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苏式纳凉 第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苏式纳凉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月饼分苏式、广式、京式,各地夏季纳凉也是同样道理,各有风格。姑苏城原本不是什么火炉,自古“人家尽枕河”,四周又有太湖、阳澄湖、金鸡湖坐镇,密集的水网和大海一样营造出小气候,别处七月流火奈何天,姑苏城不管,依旧过着闲庭信步杨柳岸的舒雅生活。

偶有热得连知了都懒得叫的日子,苏州人也有对策,而且每一项都贴合江南细致情愫。油纸伞大概只是电影里的剧情,20多年前当我还只会背诵“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时候,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就和月宫里的嫦娥一样稀少了,但印着牡丹、莲花乃至素色的绸伞还是有的,姑娘们兀自说说笑笑,在青石板路上飘过的场景,也还是苏州城里蔚然的风景。

青石板是苏州老城的肌理,至今在山塘街、桃花坞、平江路这样的水墨老街上,青石板依然映照着月光,写满姑苏城2500多年的儿女情长。若白天,青石板路也会反射日光,这时老老少少就要挪窝了,搬个藤椅、竹靠板,找到邻家的河塘边,开一瓣苏州特产的苏蜜瓜分食。老城里水井多,和路灯一样,通常几十步就藏着一井,西瓜须盛放在铅桶里,投入井中凉他个半日,拿出来时“冰晶玉洁”,一口下去,冰凉到飒爽。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这口冰西瓜成全了很多苏州人对于清凉一夏的印象。旧时,你在纳凉时,常有头顶花巾的阿婆们揣着小竹篮,竹篮里铺满小巧的白玉兰,巧妙地穿成一串,花上几毛就能买上一串,女人们便把小花插在耳朵上,凭着浓浓的花香安宁心神。但这花是决不能到小孩手里的,否则的话,姑苏出身的黛玉,恐怕又该来葬花了。

老人和小孩都有属于自己的纳凉怡情。藤椅上的老人,对着河堤上的青苔摇着蒲扇,收音机里放的是咿咿呀呀的评弹,藤椅也结实,任你平躺着摇呀摇,就摇到了“外婆桥”。摇到深处酣然一梦,连手里蒲扇被风吹到河里也浑然不知。此时小孩就该淘气了,接二连三“扑通”到河里,给爷爷、外婆把扇子捞上来,顺便在水里激战一番,直到父母恨不得把西瓜皮甩进河里,才悻悻上岸。

旧时苏州的夏日河道里,紫菱船是经常见到的,一船满满当当的紫色,换到今天早就引来无数摄影师“追杀”了,但在以前,“追杀”紫菱船的就是我们这些皮孩子,偷到一把菱角之后就扔在水里,菱角遇水不沉,一帮娃娃就在船家“小鬼!小鬼!”的咒骂中,享受着在河里剥吃菱角的夏日快乐。当时的河水,那是真正的清透,还是有虾的,父母送来涂抹着水银层的保温瓶,半个钟头下来,里面就装满了小虾。入夜时分,满院子大人围着一个电视看到不亦乐乎时,开胃小菜里就有这道白灼小虾。

既然是东方威尼斯,多水的同时,苏州也多桥。桥头当然不会用来纳凉,但那些老式石拱桥的阴头里,就是苏州人的欢愉场。因为靠近水,又有阴头,凉水摊就喜欢支在那里,无论是一碗简单的鸡头米粥、莼菜汤,都能喝得神清气爽。鸡头米算得上苏州人夏季最窝心的凉品,学名芡实,最好者生在苏州葑门外的南塘里,不必放糖,只需要煮完之后凉一会儿即食,嚼起来弹牙,起先并没有太多味道,但越吃越甜,越吃越不能罢嘴。凉水摊前也有阿婆在那里剥鸡头米,剥出来的米和元宵节里吃的小元宵一般大小,因为长了一个“鸡嘴”得名。原本只是寻常小吃,哪知到了现在,鸡头米和莼菜汤早已成了三五十一斤的度夏名品。

水岸边多蚊子,风油精就成了宝贝,大人小孩一个劲地涂抹,起初还只为了抵御叮咬,到了尽兴时,风油精散发出的清凉味也成了凉意,恨不得连脸上也涂抹些,整个空气里尽是这奇怪的味道。真的被辣到不行时,勇敢的小朋友就爬上石拱桥突出的石板上,高台跳水,看到溅起的水花,“乘风凉”(苏州话“纳凉”)的人是要鼓掌的。

苏州还多园林,这些旧日王侯将相、文人骚客退隐闲居的府邸,现在已经挤满了游客。但在十多年前,游客还未必多,便有几处适合苏州本地人去纳凉,前提是,你得懂得少许“附庸风雅”,而在苏州,家家都藏着些瓷器字画,书香门第自是不缺。最爱去的是狮子林,这座贝聿铭家的老园子里保留了奇幻的太湖石山,而在石山上的凉亭茶楼里,泡上一杯碧螺春,对着园里的桂花和紫藤、漫山奇石,果然心静自然凉。还有网师园,走到深处有一别苑,种着小巧的苏式盆景,微风一起飒飒有声,同样一杯茶,就能喝到心绪悠远。现在的游客其实也有福,网师园已经推出夜游园项目,不光有碧螺春,还有评弹开篇供你点选,配合苏式茶点,真能品享到夜风阑珊处。

如现在造访苏州,不妨寻到平江路去。这条千年古街如今可谓姑苏古貌的活化石,虽也有小资咖啡馆、精品客栈和设计品店,光绪年间的老石井都保留了下来。选一处香樟树下的开阔处,眼前即是悠悠的小河,再点上一杯清茶――老香樟时时飘落纯白色的香樟花,浴满你身子的同时,还会精灵似地洒落在你的杯中。就在这一瞬间,你定如这乖巧的香樟花,飘润进苏州城柔软的香气里。暑气,此时就不足一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