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及与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及与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与其专业求助意向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74名大学生,使用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Trust in Counseling Scale,TCS)、社会容认度量表等进行调查。控制认知变量(社会容认度、自我效能感、问题严重性知觉)、咨询经验及人口学变量(性别、人口来源等),分析信任度与大学生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结果:大学生TCS的得分为(7.61±15.92),女生TCS得分高于男生[(8.80±16.04)vs.(5.01±15.42)];信任度与社会容认度及个体求助意向呈正相关(r=0.23,0.30),而与问题严重性知觉呈负相关(r=-0.13);不愿求助者TCS得分低于高求助意愿者[(0.45±15.60)vs.(12.49±13.85),P=0.001]。信任中的“从业者能力”维度可单独解释自我求助意向变异的6%,是解释力最大的因素;可单独解释介绍亲友求助变异的3.5%,解释力仅次于社会容认度。结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略微倾向于信任,女性的信任度高于男性;信任度对求助意向有显著预测作用,信任度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寻求专业帮助。

【关键词】 信任;心理咨询;专业求助;问卷法

中图分类号:B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4-0249-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4.004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249-253.)

Correlation between trust of counseling and professional help seeking in college students

ZHAO Li1,JIANG Guang-Rong1,WANG Ying2

1School of Psycholog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be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Human Beings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Wuhan 430079,China 2High School of Xiaogan in Hubei Province,Xiaogan 432100,Hubei Province,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JIANG Guang-Rong,grjiang@ccn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trus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professional help-seeking behaviors in college students.Methods:Totally 274 college students in Hube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and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With making cognitive variables (including self-efficacy,perceived social acceptance,and perceived severity of the problem) and consulting experience under statistical control,and holding down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ust and 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intention was analyzed.Results:College students only slightly inclined to trust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7.61±15.92),females got higher score than males [(8.80±16.04)vs.(5.01±15.42)],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ing place variable.Trust had weak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erceived social acceptance and individual help-seeking behaviors (r=0.23,0.30),whil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erceived severity of the problem (r=-0.13).The "consultants' capacity" dimension could explain 6% of the variation,which had the largest explain strength,and could explain 3.5% of the variations in introducing counseling to its family and friends,whose explain strength was next below perceived social acceptance.Conclusion:College students are slightly inclined to trust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and females have higher level of trust.Trust may be a predictor in help-seeking behaviors,individuals with higher trust are more likely to seek professional help.

【Key words】 trust;counseling;psychological help seeking;questionnaire method

(Chin Ment Health J,2011,25(4):249-253.)

当个体面临心理困扰,其寻求精神卫生专业帮助的意愿,称为专业求助意向。调查发现,中国的自杀死亡者中63%有心理问题,但仅有7%生前曾寻求过专业帮助[1]。研究发现影响心理求助行为的因素有社会成见[2]、对心理疾病的认识[3-4]和自我表露的舒适度[5]等。中国的个体只有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时,才倾向于专业求助[6]。自己解决问题的可能性[6-7]、人格特质(例如神经质和精神质[8])、“面子”或重要他人的态度[6-7](后来被总结成“社会容认度”因素[9])也是影响专业求助的重要因素。关于求助行为的决策机制,阶段-决策模型将其视为一个内部决策过程,包括连续的三个阶段:问题知觉阶段、自助评估阶段和他助评估阶段[10]。以上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主体(当事人)的心理因素对求助行为的影响,客体(心理咨询)的影响研究仅限于社会容认度,即主体感知身边的人对心理咨询的评价及其带来的压力。但是事实上,相比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例如社会成见、预期利益),主体因素是更难以改变的。求助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评估,例如有效性、声誉、安全性等,就是求助者对心理咨询的信任。早在1970年,Fischer[11]的来访者专业求助态度的维度之一“对专家的信心”就是信任问题,只不过仅指能力上的信任。

