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英语学科教学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英语学科教学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深化促进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培养的日益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形成不仅要在专门专项的培训课程中来进行和完成,同时也应该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来得到不断的培养、熏陶和锻炼。英语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环节中通过将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地有机结合,努力将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同时通过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研究,采用灵活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利用学科自身的学习特点来调动学生对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共同重视,从而促使学生一定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职业素养 教育途径 英语学科教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61-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发展,已初具规模。据初步统计,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已占全国高等学校的近1/2。由这些高等职业教育学所培养出的数以百万的技术应用人才,正在为我们社会做着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这些数量众多的应用型人才在职业岗位所表现出的职业综合素质与其工作贡献及事业成长的关系也越来越有所凸显。

职业素养概念较为宽泛,它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对个人而言,专业知识素养是首要的,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在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简单地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①职业道德;②职业思想(意识);③职业行为习惯;④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本的部分,而职业技能则是体现职业素养的直观易查方式。在衡量员工人选时,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正是由于职业素养的多项组成部分,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认为职业素养是一个人顺利进入职场、职业生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感受着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许多高职教师都不断对自己肩负的教育任务有所思考:如何实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授与应用技能培养的复合教育;如何通过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贴近并符合职业所要求的素质素养标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多年培养教育高职学生的经历启示我们:

一、要帮助学生对自身发展有明确定位,对职业发展有明晰意识。

经过高考的选拔,来到高职学院就读的大部分学生在理论科目的学习上优势不大,从事学科深入研究的可能性较小。但这不意味着高职学生在动手能力、参与社会活动中没有优势。负责专业建设培养的教师和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能力所在,结合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训让学生对自身的综合能力有所了解,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所思考。所有的教职员工也要统一认识,帮助学生们树立“利用优质技能来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方向。学生们一旦通过学院的整体宣传,氛围营造,及所接触到的每一位教职工,感受到了来自环境的关爱、培养他们成才的信心,他们无形中就会增强向这一目标努力的动力和愿望。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教育机会和媒介让学生们认识到:高职教育不是中学教育的简单延续。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高职教育则是技术实践性教育;中学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导,高职教育则是以知识应用为首要、实践动手能力为根本。高职教育是技术应用型的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二、协助学生明确了在校学习和成长的目标,还要将学科建设与职业成长教育密切联系起来。

将课程学习活动与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的发展结合起来。许多教育学家都达成这样的共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应用,同时,授课教师、实践指导人员的言行、讲授内容、倾向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产生较大的影响。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在掌握够用和实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坚持让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操练。在校内实训基地中,教学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努力配合,利用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意识,使学生多有浸染,并能将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验教师派发的任务中去。在校外的实训场所或企业用人单位中,学生也要多听取有益的技能指导意见,多观察职业素养体现的状况,多进行有利于职业技能提升的实际运作,多汲取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工作经验。

理论教学环节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课程设置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目标明确,培养方式清晰。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意义及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应有明晰的体系。授课教师要通过学科教学中严谨科学的设计思路,运用多样有效的教法,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完成等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养成。

三、以英语学科教学为例,试析职业素养怎样在学科教学中得到培养、锻炼。

1.有机渗透德育内容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品格、品性得到不断的优化,使其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感悟更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英语教材的运用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就是促进学生利用英语去明确语言知识,认识社会习俗,了解西方文化和精华思想的学习过程。尤其在使用以职业场景英语为主的教材,学习职场英语运用的主题单元时,无论是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任务型教学进行篇章语句的学习,还是从延展性的思考和语言实践训练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查找、调研相关职业环节,职业分类等相关内容,同时了解并牢记作为企业员工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2.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分组教学、小组任务等来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进而不断促进学生对养成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视。分组教学中的人员分配环节、组长安排、各个组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及教师对团队作业完成状况的监控等要“因班制宜”。通过督促每位成员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观念、协作意识、服从并能有理由拒绝等各项在今后的工作环境中会需要的习惯和素质。在每组成员进入到学习任务的展示阶段时,教师会从礼仪、口才、形象、学习要点等各个角度帮助学生们测评、分析、调整;进而强化学生此类的职场必备素养。

3.通过教师职业化发展的行动研究,带动学生专注于今后自己的职业发展。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会积极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进行反思、评价、总结经验进而改进教学。这种行动研究能有效地解决外语教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脱节的问题,有助于推动教师的职业化发展。在教师积极进行自身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通过教学日记、学生日记、课堂教学录像录音、问卷与访谈等各种方式采集科研数据。这样,直接的教学对象――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进来,并会被教师的职业行动所感染和带动,从而积极关注自己今后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的养成。

4.利用学科本身的特性加强学生对相应职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很多人认为,职业技能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的。例如,计算机、英语、建筑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但很多参加完实训的学生返校时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些在学校期间就掌握了很强技能的人员进入职场时更有竞争力,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自身在社会涉外工作中的经历来引导学生注重不同方向的英语学习。对于社会科学类、管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与人交往、国际交流和事务联络上。对他们的教学内容就侧重在口语训练和听力扩展方面。课堂上的练习形式多样,课后的听说任务较多,对学生进行单独口语辅导的机会也要多。对于理工科类专业,例如建筑工程和汽车技术等专业的学生,教学则应结合今后的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侧重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企业和行业的调研表明,除个别销售岗位外,此专业群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遇到更多书面的应用材料,例如图纸、标书、标志、符号等英文表示。因此教学目标更应该强调他们借助工具书阅读、识别英文的能力;教学重点要以相关的科技文献、真实的工程传真稿件、模拟的合同写作等为主,融和真实的工作材料于学习之中。

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要在“做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指引下,全面领会职业教育的十六号文件精神,精心设计教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有机地贯穿于学生三年教育的始终,争取为祖国培养输送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 蔷、程晓堂.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徐小贞等.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游 海.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教师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

4 Richards,J.C & Nunan,David.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