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互文视域下译者的语境重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互文视域下译者的语境重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互文性理论改变了人们对文本、写作及阅读的看法。翻译因而成为一个以原文为基础、以其它文本(广义的文本)为参照、通过互文改写进行构建译文语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通过关联与指涉完成视界融合,最终建构一个引导译文读者阅读阐释的空间。

[关键词]互文性;译者;语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25 — 02

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何文本都是由马赛克似的引文拼嵌而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Hatim, 2001: 125)因此,互文性理论打破了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关系,使其成为互文关系。翻译研究的互文性以文本为入口,涉及译者、读者、作者、语言、符号、文化、文学、社会、历史、权力话语、宏观视域、微观应用等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广义的文本中的一员。(秦文华,2006:139) 翻译因而成为一个以原文为基础、以其它文本(广义的文本)为参照、通过互文改写构建译文语境的过程。

一、译者的互文语境构建过程

Andre Lefever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Lefevere, 2004: vii) 但是,作为译者的改写者要遵循翻译规范,在原文基础上对原文本做一些重写和改造,实现互文关联和多重视界融合,服务于译文语境的构建。

1.互文改写:语境构建的方法

沃夫冈·伊塞尔认为互文性的产生首先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前文本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及文学的等各种前文本进行选择,再把选择的内容———互文本与作者自己的虚构和想象结合起来,纳入新产生的文本中。(程锡麟,1996:77)译者身兼读者、阐释者、和作者三重身份。译者履行完读者和阐释者的身份之后,以作者的身份对原文进行有意识的改写。翻译改写释义而不是原文的表面结构,于是便增加了故意操纵或者其他性质操纵的可能性。(孙艺风,2007: 27)译者作为作者,在转换语言符号的同时,一方面经受着因原来文本意义的多元性而带来的困扰,一方面进行着与他文本或他译者的相互模仿,关联等行为。

2.最佳关联:互文构建的本质

互文性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是受关联原则支配的。在译者进行互文写作过程中,关联准则同原作者的意图及读者的期待相关,译者会尽可能依据关联理论充分利用译语内共同的认知心理模式寻求最佳关联。(李庆明,张 恒,2009:96)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潜在语境( potential context),是其先前期文本、体验、文化的汇集。卡勒提议使用语言学研究中的预设方法,这包括逻辑预设、修辞预设、语用预设。(陈永国,2003:80) 通过预设将译文与某些前文本联系在一起,以增加译文的语境效果以期达到读者的最佳关联,是译者互文写作行为的努力方向。

3.视界融合:互文构建的空间

译者的互文改写是一种具有“复调性”的语境重构过程,它比一般的写作具有更广泛的空间和更深入的层次。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文本互文所挑战的是人类曾经拥有的一切文本,尤其是由这些文本培育出的“读者期待”(reader’s expectations) 和“阅读习惯(或程式) ” (赵伐,1998:54)互文语境的构建涉及是多重的视界融合,使语境重构变得艰难:作为译者的读者与原作者、原作读者及原作前文本读者的视界融合,译者作为目标语读者的原作者与译文目标语读者及译文互文本读者的的视界融合,这种多重的视界融合构成了互文性语境的框架,引导着译者翻译活动,指引着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取向。

二、译者的互文构建策略

哈蒂姆与梅森(2005: 202-203)认定两组互文性: 第一组包括参考文献的引用、陈腐的套语、文学典故、自我引用、谚语。第二组包括相关的体裁、论题或题目、类似的结构以及大体一致的功能。互文语境建构的改写可以体现在小到词汇、短语大到主题、语篇类型等层面上同其它文本对话。

1. 对原文语言形式的模仿

从互文性视角看,原文和译文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原文是译者可以参照的首选前期文本。译者以目标语对原文语言形式或修辞效果进行模仿,使译文读者有陌生感或新鲜感,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庞德在对中国古诗歌进行翻译时,为借鉴中国诗歌的意象表达方式,不惜违反英语的语法规则。从严格意义上讲,庞德的译文并不是翻译。但却因其别具一格在英语读者中受到了欢迎,从而到引发了美国的意象派诗歌运动。从这个意义说,庞德的译文又是成功的。

以更多样的方式阐释和复原,可使译入语读者即使在‘熟悉’当中也体验到‘异样’的感觉。(孙艺风,2004: 130)“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王安石)中的“绿”字原本是形容词,却被诗人用作动词,是非常规则的用法,但却是诗中最得意之笔。“绿”在英语中的对应词“green”也只是名词或形容词。在许渊冲教授的译文“The vernal wind has greened the southern shore again”中,译者也将“green”用成动词,违反了英语的语法规则,使译文读者同样体验了原诗由于表达的变异所产生的“春风吹过绿遍江南”的神韵。