信任的概念界定有不同的角度,如人格特质论[12]、关系模式论[13]、理性决策论[14]等。以关系模式论[13]为基本出发点,求助者对心理咨询的信任可界定为:在考虑寻求专业帮助或寻求专业帮助过程中,求助者基于对心理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认知判断而形成的心理咨询机构从业者能够履行其职责和义务的一种保障感。其维度包括诚信可靠、从业者能力、善意和行业规范性[15]。研究发现,不愿求助者在决策过程中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预期利益”(主要成分是预期效果)[7]。对心理咨询师缺乏信任,害怕和预见及与咨询本身有关的压力,影响专业求助态度[16]。大学生对咨询师要求较高,怀疑有余而信任不足,对建议打折扣,甚至隐瞒实情[17]。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对咨询师的评价和信任上,55.3%的被调查者表现出犹豫,32.5%担忧咨询师是否会为其保密,只有43.1%认为咨询师是合格的[18]。这些研究反映出当事人对心理咨询信任的一些情况,但是研究都比较粗浅,没有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由于以往研究[7-8]发现求助行为存在人口来源地和性别上的差异,为了考查这种差异是否可能和信任度有关,本文对不同来源地和性别的被试的信任度得分进行了比较。并控制以往研究普遍认可的影响求助行为的因素(社会容认度、问题严重性、自己解决的可能性),来测查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信任情况,以及信任与求助倾向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于湖北省两所高校中的自习室以及宿舍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0份。剔除没有听说过心理咨询者(3人)以及缺失数据达4个以上者,剩余有效问卷274份。其中具有咨询经历者有38人;男86人,女188人;文科生157人,理科生117人;来源地:大城市人(省会)29人,中小城市106人,农村139人;大一139人,大二65人,大三64人,缺失6人。

1.2 工具

1.2.1 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Trust of Counseling Scale,TCS)[15]

为自评量表,共20题,4个维度:诚信可靠、从业者能力、善意和行业规范性。采用-3“与自己完全不符合”到3“与自己完全符合”级计分,得分为正表示信任,得分为负表示不信任,绝对值越大倾向性越强。

1.2.2认知变量的测量

社会容认度:社会容认度量表[9],采用语义差别量表的形式,题干是“假如这段时间内,您经历了一些心理困扰,并且想去接受心理咨询,您觉得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眼里是――”。评价的部分由14对双极形容词组成,如“明智的-愚蠢的”,采用从-3“不同意”到3“同意”级计分。

问题严重性知觉:用总分10分来评价“在最近1个月内,您觉得自己遇到的心理困扰程度有多大”,分数越高表示知觉自己心理困扰的严重性越高。

自我效能感:用总分10分来评价“您觉得不依靠他人,自己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分数越高表示知觉自己解决的可能性越大。

1.2.3咨询经历及求助意向的测量

咨询经历:询问“你是否接受过/听说过心理咨询”,接受过心理咨询者为具有心理咨询经验者,没有接受过但听说过心理咨询者为无咨询经验者。

求助可能性:用总分10分来评价自己(或亲友)“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去接受心理咨询帮助的可能性是多大”,分数越高表示求助的可能性越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描述统计、正态分布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和来源地受试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评分比较

女生的诚信可靠得分高于男生;信任总分在性别上差异边缘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表1)。

2.2不同求助可能性学生TCS评分比较

自我求助可能性及介绍亲友求助可能性的得分分别为:(3.29±2.71)和(3.84±2.93),有18.6%的被试表示绝对不会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根据被试对自我求助可能性的评分( 1SD),将其分为高求助组(n=37)和低求助组(n=51),对这两组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后者(表2)。

2.3 信任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分析

信任总分与自我求助可能性、介绍亲友求助的可能性及社会容认度评分(17.04±13.44)呈正相关(r=0.23,0.17,0.30;均P

由于问题严重性知觉与信任度的相关最弱,为了进一步考查这二者的关系,把问题严重性知觉分为“严重”(n=50)、“不严重”(n=44)( 1SD),对其信任度各维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只在善意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28),严重组得分低于不严重组[(1.36±4.54)vs.(3.28±3.80)]。

2.4 信任对求助倾向影响的回归分析

用全部纳入的方法控制性别、年级、专业和来源地(第1层),以及认知变量(自我效能感、问题严重性知觉、社会容认度)和咨询经验(第2层),来考查信任对自我求助可能性以及介绍亲友求助可能性的影响,结果:回归方程显著(F=5.41,4.31;均P

为了考查信任对求助可能性解释力相对其他变量的大小,第1层采用全部纳入的方法对人口学变量进行控制,第2层用逐步纳入法分析信任各维度、自我效能感、容认度、问题严重性知觉和咨询经验。结果:从业者能力是对自我求助可能性解释力最大的因素( β=0.227,ΔR2 =0.081,F=4.83,P

3 讨 论

3.1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信任度

本文所取样本大学生信任的平均分为7.61(问卷分数为-60~60,负号表示倾向于不信任),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倾向于信任,但信任度不高。在所取样本中,只有1%没有听说过心理咨询,有13.1%具有咨询经历,说明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基本上每个大学生都知道遇到心理困扰时可以向心理咨询求助。但是数据同样表明,即使学生都知道心理咨询,他们的求助意愿却很低(自己求助及介绍亲友求助的可能性分别为3.29和3.84,总分均为10分),并且18.6%表示绝对不会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这说明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许多疑虑,仍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行业形象,减少学生的疑虑与错误认识,进而提高求助比例。

