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现实之中寻找新的阅读生长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现实之中寻找新的阅读生长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如今却呈现阅读方式严重快餐化,阅读内容严重偏离社会的核心价值,阅读兴趣的低俗化和庸俗化,本文谈论的是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高品位的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关键词】高品味;阅读;滋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尼克拉耶娃曾说过:“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能使人变得智慧,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还能净化一个人的灵魂,使人变得高尚。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可开卷未必就有益,细看如今校园,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方面有存在众多偏差。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偏差特征

1.阅读内容低俗化

低俗性是学生一个阅读大问题,整个社会阅读品质的低下和商家巨额利益的驱使下,我们社会中本就可怜的公共阅读空间被无情严重地污染。经典被改成 “大话版”, “电子读物”的横空问世,许多电子书成了孩子们课后阅读的唯一读物,和其交流,或穿越或玄幻,或青春偶像或恐怖狰狞,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大大影响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人生价值观。阅读内容的低俗化正像鸦片一样侵蚀着学生不太成熟的内心。

2.阅读方式快餐化

“电脑越变越薄,鞋底越变越厚。围巾变成在屋里带的,丝袜变成冬天穿的。手机变成看的,书变成收藏的。”这是京东网的广告词,其中“手机变成看的,书变成收藏的”道出了如今社会阅读的一个流行趋势:这种流行也正影响着的孩子们看书的方式,身边的孩子大多在家里用电脑看书,在学校里偷偷摸摸地看手机版的电子书。他们以能在电脑上看书为时髦的象征,当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时尚来追赶的时,只是把这种阅读当成是考试过后的一种放松与调节。阅读的滋养性在这种快餐、时尚的潮流中荡然无存。

3.阅读目标功利化

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中学生要“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并列出“课外阅读推进爱你书目”。很多中考高考《考试说明》也把经典阅读列入考试范围。可这个好事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变了味:阅读经典不如按部就班做“课本奴”和“题奴”来得实惠。于是,学生的名著阅读出现了诸多怪现象:首先,原著没有时间看完就看看故事提要,甚至看老师整理出来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场景等“精华内容”。更有甚者,看看改变的卡通动漫。实用主义孕育的经典阅读,诞生了怪胎的阅读。

针对学生阅读方向的偏颇和阅读兴趣的低俗及阅读目的的功利,本人做了如下尝试:试图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及阅读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寻找新的阅读生长点

二、教育活动阅读的生长点讨论

1.有效指引,激发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而学生语文内容的低俗恰恰是学生盲目追求潮流的具体表现,并非来自真正喜欢,这种追求正是他们心灵空虚的表现。

如何激发学生对高品质读物的阅读兴趣,并使之养成为良好的阅读习惯,起步在于教师的有效指引。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为他们打开一扇扇阅读的窗,铺开一条条阅读的路,给他们一个丰富的阅读世界。

2.抛砖引玉,用精彩带动兴趣

教材中的每一册书中都有一部经典名著推荐给学生,但学生往往不会认真阅读,往往是做一些题目就应付过了,这种功利性的阅读使名著推荐形同虚设。

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如果能成为阅读指导课,用一个相对成熟的阅读者指导阅读方法,这种指导,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的阅读指导为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苏教版七年级的名著推荐中摘录本书精彩的片段:《我要去当“海盗”》、《洞中历险》。教师用二到三个课时的时间和学生们一起来品读这两个精彩片段。

在课堂上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和他们一起回忆童年时代,畅谈理想,张扬个性。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片段中汤姆的经历,交流汤姆的个性。让学生爱上汤姆这个人物,在课堂上分享彼此阅读的感受,互相欣赏着,快乐着,在即时互动中,阅读正带劲的时候提出阅读整本书的目标,并要求学生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内容。学生就会带着一种热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真正拓宽学生阅读。

3.因材施教、用专题激出兴趣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特别是学生,在他们跌跌撞撞迈向世界的第一步时,就需要一本好书把他们牵引走向成长的彼岸,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向他们推荐不同的文学作品,来滋养他们的人生,丰盈他们的生活。

刚进初中的孩子都有渴望长大的内心,根据这个心理特点,向他们推荐“成长系列”的作品,曹文轩的纯美小说是不错的阅读作品;初二的学生内心充满叛逆,对待父母的殷切的爱往往比较反感,这一年推荐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等作品,能让他们看清两代人的内心感受。初三的学生面对紧张的升学压力,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哲理性的文章,周国平、史铁生的著作,可以指引学生直面人生读出理趣。根据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指引学生有侧重点地阅读,可以避免孩子们阅读内容的粗俗性。

三、指导阅读方法,落实完善阅读过程

1.国外参照

新加坡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有非常具体的一套办法。1993年制定的《华文课程标准》“附录三”就是“课外阅读指引”,其中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分为两类:一是指定阅读,即教师列出学生必读的书目,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限内阅读这些书籍,每两周要利用一节华文课向学生介绍阅读的方法和重点等。二是自由阅读,即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读物,但教师可规定学生每个学段或学年读若干本。自由阅读一般无法在课堂上指导讨论,“指引”中就提供了一份“学生阅读记录卡”样表。供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表格的内容具体涉及所看书的书名、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对书的喜爱程度(等级)、感想、老师签名。(表格略)

无论是指定阅读还是自由阅读,阅读完一本书后,都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后的活动,这既是了解和指导,也无形中起了监导的作用。该“指引”中也列出了一份“阅读后的活动建议”表。表格涉及的维度有口述读物内容、渗透相关内容的写作等方面。

2.班级操作

受新加坡学校的指引阅读的启示,班级里也指定了相应的阅读方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培根)。本班主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每周定出读书数目,分组布置不同的读书笔记活动,读书笔记的形式如下:A、摘录式,摘录阅读材料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B、手抄报式,用图画、文字相映成趣地表现阅读内容。C、提纲式,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等。D、质疑式,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E、体会式、记录阅读时的感受,体会和看法。F、仿写式,学习所读材料的描写方法,仿写人、事、物、景。

四、交流心得、体悟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学生阅读的后期,开展丰富的活动,及时让学生把零星的阅读感悟提炼成理性的体悟,更能完善学生的高品质的阅读能力。

最常见的手段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博闻强记,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厚积”自然就“薄发”了,此时教师就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及其写法等的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应该写下来,久而久之,有助于习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

此外组建班级文学阅读小组,每组成员定期活动,主要交流阅读体会和感受,整理阅读笔记。然后利用早读课分组交流,共享阅读感受。我班组建的阅读小组,不仅认真完成了班级指定的阅读计划,交流了阅读体会,而且富有创造地对众多作家进行主题讲座,获得了不错的成效。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学生能高品质地阅读,才能收益一生。而老师你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恒心来引领他们,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给予细致的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避免粗俗、快餐、功力化,让优秀课外读物成为涵养学生心灵的滋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