小孩在一起,你才有动力力争上游啊!”表面上,我听我妈的,事实上,我最好的朋友是两个成绩中等的女孩,她们乐观、善良,手还很巧,能做一流的手工装饰品。我有了烦恼时可以跟她们说,她们会宽慰我。跟太好强的同学在一起,是很累的。我也不想每次都得第一,好多书上不是说,要教育孩子有一颗平常心吗?我觉得平常心比分数更重要。当然这话是不能对我妈讲的,她一定不会同意我的说法的。

专家提醒:

在调查“孩子太要强,是忧还是喜”的问题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家长“赢得输不得”的思想,比孩子更严重。而且越是自己做着一份平凡工作,就越要强,越是背负着“我的希望全在孩子身上。他输了,我这辈子白活了。”鉴于在外谋生的艰难,他们倾向于过早地将“你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思想灌输给孩子,逼出孩子的一份竞争动力来。这类家庭里出来的孩子,也许成绩不错,但普遍心理脆弱。一旦他从成绩榜上掉下来,轻则抑郁不振,重则会干出出走自杀之类的极端事情。孩子对输赢、对成绩要有一份平常心。首先父母要有一份平常心,很多有见识的家长都认识到:太要强,有时反而使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连“规定动作”都会走形。因此,孩子如果已经很要强,我们做父母的,理应在“大赛”来临之际有意识地给他减负:学会体谅孩子的压力,做他的心理医生。如此不仅有利于孩子在关键考核中正常发挥,更可融洽亲子关系。

(责编 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