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支架式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支架式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探讨支架式教学和高中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内在联系,探索支架式教学如何在培养高中生物理元认知能力方面发挥高效的作用。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元认知能力;最近发展区

一、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的一种基本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于1976年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及其同事在研究母亲如何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提出。“支架”(scaffolding)原意是指架设在建筑物外部,用以帮助施工的一种设施,俗称“脚手架”,在这里,用来比喻对学生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

二、高中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高中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具体情况,笔者将元认知能力在物理学习中的表现分为三个方面八个维度,以笔者所在学校广州五中高一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高一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不高,需要教师加强培养他们物理元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增进学习效率。

三、支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作用

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过程,也就当然离不开学生自身在认识过程中的努力,但是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就离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作用了。“支架式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一节普通的物理习题课为例,教师向学生展示的虽然是详细的解题过程,然而这实际上只是教师自身思维的结果,而非学生自身的认知过程。在教师的真实的思维过程中,元认知时刻在发挥着作用,而在教师向学生所提供的解题过程,已看不到元认知发生作用的实况,看到的只是元认知作用的结果。所以,要想指导和促进学生提高元认知水平,应该让学生体会教师的元认知发挥作用的过程,即“看见”这个过程,促进学生思考这个过程。教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解不出题目时,当教师给出正确解答后,学生往往会有这样的问题:“我怎么想不到呢?”

要解决上面的问题,支架式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在带领学生解题的过程不是讲结果的过程,而是搭建一层层“脚手

架”的过程,即“教―扶―放”的过程,放手是一定的,但要看引导学生的时机是否适当,这样教师起到了学生自己没有发挥的元认知的监控作用。通过层层“支架式”引导,让学生知道教师是怎样想到的,让学生“看见”教师思维的过程,“看见”教师在读到题目时头脑中会激活哪些相关的信息,会出现哪些可能的方案,怎样作出评价和选择,“看见”教师有时也会进入死胡同、行不通,但有能力自己走出来,“看见”教师有时也会犯错误,但在元认知监控下能够马上意识到错误并改正之。最后,学生可以自己发挥元认知的监控作用,使其避免错误或者发生错误时及时纠正。至此时为止,教师所搭建的“脚手架”就已经完成任务了。

所以“支架式教学”是让学生逐渐学会自己充当监视自己解题的教师,是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最有效方法。

四、支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策略

1.巧搭“脚手架”,“点拨”为上策

要做到“巧”搭“脚手架”,在于关键点和时机的选择,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教师去搭架子的,学生现有水平能力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在关键点和适当时间,对学生进行“点拨”。总之,不能既为学生搭“脚手架”,又为学生“造房子”,而是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

2.当“有限”主导,鼓励“独立探索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是有局限性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上,其作用还应该延伸到课后,也即独立探究的阶段,此时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引导”而非“主导”。支架式教学就需要师生的互动,包括行动和思想上的,重要的是营造一种自主探索的一种氛围,这样才能带动所有的学生自动的进入这样一种“自主”的状态,元认知监控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

3.个性化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协作学习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和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4.及时反馈、调整和评价

不同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对整个班的学生而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搭建支架的策略,评价策略实施是否得当(有效)。

总之,通过支架式教学的“教―扶―放”的过程,教师将自身对物理的元认知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体会和掌握这个过程,自己的物理元认知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所以,教师的支架式教学策略是可以有机地结合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是培养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R.M.加涅,皮连生.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物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