3.2 信任与问题严重性知觉及社会容认度的关系

本文相关分析发现,信任与当事人对问题严重性的知觉呈负相关,问题严重性知觉高/低不同组仅在善意维度上差异显著,说明知觉自己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反而更容易在情感上感觉心理咨询不安全(而非无效果),这可能是阻碍其求助行为的原因之一。问题严重性知觉还与社会容认度存在负相关,说明知觉自己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人还更容易把心理咨询当作难以被其他人接受的事情,这也可能遏制他们的求助行为。社会容认度与信任有正相关,说明社会容认度高的当事人,对心理咨询的信任度可能也高。这和信任产生的理论[13]相符合。信任的产生路径之一便是接受传媒以及亲友提供的信息,对心理咨询形成认知上可信度的判断。传媒和亲友的正面评价越高,信任度也会相应提高。此外,信任的诚信可靠维度上男性显著低于女性,这意味着以前研究中发现的求助意向的性别差异[7-8]可能部分是由于信任度不同导致;不同来源人口在信任度上不存在差异,意味着人口来源上的求助差异[7]可能与对心理咨询的信任无关。

3.3 信任与专业求助意向的关系

信任总分与自我求助可能性、介绍亲友求助的可能性存在正相关,高求助可能组在信任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求助可能组,说明高信任与高求助可能存在一致性,信任度高者求助可能性也高。信任中的从业者能力是对自我求助可能性解释力最大的因素(8.1%),对介绍亲友求助可能性的解释力,信任仅次于社会容认度。这说明在自我求助行为中,对咨询有效性的预期(预期利益)可能才是影响当事人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支持以往研究中专业求助态度量表纳入信任中的从业者能力维度[11]),社会容认度主要影响当事人向亲友公开承认自己对心理咨询的认可。善意和诚信可靠未进入求助可能性的回归方程,可能是因为理智上大家都知道好心未必能办好事,而且善意和诚信这类情感因素的影响往往在直观感受中才体现,没有处于咨询情境中的时候个体很难去想象它的影响,因此在真实接触前它的权重会被极大地缩小。行业规范性未进入方程,则可能是因为个体往往认为自己能够通过寻找一个好的负责任的咨询师来弥补这个缺陷,因此行业总体情况在当事人考虑求助问题时并不重要。

4 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并不能说明信任度、认知变量与求助意向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中对一些变量(例如问题严重性知觉)的测量比较粗糙,没有使用标准化的量表;样本取自武汉市,代表性有限。研究关注大学生群体,非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咨询的信任度及其特点如何,有待考查。消费领域有研究发现顾客的信任感会影响购买决策以及满意感[13-14],心理咨询中的信任如何影响来访者满意感及咨询效果的研究还基本上是空白,未来的研究可以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此外,分析心理咨询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而找到提高信任度的方法,也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Phillips MR,Yang G,Zhang Y,et al.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 [J].Lancet,2002,360(9347):1728-1736.

[2]Komiya N,Good GE,Sherrod NB.Emotional openness as a predictor of college student' s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sychological help[J].J Counsel Psychol,2000,47(1):138-143.

[3]Leong FTL,Zachar P.Gender and opinions about mental illness as predictors of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J].Br J Guid Counsel,1999,27(1):123-132.

[4]So DW,Gilbert S,Romero S.Help-seeking attitude among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J].College Stud J,2005,39(4):806-816.

[5]Vogel DL,Wester SR.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J Counsel Psychol,2003,50(3):351-361.

[6]江光荣,王铭.大学生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0-184.

[7]段文婷.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决策过程的特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8]徐丽.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实证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9]夏勉,江光荣.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5):892-900.

[10]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88-894.

[11]Fischer EH,Turner JL.Orientations to seeking professional help: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utility of an attitude scale [J].J Consult Clin Psychol,1970,35(1):79-90.

[12]Rotter JB.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personal trust [J].Am Psychol,1971,26(5):443-452.

[13]Lewis JD,Weigert A.Trust as a social reality[J].Soc Forces,1985,63(4):967-985.

[14]McAllister DJ.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 [J].Acad Manage J,1995,38(1):24-59.

[15]赵丽,江光荣,辜庆.大学生心理咨询信任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待发表.

[16]梅锦杰,隋玉杰.大学生的求助倾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10-215.

[17]杨宏飞,刘佳.875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618-620.

[18]张宁,李箕君,袁勇贵.心理咨询的现状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9(5):389-391.

[19]唐庄菊,汪纯孝,岑成德.专业服务消费者信任感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1999,49(3):49-51.

[20]陈艺妮.顾客价值、满意和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消费者的手机购买为例[D].吉林:吉林大学商学院,2007.

2010-07-2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