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采用艾慈灸热敷贴改制的隔物灸的临床观察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采用艾慈灸热敷贴改制的隔物灸的临床观察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卫生部北京医院针灸科北京)【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艾慈灸热敷贴改制的新型隔物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科采用艾慈灸热敷贴改制的新型隔物灸治疗120例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艾慈灸热敷贴改制的新型隔物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率分别达到91.67%和88.33%。结论:采用艾慈灸热敷贴改制的新型隔物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关键词】艾慈灸热敷贴;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08-01 隔物灸又称间接灸,传统的隔物灸是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的皮肤与燃烧的艾炷之间用姜片或盐或其他材料隔开,而进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也从多方面证实隔物灸疗法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循环,调节神经等功能作用。但其操作比较复杂、耗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中医针灸知识的人员操作,不适于随身捷带和家庭使用。我院于2011年3月至6月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艾慈灸热敷贴代替艾条改制的新型隔物灸进行了临床实验。针对120例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进行了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3月至5月经检查符合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疼痛诊断标准的的患者120例,年龄26~65岁;病程最短28天,最长17年。所有病例均经CT或X线拍片确诊,并对心脑血管等严重原发性疾病、骨折等疾病及妊娠/哺乳的妇女予以排除。其中颈椎病24例、肩周炎24例、腰椎间盘突出24例、腰肌劳损24例、风湿性关节炎24例。1.2 治疗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隔姜灸,B组采用隔盐灸。每组病例为60例,每组五种病例各对半。疗程一周,每天一贴,每贴贴敷10小时,均直接贴于患者疼痛部位。治疗前对病人进行体检(均经CT或X线拍片确诊),用药后第四天、第八天各对病人进行一次随诊,询问用药情况及各种症状(疼痛感、压痛感、活动障碍等)。1.3疗效:疼痛、压痛、活动障碍等按国际公认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痊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改善;无效:症状没有改变,关节活动无变化。痊愈和显效合并为有效。1.4 统计学方法:通过分析两组疗前疗后疼痛、压痛、活动障碍VAS评分变化、症状评分变化,对本产品的有效性做出判定。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P值。P值小于等于0.05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采用隔姜灸的临床疗效:将艾慈灸热敷贴中间的磁片所在位置用刀割成一个圆洞,去除磁片,然后将半湿的姜粉置于圆洞中,将改制好的隔物灸正中间贴于患者疼痛部位的皮肤。有效率为91.67%,见表一。2.2 采用隔盐灸的临床疗效:将艾慈灸热敷贴中间的磁片所在位置用刀割成一个圆洞,去除磁片,然后将食用盐置于圆洞中,将改制好的隔物灸正中间贴于患者疼痛部位的皮肤。有效率为88.33%,见表一。表一 两组疗效比较3 结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等病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痛苦大,且容易反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电脑日益普及,伏案工作增多,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发病率急剧增高,并有低龄化趋势。许多20岁左右的人即出现了上述症状。据统计,40岁以上的人有45-50%患有上述症状,60岁以上发病率达80%,70岁以后发病率几乎100%。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好发于青壮年,其中约有80%发生在20~40岁之间,因为椎间盘的退化,特别是纤维环的退变此时已经开始,加之青壮年的运动量相对大,导致发病机会增多。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一类疑难病,具有慢性、易复发、致残率高的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发于20-60岁,45岁左右最常见。目前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这类疾病绝大多数经过积极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如休息、针灸、推拿、牵引、理疗等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采用艾慈灸热敷贴改制的新型隔物灸是一种贴在人体特定部位,使用化学性发热体产生热量代替传统的艾灸产热。通过对穴位或皮肤局部热传导与热辐射的温热性刺激效应,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新型隔物灸。隔物灸能使施灸点皮肤内、外温度均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通过施灸使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发生变化,且隔物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也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性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解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斑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以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而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温灸施灸于机体的穴位上,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同时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因此,对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温灸 隔物灸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隔物灸的发热体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多层次、全方位、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从而产生了治疗上的倍数效应。

由此可见,用艾慈灸热敷贴改制的新型隔物灸,是一项疗效确切、作用机制明确的新技术产品,方便捷带和使用。其使用化学性发热体产生热量代替艾灸。治疗时,通过隔姜或隔盐对穴位或皮肤局部热传导与热辐射的温热性刺激效应在体表作用于穴位或患处,达到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改善循环、消肿止痛的功效。 参考文献[1]裘爱国,周志洋等

温灸,隔物灸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J]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117-1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