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指导学生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指导学生预习,提高课堂效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经验和看法。在不断地总结和实践中,掌握了适合本校“校情、学情”的语文教学方法,尤其是对“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深有感触。

我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学生除了在校每堂课的45分钟之外,业余时间几乎被荒废,学生预习、自学的现象几乎为零。甚至有些学生还认为,语文预习可有可无,无足轻重。而且长期以来,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只重视了钻研教材、仔细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布置等几个方面;但是对学生语文的预习还没有很深入地进行探究和指导,学生在语文预习中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常常是完成老师布置的读读课文、抄抄词语、提提问题,机械地、照本宣科地完成这些预习就万事大吉了。

语文教学重在语言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更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所以要力争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自觉地探究问题,而预习正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必须重视。

首先,现在的学校制度,使学生在校时间明显缩短了,由于早晚自习的时间全部取消,所以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因此“该如何学习”“学些什么”,成为很多学生困惑的问题,所以指导学生学会预习,也是当务之急。

其次,学科课时是有限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老师追求的目标,那么预习无疑会成为决定其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预习”也是必须的。

再次,中学语文课堂“少、慢、费、差”的现状还是比较普遍的。现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时期,学生并没有真正动起来,依然习惯于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习惯了教师的满堂灌,习惯了被动接受。如果你要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就会陷入尴尬中,学生呆若木鸡,课堂一片沉寂。你循循善诱,他启而不发。耗时费力,不见功效。因此我想,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不只是在语文课堂上才实行,而应该在课堂之前,在课前的语文预习中就要实行。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近来学校也在开始推行课前预习,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总结了成功预习的好处有以下几条:

1.可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

2.可以节省教师的讲授时间。既给了学生充分探讨的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3.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因为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需要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4.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来。

5.能增强记忆效果。预习时,自己经过独立思考,有了初步印象,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学习,理解会更为深刻。

6.增强求知欲望。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7.培养自学能力。预习要自己独立地阅读和思考新知识,经过长时期的实践训练,就会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同时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预习有利于培养自己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8.有助于养成良好习惯。养成预习的习惯,就会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长此以往,在将来脱离学校,脱离老师授课的漫长人生中,学生会利用这种方法去读书和学习。好习惯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这样看来,预习可以使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 科学高效。那么如何优化课前的预习,让学生的课前预习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呢?我认为:

一是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白预习的意义,做一次预习指导。(包括阅读教材内容的方法示范、学会准备学具等)

二是要制定学生预习学案。预习学案一般由回忆、自学(提出具有指导性的问题供学生学习是思考)、尝试练习、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四个环节构成,当然,也要根据学生、教材情况及时调整。

三是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在上课前1―2天,将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按预习学案的要求进行自主的预习,带着学案中的问题看书,标出自己尚存在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四是在课堂学习阶段。在学生课前预习自学的基础上,师生或小组讨论学案中的问题和学生从预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然后有学生代表就自己的预习进行讲解,其他学生补充或是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是教师就学生的问题精讲释疑,在师生、学生的互动对话、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分析、归纳,形成对知识的建构。

五是在课后巩固深化阶段。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来审阅,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对学案上反映的个性问题和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导、讲解,或下一节课教学中予以解答。

同时还要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制定预习的激励制度。(把预习情况的反馈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感受课前预习的好处。)

总之,对于教师来说,善于指导学生预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既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可靠的保证;对于学生而言,自觉而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预习,能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加深对教材难点、重点的认识和理解,因此,预习为有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么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收获,就会有命运的收获。”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做好第一步,给孩子们播上自主学习的思想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