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展等级之“深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展等级之“深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考点揭密】

关于“深刻”,《考试说明》有三点具体要求:(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以河水作比喻,现象如同浮在面上的泡沫,本质则像底层的深流。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现象人手,如果我们能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就能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写记叙文,要能从具体的事件、场景、环境中发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写议论文,要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有后果就必然有前因,要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陈旧的、大众化的观点,不能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所持观点应该具有时代感、前瞻性、震撼力,能够启人心智。

【秘笈速览】

以上三点要求,在不同的文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对于记叙文来说,“观点具有启发性”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深刻”。主题深刻,既需要在记叙和描写中体现,也有必要运用适度的议论和抒情把深刻的道理点出来,即在表达方式上,可以夹叙夹议,以议带叙,以叙证议。如果选用散文写法,在结构形式上,可采用断想式,把完整的材料、事件切分为若干碎片,并由议论性的句子串起来。这种散文的典范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帕斯卡尔的《会思想的苇草》。

对于议论文来说,“考点揭密”中的三点要求往往体现得比较全面、直接。下面专门谈谈议论文如何做到“深刻”。

1.针对:要具体明确

命题人为我们提供的往往是一个“纷纭复杂的问题表象”,而越是表象的问题,越是显得空泛。如果不曾把“问题表象”进行具体化、明确化,就轻易地套用万能的“辩证法则”,那么尽管说理辩证,却仍然是不能新人耳目的。这说明,辩证未必就深刻。有不少考生思维不够深刻,就是因为不能把“问题表象”具体、明确到某一群人、某一类事物、某一个领域等等。只有针对性非常具体、明确,才能做到“化大为小”,拨云见日,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大”的问题表象,针对的对象、领域必然是“多”的,那么何种对象、领域更具有针对性呢?这就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比较,然后找到最能引人瞩目的一个对象、领域。比如,“杀鸡吓猴”与“杀猴吓鸡”这一辩论,哪个更具现实的针对性?当然是后者,因为权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最容易导致腐败,权力越大导致的腐败程度往往越高,所以惩治腐败要在高层中下大力气,这样“杀猴吓鸡”的说法就要比“杀鸡吓猴”来得深刻。

2.分析:要细致入微

找到了“问题表象”的针对性后,要学会把大道理切分成若干个小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表象”进行多面观、面面观:大而言之、小而言之;正面、反面;历史、现实;远的、近的;事发前、事发后;中国、外国;情、理、法;显性、隐性;柔性、硬性……譬如有这样一则消息:6月2日,河南某中学对该校在前一天岗位考勤中因各种原因缺席或迟到的22位老师,作出了“罚款100元+张榜公布+大会点名批评+请家长”的严厉处分。对此现象,有人从法、规、情、理等不同角度一一地进行周密的分析,指出校方的做法“不合法、不合规、不合情、不合理”,把道理讲得非常深刻。

3.联系:要环环相扣

讲道理,尤其是讲深刻的道理,最忌讳孤立地看问题。一个“问题表象”,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其他“问题表象”一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这无数的联系中,我们要善于找到距离最近、关系最紧的“问题表象”,因为它们的发生、发展最合乎内在的逻辑。譬如鲁迅先生谈“拿来主义”,巧妙地找得了相邻的概念“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以及对方的“送来”等,并一一理清其区别和联系。又如,有人谈补课现象时,由“高三补课”联系到高一、高二的补课,从而得出一个深刻的结论:一学期太久,“只争朝夕”,一个个教师都被要求争时间、赶进度,尽量压缩“本分”内容的教学时间,然后不得不接受高年级“压倒性的任务”。也就是说,高一或初一的教师要提前教授高二或初二的章节,高二或初二的教师要提前教授高三或初三的单元。打个比方,高三、初三的一块砖压过来,基础年级的砖不得不跟着倒下。我称之为补课中的“多米诺效应”。

【满分再现】

蓦然回首,莫要放手

上海一考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治学的最高境界比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因斯坦也说过:“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东西方学者的共识告诉我们,灵感这一人们心灵中一闪而过的微光是多么珍贵和重要。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在抱怨灵感的缺失,尤其是对所谓“搞文艺”的,认为他们精品着实不多。真是这样吗?灵感这一微光,真的只在天才心中闪过吗?我以为不然。谁没有悲苦孤独地走在寂寂的荷塘,看那出水很高的荷叶下奶白色的水?谁没有在英雄的事迹中沉浸陶醉,大张双臂感受伟大的“停顿”?谁没有见过向日葵那金黄的色调?凡此种种一闪即逝的共鸣,休说专业者,我辈凡人皆有。可为何只有天才的大家才为我们留下了一篇《荷塘月色》、一首《英雄》、一幅《向日葵》?

