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他国“均贫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他国“均贫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人性化的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美国联邦政府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最有效的手段。美国的税收法律自1913年联邦税法编成后,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日臻完善。

美国个人所得税所涉及的收入范畴非常全面,囊括了劳务报酬、经营所得、财产交易利得、利息、租金、股息、保险合同的所得、退休金、继承所得、遗产所得等等数十项个人收入。

在统计出个人所得全额后,又分线上扣除和线下扣除两项不同的税收减免政策。线上扣除主要包括经营费用和亏损、夫妻赡养费支出、迁移支出等项。线下扣除包括税法规定的分项扣除项目,如部分医疗费用、100万美元一下购买住房时贷款利息费用、不超过总所得半数的慈善捐赠等;和个人宽免额,如单身免额、已婚免额、户主免额等。此外,美国实行“宽免额分段扣减法”,用以调节高收入人群的纳税比例。当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后,个人宽免额部分要按一定比例减少。当收入达到更高的一个水平后,个人宽免额将全部取消。

美国个人所得税按照纳税人家庭的不同情况,对纳税者的全部应税所得按四种不同申报方式,分别为已婚联合申报、已婚分别申报、单身和户主四种方式。同样的个人收入,若采用不同的申报方式,税率则不相同。比如,同样是10万美元的个人所得,按单身申报方式则税率为28%,按已婚联合申报方式则税率为25%。人性化的纳税制度考虑到了不同家庭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负担不同,更能体现量能纳税的原则。美国还充分考虑了低收入人群的利益,低税率的级距较大,充分体现了公平社会的原则。目前个人所得税已从一个次要税种成为美联邦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近年来,个人所得税一直占美国联邦税收的40%以上。

此外,美国公民一出生就可获得一个社会保险号码,其所有经济活动和个人财务资料都与此挂钩,个人所得税记录也包含其中。在强大的电子网络支持下,通过高效的信息稽核系统,税收部门可以随时对纳税人的各种信息进行交叉审核,有效地实现了对纳税人诚信纳税的监控,打击了偷税漏税。

英国:财富增速穷人更快

收养流浪犬能够得到补贴,单亲妈妈可以向政府申请一套住房,看病不需要花一分钱,建筑工人的薪酬高于大学教授,乞丐也可以有工作⋯⋯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已是习以为常。

英国是最早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可追溯到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当代英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在二战后逐步完善起来,其养老金制度(Pension)、保障性公房(Council Housing)、国民卫生服务(NHS)等政策,至今沿用。

英国的国民卫生服务体系是英国社会福利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英国所有的纳税人和在英国有居住权的人都有免费享受该体系服务的权利。在门诊及检查阶段病人不需要支付一分钱,如需要医生开药,则需交纳7英镑左右的处方费,之后由病人自行携带处方到药房免费领取药品。

尽管英国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但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持久战中,英国政府始终坚持“授人以渔”的原则。义务教育无疑是最好的开端,一方面整体提高全民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限制了贫富的代际转移。自1902 年教育法确立后,英国教育行政管理形成了独特的中央和地方共同合作的“伙伴关系”。1965 年以后,中央政府在义务教育总开支中占60%左右的份额,地方承担36%,仅仅只有4%来自于捐赠和学费。这确保了穷人的孩子能与富人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

此外,工业化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英国的贫富分化趋于地区化。针对低迷的就业率,英国政府圈出了四大财政援助特区(东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和北威尔士地区)。援助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厂商到特区投资,为企业提供就业补贴,以及服务业的地区性补贴。一系列财政政策明显提高了地区就业率,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质量。

世界经合组织报告撰写人马克・皮尔森说:“在英国,位居社会层面两端的富人与穷人同时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果实,然而很显然的是,穷人财富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富人。”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

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在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下,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从缩减贫富差距角度来看,日本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下,引入了“最低工资制”,同时扩展了社会保障计划,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希望以此消除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池田内阁1961年制定了目的为“增加从事农业者的收入,使其达到从事其他产业者的生活水平”的《农业基本法》。1963年政府又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中小企业的设备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以便提高它们的劳动生产率。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日本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造就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 “黄金十年”, 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并使日本在1968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经济强国。。

尽管解决收入分化的问题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绝非其全部内容。倍增计划还包含了产业、区域、财税、投资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规划。这些规划以促进经济增长为根本目的,同时体现了充实社会资本、刺激消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培育人才、振兴科技、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等众多考虑。

巴西:“零饥饿”计划

自上世纪70年代,巴西经济高速发展,但财富的蛋糕却被不平等地切分。全国近50%的财富集中在占全国人口10%的富人手里,而50%的穷人只能分摊10%的财富。贫富差距的沟壑不断扩大,使巴西的社会矛盾变得十分尖锐,罢工、骚乱时有发生。

2003年1月卢拉就任总统以来,推出了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的“零饥饿”计划。每天中午,巴西的穷人只要花1雷亚尔就可以在“大众食堂”饱餐一顿。每逢圣诞,食堂还免费向穷人开放,并可领取慈善机构赠送的生活用品。计划推出迄今7年有余,巴西已有2000万至3000万人脱离贫困线,另有3100万人进入中产阶层,基尼指数不断下降。

作为“零饥饿”计划的一部分,“家庭补助金”计划也是一项著名扶贫措施。低收入家庭只要保证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定期健康检查,即有资格获得政府提供的救助金。

此外,卢拉政府还推出“第一次就业计划”,每年至少解决20万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政府从“扶持劳动者基金”中拨出专款,授权职业培训机构对16到24岁的青年人进行培训,并且要求培训结束时至少要有30%的受训者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