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作文:让学生处于婴儿般的“发现”状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作文:让学生处于婴儿般的“发现”状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类只有永远保持发现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才会不断产生学习、探索的热情与冲动:这正是一切创造性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原动力。习作亦如此,如果它失去了学生对生活(包括习作本身)的“发现”意识,其终究将沦为学生的精神负担。钱理群教授说:“中小学的写作教育如果能引导学生永远处于婴儿般‘发现状态,那就不仅为学生的终生写作,也为其终生精神发展打好了一个底。”所谓“婴儿般的‘发现’状态”,就是让学生对习作保持婴儿“第一次”看世界的新奇感,习惯性地用初始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感悟、思考生活中的一切,以求产生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唯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给学生的习作生活注入不竭的原动力,使他们时时、处处保持着言语生命的“新生”状态。

一、寻觅儿童的意义:发现“原来这也可以写”

当下师生一起做游戏、做实验、做调查,当堂“生成作文”的“作前指导”课十分盛行。特级教师管建刚认为这是基于一种悲观的假设——当今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管老师分析了“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生活,推理出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取之不竭的写作题材。丰富的生活为什么不能转化为鲜活的写作题材呢?因为“生活经历”不等于“写作内容”,两者之间的转化需要一个中介:学生对生活的“心灵的发现”。只有生活印在童心里,才可能转化成“心灵的文字”。要让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属于儿童的意义,关键是培养学生发现的意识与习惯,时时处处保持“发现”的状态。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逐渐从“我实在写不出”发展到“原来这也可以写”,甚至进入“原来什么都可以写”的状态。

1.“发现”,在日常操练中养成

“发现”的意识和习惯是可以通过操练来培植的。模拟电台节目开展写“一周要闻”活动,效果甚好。每生设记录本,每周记四条新闻,班级新闻、校园新闻和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文体新闻各一条,并就最有“感觉”的一条发表评论。每周开一次新闻会,评选出“十佳新闻”贴于墙报专栏。只要长期坚持,学生就会渐渐长出一双“内在的眼睛”,捕捉“心灵感觉”的眼力也会渐渐敏锐、深刻。

2.“发现”,在同伴唤醒中丰富

“成人化”的作文指导造成童心被泯灭。为童心“解蔽”的最好办法之一是让“童心”来唤醒“童心”。笔者常从学生随笔中捕捉那些易被学生忽视、或者出于某种疑虑不愿意写的精彩生活,开展主题随笔活动,用同伴的“发现”来唤醒沉睡的记忆,启发学生重新发现。

3.“发现”,在教师引领下提升

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发现”的能力需要在老师引领中提升:向学生展示老师基于儿童又高于学生的“发现”。“师生同题随笔”十分有效:师生围绕事先确定的一个“发现”对象或者范围,各自去“发现”、写作,在比较中实现引领。

主要做法有两种:一是老师出题,作后“PK”。写“秋天的树叶”,多数学生停留在秋叶的外在美,笔者则写了秋叶离开大树妈妈的从容与无悔,让学生获得心灵的感化。二是学生出题,作后“PK”。学生集体讨论确定题目(教师回避),师生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习作,然后确定一个重点进行交流评点。这样的活动,需要老师保持平和的心态,因为有时自己不如学生,这时教师就要真诚地褒奖学生,强化学生“发现”的积极体验。

二、关注言语的得失:发现“原来可以这么写”

当学生渐渐进入“发现”的状态,就会逐渐产生“其实什么都可以写”的灵感与自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文教学大功告成了。我们还需要将学生“发现”的触角引向言语形式——关注言语的得失,善于发现更好的言语表达。

鲁迅先生不但主张“多看大作家的作品”,还主张读那些大作家“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不容易看出,也很难领悟。因为对学习者来说,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笔者从中得到启发,将这种方法迁移到小学作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善于对自身和他人言语形式的“发现”意识和能力。

1.制造“半成品”,经历“不应该这么写”

我们无法找到鲁迅所说的“半成品”,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现状精心“制造”。著名青年教师蒋晶军执教的《趵突泉》,有一个令笔者拍案叫绝的片段:蒋老师就原文中“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这句话,“制造”了这样的“半成品”——“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扁一点的水泡,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后就碎了;然后又来了一个!”于是引导学生演绎了老舍先生修改的过程。蒋老师最后启发学生:“你看,这就是好的语言,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小泉的姿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当时丰富的情态。”蒋老师这样设计教学的初衷可能不是笔者所论述的,但是它恰恰让学生真切经历了“不应该那么写”而“应该这么写”。这种设计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迁移性。

2.与“成品”比较,顿悟“原来可以这么写”

就相同或相近的题材,让学生的习作在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与作家作品之间进行比较阅读,也能发现自己言语表达的得失,生成“原来可以这么写”的顿悟。

笔者实践有三种基本方式:(1)同伴横向比较。围绕某个习作点选出部分具有典型可比性的随笔(片段),组织学生进行比较;(2)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半成品”与“成品”之间纵向比较。教师就某学生具有潜在提升价值的随笔进行个别指导、修改,使之“成品化”,然后在全班进行案例式比较;(3)同素材随笔与作家作品比较。这三种方式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综合起来进行。

三、追求自我的个性:发现“原来我和你不一样”

所谓“不一样”,就是文章思想内容上表达的是作者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言语形式上彰显的是作者鲜明的表达个性。寻求思想内容与言语表现的“不一样”应该逐步成为学生自觉的言语思维习惯,使他们不论是听和读还是说和写,首先追寻其中“我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什么。

1.专训“不一样”的意识

潘新和教授认为要学生写出“不一样”,可以从阅读课文中寻找“不一样”开始:“读书能着眼于‘不一样’,读得多了,学生的心灵也会不知不觉地丰富、敏感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的眼光也会变得‘高’了,变得‘不一样’起来。捕捉到与事物接触间的那份奇异的心情,从表面相似的事物中识别出细微的差异,这些,也便是学生了不起的‘发现’。”笔者对此进行了“小学化”改造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