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人们往往会将它轻易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又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如今这种情况更多见,究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标准化”时代里,不允许有“异端”。“权威”、“专家”、“大师”层出不穷,他们把持了话语权,制订出条条框框的“标准”压抑了灵感,阻断了普通人成才的途径;二是“全球化”时代里人们的从众心理被无限放大。当个人被置于全球这一更大的“集合”下,汹涌澎湃的“群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将灵感扑灭,将平庸之作炒作成“精品”;三是商业化大潮将一切文化产品搞得像批量生产的肉鸡、奶粉一样。

不错,标准的普及有助于界定,但真正的灵感、天才决不限于标准。卢梭的观点不为当时主流社会所接受,他在痛苦徘徊后醒悟:“我凭什么怀疑自己全部由思考与理智得出的结论呢?”百年后他的灵柩进入先贤祠,棺木上写“此处安息着自然和真理之人”。全球化的大潮确实有助于文化普及、大众进步,但真正的灵感却决不是浑浑噩噩的大众所能发扬的,须有雄心、有坚持。卡梅隆在成为导演之前只是个卡车司机,他说:“当看完《星球大战》后我出了一身汗,我意识到再不动手拍一部电影,好电影就要被拍完了。”当《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封王的那一刻,他喊出了“我是世界之王”。

我们无须羡慕卢梭、卡梅隆,事实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带来心中悸动的光芒,抓住它、呵护它,无论它多么渺小,最终都能结出甘美的果实,也许这果实是微小的,但它带来的满足远胜于你从天才的大树上所摘的同样味道的那一枚。

当然,灵感也来自积累和努力的铺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是人生之河航行中那“蓦然回首”见到的一尾鱼儿,莫要放手,使它溜入别人的渔网。如此方能使行程更加美妙而鲜活。

【写作借鉴】

作者审题准确,把“微光”比喻为灵感。开篇便扣题“蓦然回首”,然后用爱因斯坦的话直接点明话题“灵感”,并正面提出观点:“灵感这一人们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是多么珍贵和重要。”接着,作者并没有像通常那样,简单地堆砌例子,而是在“深刻”上做文章:

首先,使用了朱自清、贝多芬、梵・高三人的典型例子,他们分别在文学、音乐、美术方面有造诣。举例子最容易忽略分析,使说理流于表面,以致于影响议论的深刻性,可是第二段读起来,似乎不是在举例。原来作者从宏观框架上是以分析来带动事实,以说理裹挟例子,先后使用了六个问句,把普通人对待灵感的态度和取得的结果跟这三个名人作比较,启发人们认识到灵感的普遍和珍贵。

其次,作者在第三段中,极其成熟、非常大气地深挖出普通人放弃灵感的原因,并且在考场上一下子揭示出“标准化”、“全球化”、“商业大潮”等三个方面的原因。什么叫层层深入?这就是!什么叫条分缕析?这就是!什么叫细致入微?这就是!这真是非常了得!这是大多数考生无法达到的说理功力。

最后,作者强调并不是有了灵感就能成功,还需要“积累和努力”。这又使文章深入一层,拓出更广阔的境界。说理如此环环相扣,真让人佩服。

总之,文章素材丰富,内容充实,语言老练、活泼、俏皮,更以思想深刻征服读者。我们应该向这位作者学习,不仅积累素材,锤炼语言,更要丰富思想。

【素材积累】

尽管我们提倡在考试作文中不要做一个“偏激派”,但如果思考能力强,思维水平高,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也可以偏激一点。与其贩卖政治教科书上大众化的辩证常识,人云亦云,来填补思想的空白,倒不如说一点偏激的道理。偏激的思想往往有着片面的深刻,它较之于四平八稳的平庸,对于思想的反映有着更大的价值。它带给我们的是警醒,是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是新的视界的凸现。比如,针对“国耻日”,有人这样写道:“在日本人早已抹平伤痛,大步迈进之时,我们还在一块一块地撕开伤口上的纱布。中国人不断在喊‘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一直在想‘我怎样才能进步’。”该文作者反弹琵琶,虽有偏激之处,却有独到见解,使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