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国博物馆也有这天:收藏中国赝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国博物馆也有这天:收藏中国赝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既爱又怕,是欧洲博物馆对馆藏中国展品的态度因为他们会一直担心这些来自远东而且没人懂的古董是假的。

在这方面,“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博物馆)的心态最为复杂。这家英国久负盛名的博物馆,是收藏中国艺术品最多的欧洲博物馆之一。但当它最近举办中国古代名画展时,并没有拿出馆藏,而是从中国多家博物馆以及世界各地租借艺术品来办展。

英媒对此的解释是“由于担心藏品是赝品,不得不从美国、欧洲和中国外借真品”。由于是1935年以来伦敦第一次举办中国名画的综合性展览,所以英国人在这里看到了郑板桥真迹,敦煌画师的丝绢制品等珍品。当然,他们也发现V&A博物馆露了怯《星期日泰晤士报》直截了当地认为,在V&A收藏的70件明清绘画作品中,超过四分之三是伪造或临摹的,真迹难觅其踪。

报道披露,这些绘画作品大多在20世纪前期因各种机缘被赠给博物馆,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博物馆都从未有过懂中文的馆长,因此馆方无法判断这些赠品是真是假。后来曾游学中国的牛津大学教授克鲁纳斯担任馆长后,才发现大部分画作并非真迹,便将这些画作默默藏到幕后,让它们远离公众视线。

作为一个普遍现象,大英博物馆也不能免俗。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6世纪到20世纪的500幅中国画作中,许多作品的真实性依然存疑。和V&A一样,大英博物馆从未公开这一疑虑,而是将这些来历不明的作品划出永久陈列的范围,并解释说“这是因为画作材质娇嫩、对光线敏感”,不适宜长期展出。

把疑似赝品藏起来,是大部分博物馆的对策。因为暴露在公众面前的机会越多,越容易被识破。2007年,德国汉堡人类学博物馆在“死后的力量”展览中展出了八个兵马俑。事后,这些兵马俑被眼尖的参观者认出为假货,馆方不得不道歉并给超过10000名购票参观者退款。

这位“眼尖的参观者”是来自中国西安的官员。他知道中国并未向德国租借兵马俑,由此意识到展品是假货。向博物馆提供“兵马俑”的德国展览公司事后表示,他们的兵马俑来自中国政府下属的研究机构,不能算赝品,只能算仿制品。

事实上,许多中国赝品出现在欧洲博物馆,并没有包藏太复杂的秘密。克鲁纳斯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举了一个例子,说曾有一位妇女想通过他捐赠一套茶具给博物馆,并称它们是先人参加英国在华战争(编者注:据原文推断应为鸦片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时从中国带回来的,但克鲁纳斯告诉她,其实它们来自日本,而且生产于1930年前后,可是该妇女一直不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