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巧导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巧导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堂导入犹如一篇文章的开篇,应该具有使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这句话很好地启示我们应该重视语文课堂的开场,巧妙地进行语文课堂的导入,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进行巧妙导入:

一、图像导入法

直观的图片和动感的视频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利用图像进行引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说屏》一文时,由于屏风在生活中很少见到,我们可以展示一些古代不同样式的屏风,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初步感受屏风的作用和特点。这样既能吸引住学生,又有助于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学《奇妙的克隆》开始可以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变出一大群猴子的视频,让学生对克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

二、故事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和与其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情绪处于兴奋状态。在教学《归园田居》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这个故事为学生对作者躬耕田园、矢志不移的决心的理解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在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用故事导入课堂,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三、音乐导入法

音乐导入就是根据文本的感情基调选用合适的音乐或歌曲来导入课文,让学生在没有深入理解课文之前就能通过音乐对文本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例如学习《水调歌头》时,我先安排学生欣赏一段优美抒情的古筝曲,来营造课堂的氛围,为学生对内容的学习搭建有力平台,初步把握诗歌基调,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把握。讲授《愚公移山》时,开始的一曲同名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寓言的内容和愚公坚忍不拔的精神,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利用音乐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情感,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的熏陶。

四、设疑导入法

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可以这样导入:鲁迅先生曾这样说过,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昔日仙湖般的罗布泊为何会变成变成地狱般的荒漠,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罗布泊变化的原因就像一颗小石子投进学生的心湖,荡起阵阵涟漪,大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们语文教师要巧妙设计导语,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上页) 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

中学作文不是教"写什么",而是教"怎么写",所以中学作文应围绕"怎么写"来建立自己的体系。文章怎么写出来的?一句一句写出来的,所以你必须会造句。一般说来,一句话不成文章,文章是若干句话连接起来的,所以你必须会连句。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仅仅句子能连接,连到后来,后面的句子已经和前面的句子全不相干,是不成文章的。所以整个文章必须有结构,写文章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你写的文章应当和你想表现的内容一致,就是说必须相似。归纳起来,形式方面的作文能力是四个方面,即造句力、连句力、结构力和相似力。中学作文的教学体系应围绕这四方面来构建。

另外,怎样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又不抹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快乐作文,需要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写作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事实上,在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所接触过的一切文明财富会在心灵中——首先在情感,内心感受中——留下痕迹。"教育心理学的"积极反应法则"也告诉我们:"让学习者自觉地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主动激发学习动机达到学习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人的兴趣是与对外界事物的需要密切相关的。需要即是欲望,欲望是否强烈往往决定着兴趣浓厚程度的高低。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强烈的需求感,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事实上,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有着得天独厚的一面,因为它更具人文性,更为感性,更有感染力,容易诱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从事学习实现学习目的的心理驱力。

而阅读与写作是相逆相通的。阅读活动表现在"文——意——物"的转化,正好是写作思维走向的逆运转。从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心理看:儿童和少年有很强的模仿本能,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发表欲。求知欲是阅读的内驱力,发表欲是写作的推动力。二者同时发展,互成正比,不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不断促进他们的发表欲,不断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是推动读写结合,双向互进的根本。 可见,快乐作文在理论上看,是完全可操作的。

培养学生喜欢、享受写作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我喜之,乐之,亦爱之。"这是怎样一种奇特而绝妙的感觉啊!是心灵释放后的安然,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更是对于自身一次完美的超越,一次挑战!"当"我要写"这种发自内心的愿望被诱发出来之后,学生的写作就会以写为乐,乐在其中。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文亦是如此。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实际,让学生尽可能地亲近生活,应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让学生尽可能少受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强化他们的写作主体意识,促进主动积极的发展。一旦封闭的"要我作文"向开放的"我要作文"转变,学生的写作素质便会提高,写作兴趣就能得到调动,笔下文章就会变得有生机勃勃,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