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洒泪泣血,至情至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洒泪泣血,至情至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以情真意切,凄婉动人而成为千古奇文,被称为“明文第一”。作者睹物思人,悼亡念存,娓娓细谈,笔意极清淡,而感情极深至。读了此文,读者无不为之动容。因为文中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事事关情,句句动情。作者归有光的感情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得益于他高超的抒情技法运用。

1.借平凡之景抒情

文章开头写景诗意荡漾,沁人心脾。修葺后的项脊轩,兰竹相映,人鸟相谐,月白风清,桂影斑驳,夜风徐来,兰桂影动,云烟满地,画意诗情,尽在其中。作者于轩中冥然兀坐,四时风景夺目而来。兰桂竹木,是君子品格的化身,杂植于庭,轩中人的精神品格即被物化。轩外兰竹,轩内主人,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轩中人的喜悦、悠闲、恬然自得之情及他的沉静、淡泊、勤奋之性。景可爱,情可喜,情景交融。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结尾惜字如金,融情于树。枇杷树是妻子亡灵的化身,作者睹物思人,对妻子的一腔绵绵情思全都蕴含于景物中了。它是一个特写,树长,人亡,物是,人非。朴素平淡的描写,震撼人心,意味隽永,寄托着作者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眷念。

2.叙琐屑之事融情

归有光的散文取材琐屑,且多是日常家庭生活之事。文中表现母爱,选择了“娘以指扣门扉”的生活小事与“儿寒乎?欲食乎?”的平常话语,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惦念与疼爱。轻轻叩门,关切询问,问饥问寒,折射着一个母亲最平常也最深情的呵护。选择了“以手阖门”,赠送祖传象笏,并叮嘱“他日汝当用之”的琐碎言行来书写祖母之爱。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喃喃自语,细致入微地表露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嗔怪和对孙儿的殷殷期望。为了表达对妻子的追思,作者选择了“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普通场景,夫妻有问有答,有教有学,志趣相近,伉俪情深。

作者经历了少年丧母,中年丧妻之痛,但他心中被生活的磨难煎熬到极点的这些情愫,并没有像火山一样迸发,作者只选取最平常、最琐屑的小事娓娓道来。但这些小事都是作者感受极深,历久不忘的,熔铸了无限的深情。

3.托普通之物寄情

作者表达自己浓重的悲喜情绪和对所挚爱的先大母、祖母、亡妻的怀念,这些全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小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小轩牵系着自己和家族,小轩的变迁反应了家族的命运的变化;小轩是作者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

文章题目是《项脊轩志》,文中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他怀念的是人,尤其是祖母、母亲和亡妻;但作者却不从人落笔,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而项脊轩作为绾合全篇思想感情的一个纽结,只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状物、怀人、抒情,三者水融。

4.直抒胸臆之语传情

作者在叙事中往往直接倾吐自己内心的至真至纯的感情,将自己的感受和叙事融为一体,造成一种如泣如诉的情调,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写老妪述说母亲的事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写出了作者对至亲刻骨铭心的哀思,委婉动人。又如写祖母探望孙儿一事后,“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怀才不遇,功名未就,辜负亲人的复杂感情如潮水般放纵奔流。这些直抒胸臆之语,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5.用叠词之美显情

文章六处用叠词来摹声、绘景和状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音乐美。用“寂寂”烘托环境的清幽,用“往往”来渲染门墙的杂乱,用“呱呱”来描写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地耸立,用“亭亭”。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

但作者不是用叠词纯客观的状物绘景,而是“随物以宛转”。既写物状貌,又写心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又流露出对分家之后杂乱无章的厌恶和不满;“姗姗”既写出了树影婆娑,也透露了作者对项脊轩无比深挚的感情;“亭亭”,既使人想到树的高大挺拔,又使人想到人的亭亭玉立,寄寓了作者对亡妻的感慨和惆怅。

总之,作者在行文中把悲喜之情,不老的亲情,寄托在景、事、物上,使得一枝一叶,总关乎情。深挚的情感,高超的抒情艺术,使得文章字字出肺腑,句句断肝肠,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