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儿液体疗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儿液体疗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036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补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3个方面。

补充累积损失量

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①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原则上轻度脱水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的2/3量给予。②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有条件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③补液速度: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的8~12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补充继续损失量

指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应按实际损失量补充,但腹泻患儿的大便量较难准确计算,一般根据次数和量的多少大致估计,适当增减。补充继续损失量的液体种类,一般用l/3张~1/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静脉缓慢滴入。

供给生理需要量

小儿生理需水量约60~80ml/(kg•日),钠、钾、氯各需1~2mmol/kg。这部分液体应尽量口服补充,口服有困难,给予生理维持液(1/5张含钠液+0.15%氯化钾),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在实际补液中,要对上述三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混合使用。对腹泻等丢失液体引起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补液成分: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合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含钠液,并补充钾,再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

液体疗法补液方案

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速度。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及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①补充累积损失量:指自发病到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的量。补液量一般为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一般按上述量的2/3量补给。补液种类主要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低渗性脱水用2/3张溶液;等渗性脱水用1/2张溶液;高渗性脱水用1/3或1/5张溶液。一般累积损失量(约为补液总量的1/2)应于8~12小时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10ml/kg。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在30~60分钟内迅速滴入或直接静脉推注2:1等张含钠液20ml/kg,以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总量不超过300ml。②补充继续丢失:指补液开始后继续丢失的液体,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③供给生理需要量:小儿生理需要量60~80ml/kg。一般给1/5~1/4张液体,能口服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静脉均匀滴入。

常用液体的种类、成分及配制

非电解质溶液:常用的有5%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葡萄糖溶液,主要供给水分和供应部分热量。5%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液,10%葡萄糖溶液为高渗组成、步骤和液,但输入体内后不久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供给能量,或转变成糖原储存于肝内,不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作用。

电解质溶液: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液体、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①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为等渗液,其含钠和含氯量各154mmol/L。钠接近于血浆浓度(142mmol/L),氯高于血浆浓度(103mmol/L),输入过多可使血氯过高,尤其在严重脱水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险,故临床常以2份生理盐水和l份1.4%碳酸氢钠混合,使其钠与氯之比为3:2,与血浆中钠氯之比相近。②高渗氯化钠溶液:常用3%氯化钠溶液,为高浓度电解质溶液,用以纠正低钠血症。③碳酸氢钠溶液:可直接增加缓冲碱,纠正酸中毒作用迅速,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5%为高渗液,1.4%溶液为等渗液。④乳酸钠溶液:需在有氧条件下经肝脏代谢产生HCO3而起缓冲作用,在缺氧、休克、新生儿期不宜使用。11.2%溶液为高渗液,1.87%溶液为等渗液。⑤氯化钾溶液:常用的有10%氯化钾和15%氯化钾溶液,均不能直接应用,须稀释成0.2%~0.3%溶液静脉点滴。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混合溶液:为适应临床不同情况的需要,将几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成不同的混合液,以互补其不足。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特点

脱水指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由于水的摄入不足和(或)损失过多所致。

脱水程度指累积的体液损失量,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评估。分为轻、中、重三度。见表1。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总量的分布:年龄越小,体内水分的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比例较高。

体液的电解质成分:小儿体液电解质成分与成人相似。只有新生儿生后数日血钾、氯和磷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

水的交换:正常人体液经常保持动态平衡,水分的需要和能量的消耗成正比。正常小儿每天需水量120~150ml/418kJ(100kcal),婴幼儿水交换率为成人的3~4倍,因而小儿较成人对缺水的耐受性差,易发生脱水。①不显性失水多:按体重计算约为成人的2倍,每日约300~500ml/m2。②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均可使不显性失水增加。体温每升高1℃,每天约增加75ml/m2。内生水量指食物代谢、组织分解所释放的水分,一般约为每天100ml/m2。②消化道的液体交换量大:正常人每天分泌大量消化液,其中绝大部分被再吸收,仅有少量由粪便排出。年龄越小,消化液的分泌与再吸收越快,一旦出现消化功能障碍,如腹泻,水的再吸收障碍,极易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③肾脏调节功能差:年龄越小,肾调节能力越差,其浓缩、稀释功能,酸化尿液和保留碱基的能力均较低,比成人更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婴儿补液时更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