2. 借用原文前文本的译文

翻译是不同文本的相互指涉的取舍过程。(罗选民,2006: 122)互文性使处于不同时空中的各种文本互相发生意义联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本家族,形成文本意义交互指涉的网络。因此,原文前期文本的译文与当下的文本译文的互文关联会增强译文在目标语中的生命力。

Time Inc. says Life is coming back,and if Life returns,can Look be far behind? 这个句子的第二分句就是以结构互文性的方式仿拟雪莱《西风诵》中的名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这句名言的汉语早已且家喻户晓。

3. 借用具有通感的目标语文化典故

尽管各民族的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地理位置不同,但他们作为人,一定会在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方面有诸多的一致性,这其实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互文性内隐关联或暗合。(秦文华,2006:165)。因此,译者可以使用目标语中与源语具有通感的文化典故(谚语、神话、传说、名言、名句等)在译文中重构语境。但由于不同文化间更多的是存在着异质性,可以借用的文化典故数量很少,使用也须谨慎而不至于产生歧义。

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被译为《魂断蓝桥》,与颇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蓝桥相会”传说产生的互文关系。译名即保留了原名中的关键词——也是片中发生爱情故事的主要背景——“桥”,又能在中国观众心中生产与原片相同的意境联想:失约、守约和殉情。若直译为《滑铁卢桥》,将会使中国观众联想到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惨烈景象,而非影片展现的凄美爱情故事。

4. 保留相通的互文符号

主题互文性是关于同一主题的指涉。同一主题在两种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对重构译语文本有很大帮助。因为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互文符很难做到的,它却是译者的最高目标。这种保留必须译者在通晓两种语言具有相通互文指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如把“破釜沉舟”译成了“burn your boats”。 两者指“自断一切退路”或“义无反顾”的意思。这两个词语不但字面意义相同,且有相似的互文本,属于相通的互文符号。译文与原文意义相通,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很难在翻译中实现。

5. 与目标语语篇类型互文

互文性会表现为对语篇的模仿、抄袭、滑稽的模仿、引语、驳斥抑或转换。(Hatim &Mason,2001:125) 语篇的类别确立了该种语篇的主体式样,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确立相应时代的主导文体风格和文学式样。某种类型的语篇适用特定的情景交际目的。译者在文本重构过程中,通过模仿、关联或暗合目标语同类语篇的先期文本,以某种目标语读者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义与意图,是译文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例如:

原文: 松二爷:这号生意又不小吧?(老舍《茶馆》)

译文:Song:Another big deal? (英若诚译)

此译文在表达上简洁上口,适于舞台演出。

6. 借鉴同一原作不同的译文

基于同一原作的不同译本,因为是同源的,所以它们之间也存在平行意义上的互文性。如果后来译本对前译本有所借鉴的话,那么它们之间还存在派生意义上的互文性。虽然每个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每种译本又是译者个性化创造的结晶。但是,无论哪一个译本也不能完全穷尽原作的含义。翻译使原作重新被赋予新的意义,原文的意义就在这些不同的译文之间相互补充,不断丰富,生成和发展。

文本作为一种互文建构,“不过是一种语言跨越的手段,它重新分配了语言次序。要理解它,只有依据它所依赖的先前文本才能完”(蒂费纳·萨莫瓦约, 2003: 2)。互文性翻译需要译者不仅要追寻原文的互文线索,而还要寻找目标语的先期文本,最终通过对原文的改写建构一个引导译文读者阅读阐释的空间。

〔参 考 文 献〕

〔1〕 陈永国. 互文性〔J〕. 外国文学,2003, (01).

〔2〕 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 外国文学. 1996,

(01).

〔3〕 蒂费纳·萨莫瓦约. 互文性研究〔M〕. 邵炜,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 哈蒂姆,梅森. 话语与译者〔M〕. 王文斌,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 李庆明,张恒. 基于译者主体效应决策模式的认知翻译过程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2).

〔6〕 罗选民. 互文性与翻译〔D〕. 香港岭南大学,2006.

〔7〕 秦文华. 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 孙艺风. 视角 阐释 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修订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 孙艺风. 翻译研究与文化身份〔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 (02).

〔10〕 赵 伐. 论文本的独创与互文〔J〕. 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 (03).

〔11〕 Hatim, Basil and Mason, Ia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2〕 Lefebv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13〕 Steiner,G.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