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晰的地平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晰的地平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11月5日下午,由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何桂彦策划,艺术史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易英与艺术批评家与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任学术主持的“清晰的地平线――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展在寺上美术馆隆重开幕,此展也是寺上美术馆的开馆展。展览以中国当代雕塑史发展脉络为基础,共展出了包泡、隋建国、徐冰、傅中望、展望、梁硕等54位在中外享有盛誉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在梳理中国当代雕塑30年发展史的同时,探索当代雕塑未来发展的新可能性。开幕仪式后,在寺上美术馆馆长刘凤洲、策展人何桂彦的陪同下,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一同参观了展览作品。而这一雕塑界的盛事也将持续到2012年3月1日。

展览设定了三个主题:“文化思想的反拨与艺术本体的回归”、“介入现实与观念革命”和“物、剧场、身体与雕塑边界的消逝”。三个主题力图勾勒中国当代雕塑艺术30年基本发展线索和轨迹,而在每个主题中针对性选择代表性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隋建国的“地”系列创作于1992-1994年,用钢筋捆箍自然的原石。20余块大石头,每块的重量都在100公斤左右,当它们被螺纹钢筋焊成的网所紧紧束缚的时候,石头与钢铁两种不同物质材料的搅结、束缚和挣脱,以此来喻示人生与社会、人工与自然,这两种最坚硬的力量之间所呈现出的最极端的对抗、冲突、禁锢,抑或是伤害。

傅中望作品《被介入的母体》是艺术家“榫卯结构”的深入和延续。艺术家立足于当下的文化经验向传统学习,从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中提炼出具有现代构成雕塑的审美样式,实现了本土语言的当代转换。同时,以榫卯为母语的作品,不仅蕴涵着阴阳相生的中国哲理,而且,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也能为当代雕塑文化现代性的转换与嫁接建立一种新的方法论。

展览在强调梳理雕塑艺术史的同时,推荐、呈现了一批青年艺术家的实验性、前瞻性作品。高磊是一位善于运用生活中日常的现成品作为创作素材的艺术家。《旋转》借用了电动装置,将现实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颠倒安排,使其摆脱人们日常经验的束缚,在观者面前呈现出一种“陌生化”的状态。这件作品持续探讨了权力对社会外部环境和个体内部思维的塑造与腐蚀,由此引发对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设想与建构等诸多新的话题。高峰的作品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旅行箱为原型,放大改装成一个载客观赏用的导览车,从而形成一件可以互动的雕塑作品。作品在探讨作品与观众,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关系的同时,既有物质的层面,也有意识的层面,并试图以一种文化批判的态度来反思当代的日常社会生活。

“清晰的地平线”雕塑展主办方寺上美术馆是一家以当代雕塑展示、收藏、研究为主的民营非盈利性美术馆,同时也涉及装置艺术和架上绘画。寺上美术馆位于北京顺义区北六环外,火寺路东,包括3个展馆、独立影院、实验剧场、研究所和典藏中心。另设有咖啡厅、休闲茶室、艺术品商店、艺术私塾、书店、艺术小酒店。作为顺义区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寺上美术馆将发挥其公共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活动的职能和属性,希冀通过举办一些列学术主题展览和艺术活动,为公众了解当代艺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扩大公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度和理解力。美术馆将于每周四向公众免费开放,届时公众可以免费参观美术馆进行中的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