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任务驱动式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任务驱动式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任务特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说明该方法的优越性,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任务驱动;兴趣;协作

1.前言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从无到有,教学模式从借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其中,任务驱动就是典型的一种新兴模式。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指的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要求或自己的某些需要而去完成某项工作的教学方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地探究问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他们信息素养,维持学习兴趣。这些任务具体来说可以是编辑一篇文章、画一幅图画、做一张表格等,也可以是完成一个调查报告,一个多媒体展示作品,甚至还可以是设计建设一个网站。

2.任务的特点

(1)整体性

任务的整体性是指任务应该有一个总的概括,一个框架。既不能太小、太琐碎。也不能太大,太分散。比如说,任务可以是制作一张电子板报,可以是完成一个主题的幻灯片设计。而不能是文字输入,不能是插入图片,也不能是设计一个生动课堂讲义这种过大的题目。

(2)开放性

任务不能拘泥于特定的形式或者方法,任务设计目标在尽量涵盖学习的知识技能,允许多种多样的完成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做出不同的结果,结果越多,形式越多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越快乐,教学也就越成功。

(3)与学生认知水平相近

任务设计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及生活实际,教学内容既要选择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事例,又要采用趣味直观的方法。不能太过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应该让学生有“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如果需要解决问题知识的层次过深、跨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或过剩,很可能出现半途而废现象或者感到无事可做,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食品图片分门别类存放于不同的文件夹里,然后让同学们根据个人爱好自行搭配一顿丰盛的晚餐,从不同文件夹中寻找喜爱的食物并粘贴到PPT或者word文档中。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进来,看看他的搭配是否也是别人喜欢的,是否是健康的等等。教学内容只有与学生学习或者生活环境紧紧相连才会被学生轻松吸收。

3.任务驱动法的实施

(1)小组协作,竞赛激活

小学生尤其是年级较低的小学生对新知识接受较慢,如果一个人单独完成任务,首先限于能力可能会出现很多种问题;其次,一个人完成任务的兴趣远不如大家一起协作完成大。在这种情形下,小组协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任务步骤规划,到具体操作,再到完成后评价比对。小学生们往往都很争强好胜,对竞赛性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比如,在指法练习这节课中,教师首先可以截取一些学生们喜欢的材料录入,然后分小组竞赛,比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有效地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使学生在竞赛、游戏中无形地就把知识掌握住了,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同时,学生全面参与也进一步完善了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当学生将任务完成后,举行一个成果展示会,各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由其他组的同学提出意见,老师进行适当点评。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让学生更加明确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当然,教师依然要做好引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深化知识点。

(2)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创设情境,呈现任务的设置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比如课程设计“发现祖国山河之美”,这个任务就涵盖了两个分任务,第一是学会在网上查找需要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第二是整合这些资料,并将其做成电子幻灯片呈现给大家。这个题目可以搜罗的信息十分广泛,给学生极大的空间,引发学生极大兴趣。同时,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冲突,学生会拟定新的学习计划和完成任务的初步实施方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3)注意保存,要有点评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知识的讲解,重视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而忽视保存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做的仅仅是一份份零散的作业,老师的工作也止步于批改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完成任务产生厌倦,完不完成或完成得好不好都得不到评价,只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分数而已,自然会失去兴趣。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建立学生档案袋来记录学生的作品,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后把作品上传至档案袋,这样既可以防止学生作品丢失的现象,又能记录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在档案袋里,教师和学生可以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且可以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给学生以鼓励。

4.结束语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好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曹子梅.浅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双驱动”[J].信息技术课堂,2006年8月.

[2]黄伟.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研论坛,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