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技术理论型新授课课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理论型新授课课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技术课程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因其具有概括、抽象、专业的特点,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在课前准备中感觉比较棘手,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讲不透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枯燥,难于理解,提不起兴趣,这大大影响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本文试从基本概念、原理与实际运用有机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表达,理论联系实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理论型新授课的一般教学方法。

一、理论型新授课的特点

理论型新授课的特点是理论性强,知识点非常抽象,学生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学习过程中感觉理解困难,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学效果不佳。针对其特点,我们在研究课中采用“抛出实际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总结建构知识体系”的策略,倡导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型新授课的一般教学结构

1.教师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2)引导探究;(3)总结建构;(4)巩固测试。

2.学生学习环节

(1)分析问题;(2)自主探究;(3)自主建构;(4)总结提升。

3.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析问题

在理论型新授课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做充分的准备,从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出发,结合新授理论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信息及其特征”的研究课中,创设“野外生存需携带哪些物品”的情境;在“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研究课中,创设“网络故障”的情境;在“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的研究课中,创设“给国外的朋友邮寄包裹”的情境。在情境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激情被点燃,求知欲望高涨。

第二阶段:教师引导探究,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他们自主分析问题,确定探究目标,制订探究计划,实施探究活动。在“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研究课中,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网络故障”,学生探究排查硬件、软件故障;在“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的研究课中,组织学生模拟邮寄包裹的整个过程,体验不同角色各自发挥的作用。通过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先有了感性的认识,为第三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建构知识体系

通过前一阶段的探究,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原理进行形象化的表达,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教师引导他们分析内涵、交流再探究,建构知识体系,形成概念图。在“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研究课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的作用”,使学生对计算机访问因特网的整个过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通过自主归纳建构,使得原本难以理解的原理、概念更易掌握、吸收。

第四阶段:巩固测试,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后,应利用练习、测试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达到理论指导实际,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研究课中,教师在巩固阶段预设了多个网络故障,学生根据已经习得的知识分析故障原因,

很快就排除了故障。通过总结提升,有效提高了学生知识迁移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课,我们总结出了理论型新授课的一般教学结构,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的理论较多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可以帮助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教师从容面对学生,快速胜任课堂教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精彩。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